海南岛游记——文昌三日

小哪去哪里 2025-02-17 15:49:07

作者:rouf0290

文昌印象

大家都说文昌是一个文化之城、航天之城、椰子之城,事实上它的确是。我并没有参观它的航天发射场,也没有来得及探访它的文化古迹,毕竟我在这里只待了三天,或者说是一整天加上两个半天,而且我的行程又是如此的散漫,缺少规划,走到哪里是哪里。与海南岛的其他滨海城市一样,文昌是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小城,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文昌的椰林、早市,还有那来自东西南北的各地口音。

第1天 从万宁到文昌

环岛铁路

整个海南岛有一条环岛的高铁线,刚好绕着海岛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沿途设有大大小小十七八个车站。相邻车站之间通常只有几十公里,最远也不超过一百公里,票价也只有几十块钱,所以在沿海的各个城市之间穿梭非常方便。如果你喜欢,你甚至可以坐上高铁绕海岛一整圈,比如说从三亚坐到三亚,整个行程大约需要四个多小时,而费用也不会超过三百元。

虽然坐高铁游海南岛比较方便,但我认为这些高铁站的位置都不太好,车站离海边景点和市中心都比较远,从火车站到市区的公交车比较多,但是到海边的公交车却很少,也不好等,大部分时候你只能选择打车,打车的费用大多在三五十元之间,也有多达七八十元的。也许是为了避开台风或海边的洼地,铁路并没有沿着海岸线穿行,而是离海边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通常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最远的地方甚至超过了二十公里。所以说你想坐在高铁上欣赏大海是不可能的,绝大部分路段你连大海的影子都看不到。

虽然看不到大海,你却能看到别的景致,那是海南岛特有的陆上风光。每次坐高铁我都会选择靠窗的位置,然后就看着窗外的景色出神,从列车出站一直看到列车进站。我看到的是一片片椰林,一块块田地,一方方水塘,一条条河流。也可以说是一片片高地连着一片片洼地,高地上是椰树林、香蕉林或旱田,洼地里是水田、鱼塘和河流。岛上村民的房屋掩映在椰林之中,有漂亮的两层小楼,也有古老的砖瓦房。

在海岛的北半部几乎没有山,列车只是不停地在高地、洼地、平地上行走,你看到的景致也仿佛是在不断地重复,你甚至会觉得有些单调。大概是从万宁开始,再往南就开始出现较多的山丘,铁路沿线的这些山丘都不高,海拔大概只有几百米,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林,看着非常养眼。在海岛的中南部也有一些高山,像五指山海拔就超过了一千八百米,尖峰岭和霸王岭海拔也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这样的高度在整体海拔很低的海岛上应该非常壮观,而且这些地方还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珍稀的动植物。我非常向往这些大山,可惜这些高山离铁路线太远,坐在列车上一个都看不到。从陵水或万宁去五指山都不算太远,但是没有火车到达,只能自驾或是乘坐大巴车去,我最终还是放弃了。

从万宁到文昌的火车票是四十四元,行程三十五分钟,中间隔着和乐、博鳌、琼海三个站,我这趟车中间只是在和乐停,博鳌和琼海并没有停。环岛高铁上的车站多,发车密集,高峰时段每小时有四五趟车,但是每趟车停靠的站并不都一样,有些小站停靠的车很少,这也是为了照顾较远行程的乘客,若是每站都停的话,差不多每隔十几分钟就会停一站。高铁的票价也是浮动的,同样的起始点,不同趟次的列车票价差别很大,可能是与发车的时段和乘客的多少有关系,我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下午的车票比上午的车票便宜。

到达文昌时是中午十二点四十,我选择乘坐公交车前往酒店。就像海南岛大部分的城市一样,文昌也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我坐的这趟公交竟然要经过三十几站。幸好公交车也不是每站都停,在没有人上下车时就直接开过去了,路上也不堵车,公交车轻快地在这个海滨城市里穿行,没多长时间我就到了酒店。

订酒店的技巧

订酒店就像开盲盒,我都是从网上通过位置、照片和评价来选择酒店,同时考虑酒店的性价比,所以在到达酒店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个酒店是好还是坏。网上的评价大多时候并不是很可靠,评价很好的酒店有时很一般,有差评的酒店也并不是都很差,而大部分酒店则是好评差评同时存在,同一个酒店有人说很好也有人说很差,让你很难判断。但是评价还是很有用的,这里面需要一些经验,我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两条:一是评价要多,如果评价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积极的,那基本没问题,如果评价很少,即便是都是好评也不可靠。在大的平台上,热门的酒店通常有几百甚至几千个评价,如果差评率不超过百分之五,或者评分在四分以上(总分五分),那就可以放心去住。二是重点看差评,差评肯定是受伤的顾客留下的,如果差评里面有你无法接受的缺点,而且有多个人指出这种缺点,那就不要考虑了。

我今天选的酒店在文昌市中心附近,离海边也不远,将近两千个评价中只有三十几个差评。而实际上它确实不错,酒店外形很漂亮,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宽大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床单被罩洁白而平整,物品的摆放也是整齐有序。我肯定会给它一个好评。

热心的大妈

放好行李已经快两点了,我溜达到附近的一个肯德基去吃午餐。

点好餐我把手机放到餐桌上,然后去柜台取餐,结果回来时手机不见了。一问才知道是旁边一个大妈让服务员帮我收起来了,见我回来,大妈一个劲的批评我,说我太粗心了,怎么能把手机放到座位上。我拿回手机,向大妈连连点头称谢。大妈和她的老伴儿看样子七十多岁,坐在那里喝咖啡吃薯条,他们和蔼地看着我,开始和我聊天。

原来他们也是从北京来的,在这里过冬,他们孝顺的大儿子给他们在这里买了一个过冬的房子。他们北京的家在朝阳区,但都不是老北京人,大妈是东北人,大爷是陕西人。我们差不多聊了一个小时,大妈很健谈,给我讲了文昌不少的景点和人文,而我则给他们讲环岛旅行的经历。他们听得很有兴致,说要不是腿脚不便、脑子不好使,也一定会像我一样走一圈。他们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老大在北京,老二在加拿大,唯一的一个孙女也在加拿大,在文昌只有他们老两口。

大妈说大爷的手机没有密码,也不会设置,总担心里面的零花钱不安全,就让我帮他设个密码,最好弄个人脸识别,一看就能开锁。我很快就帮他设好了,大爷很高兴,当场就试了好几下。大爷几乎不说话,只是坐在那里听,偶尔说一句却是一句顶十句,他问我今年有没有三十岁,怎么能放下工作出来旅行。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解释,只能笑着说我并不比他们的小儿子小。

我吃完饭向他们道别,这对热心善谈的大爷大妈竟站起来把我送到肯德基门外。

高隆湾

我住的酒店位置不错,一条宽阔的道路直直地通向海边,路两旁种着两排椰树,我在两公里之外就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这一点我要给文昌市点赞,这让我这样的外地人去海边很方便,根本不用问路。

快到海边时,路的两旁首先变得热闹起来,卖东西的小摊一个挨着一个,有卖椰子的,有卖衣服鞋子的,有卖桌椅板凳的,有卖各种小吃的,还有卖珍珠首饰的,这其实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海边市场。我穿过这些小摊,顺着道路直接来到海边。

这片海滩叫高隆湾,可能也叫白金海岸,以洁白的沙子而得名。但是这里的沙滩并不白,细细的白沙之中参杂着大量的黑沙或是黑泥,整个沙滩实际是黑白相间的,加之沙滩上的人很多,沙滩上到处是脚印、车辙和挖出的小坑,所以沙滩看起来很凌乱。但是这片沙滩却足够开阔,要比万宁石梅湾的沙滩还开阔。原因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这片沙滩到海里的倾角很小,以至于看起来根本没有倾角,沙滩和海面几乎是在一个平面上。由于视觉上的错觉,我甚至觉得海面比这片沙滩还要高,大海在一片高地上,海水晃晃荡荡不停地向外溢。从沙滩到海里几百米处的海水也一定很浅,我是从那一条条低矮的海浪看出来的,因为这么浅的海水根本翻不起大浪。细细的海浪不停地涌向沙滩,在沙滩上漫出一大片浅浅的海水,小孩子们刚才还在沙滩上玩耍,忽然就被海水撵着不停地向外跑。而大一点的孩子却一点也不怕,他们光着脚站在水里,海水始终只是刚刚没过他们的脚面,无论他们站得有多靠里面,海水都无法没过他们的小腿。

尽管沙子看起来不那么干净,海水也有些混黄,但是这片沙滩却很适合游玩。沙滩上的人很多,除了玩水挖沙的孩子们,还有遛弯的、摆摊的、钓鱼的、放风筝的、甚至是骑车的。附近有几个的非常漂亮的小区,居民们应该每天都会在沙滩上散步,到了晚上这里想必会更热闹。在炎热的春夏季节,当一天的热气散去,海边吹起凉风,吃过晚饭的人们在这开阔的沙滩遛弯乘凉,想想都是很惬意的。这片海太浅太温和了。

回来时在路边看到一个卖烤馕的小摊,摊主是一个新疆人,他戴着一顶小白帽,手上和脸上沾满了面粉。他把面团在一个特制的圆木板上压成圆饼,然后粘上芝麻、葱花和椰肉碎屑,最后贴到炉子里烤。这个味道太香了,我闻到了家乡烧饼的味道,我给他扫了五元钱,让他把一个刚出炉的馕给我装到塑料袋里。

我拿着热乎乎的馕,迈着轻快的脚步沿路往回走,迎面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拉着一个老头走过来。中年男子看样子四十几岁,又胖又壮,他一只手架着老人的胳膊,另一只手抓着老人的领子,几乎是拽着老人往前走。老人看样子七十多岁,穿着一件小薄袄,领口被拉得敞开着,他目光有些游离,迈着极不情愿的小碎步往前走。走到跟前时,好奇心驱使我向他们打招呼,我微笑着大声问道:「嗨,你这么拉着他干什么?」中年人似乎吃了一惊,停下来看着我说道:「这是我爸,脑梗,一天吃饱饭就坐在那里,怎么都不肯出来走走,我这不拉着他去海边散散步嘛。」老人依然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一句话也不说,甚至都不看我一眼。我不禁笑了起来,冲他们点头,然后继续走我的路。我想这哪里像是在照顾老人,分明是像在教训一个不听话的儿子。就像整个海岛的海滨社区一样,这里也是老人居多,这些老人们就像一个个天真的孩子,与他们呆在一起你会碰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可是我在想啊,他们在冬天除了需要温暖的房屋,还需要更多别的东西,让他们单独呆这里,也许他们并不是很快乐。

第2天 航天大道和东郊椰林

椰子之乡

我在文昌住的酒店是一个一居室的套间,房间很大,外面有一个大阳台,就像我昨天说的一样,我对这个房间很满意。房价也不贵,每晚一百九十元,这在海滨度假酒店里算是很便宜的了,昨天在肯德基碰到的那对大叔大妈听说这个价格后也很吃惊,他们非得让我把酒店的具体名称告诉他们,还让我向他们传授了搜寻满意酒店的方法。酒店二十多层,看着很高档,门前有宽阔的停车场。酒店大楼的后面是一个小区,通过酒店后门可以直接进入到小区里,小区的建筑风格和酒店相似,所以这个酒店应该是小区的配套建筑。我昨天傍晚进小区转了一圈,小区的绿化非常好,里面种满了绿色植物和花草,还有一个漂亮干净的蓝色泳池,一条环形步道环绕小区内部,很适合散步遛弯,小区外面则是一片椰树林。我在海南岛这几个海滨城市住过的小区都非常漂亮,可以说比北方大部分的公园都漂亮,草地、花园、泳池和高大的景观树几乎是标配,虽然海岛上湿润多雨,但还是总能看到园丁们在草地上修剪浇水。

我八点多起床,然后站在阳台上看城市的精致。今天是一个大晴天,我的房间在十二层,视野很开阔,可以看到大半个城市,而整个文昌市也并不大,市政府和所有主要的职能单位也大多在方圆两三公里范围内。马路斜对面是一大片椰树林,我看不到椰林的尽头,它应该是一直延伸到海边,附近的几个漂亮小区也都在它的环抱之中。

早就听说文昌是一个盛产椰子的地区,有「椰子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椰树确实多得让你咋舌。在海南岛的其他城市,像最北端的海口和最南端的三亚,椰树也很多,但最多也是椰树和其他树种各占一半。文昌却不一样,这里椰树是绝对的主角,它的大街小巷、市区郊区、海边河边到处都是椰树,城市道路两旁的景观树是椰树,小区周围的绿化树是椰树,村民的房前屋后是椰树,郊区的野林子也是椰树。而东郊椰林又是文昌椰树最集中、最茂盛、最出名的地方。

航天大道和文昌学校

我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去东郊椰林,我并不想打车去,毕竟到那里需要花五十多元钱,门口就是公交站,而且公交车里的视野开阔,坐在上面我可以慢慢欣赏城市的风貌。可惜我高估了这海滨小城的公交车,它们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方便。在海南岛,除了海口和三亚,在其他城市坐公交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除非你有足够的耐心,或是时间足够富裕,否者你最好还是不要坐公交车。这里的公交车发车间隔都很长,半小时、一小时、甚至两个小时都是有的,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车辆规律的本地人才会坐,对于外地人,在车站瞎等一个多小时是很正常的。

我在车站等了半多小时还是不见公交车的影子,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老太太一声不吭地站在站牌边,她们比我等的时间还长。中年妇女看了看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我,「这车到底还来不来呀?」她说道。我分明听到了北京周边或是河北一带的口音,连忙答道:「不知道,我也是外地人。」我问她们是哪里人,中年妇女说她们是北京延庆人。这让我觉得又吃惊又亲切,而当她们得知我也是从北京来的时,也很吃惊。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你想想看,这种聊天该是多么熟悉和亲切。中年妇女是带着老母亲来这里过冬度假的,她们在这里买了一个房子,房子刚好在我住酒店的那个小区。我说你们的小区真漂亮,这里气候好空气好,比老家可强多了。中年妇女却不怎么高兴,她说她买的时候正贵,现在差不多跌去了三分之一。我问她为什么会在这里买房,她说开发商是北京的老乡,小区的大部分住户都是北京人。

有人聊天时间过得会快些,但是我还是等了近一个小时,等那趟公交姗姗而来时,已是上午十一点了。这趟公交车穿过市中心,到达航天大道时我在那里换车,那两位老乡则继续往前坐,老太太几乎没有说一句话,而当我下车时她却微笑着冲我大声说「你慢点啊」。

航天大道是一条宽阔整洁的大道,从市区一直通往航天发射中心。坐在高高的公交车上,航天大道两边的景致尽收眼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昌学校,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中学校园,在宽阔的航天大道旁边,在蓝天白云之下,在椰树的点缀之下,它显得那么干净、整洁、宏伟、漂亮、朝气蓬勃、充满书香气息。航天大道两旁漂亮的房子太多了,但是都无法与文昌学校的建筑媲美,那是一种让人看上一眼都无法忘记的精美建筑。我坐在公交车上,久久地注视着它,欣赏着它,直到它完全消失在身后。学校的全称是「清华附中文昌学校」,我是从大门前一块竖起的大石头上看到的这几个字。

我坐的公交车先是在航天大道上走一段,跨过清澜湾大桥,然后拐出航天大道,开往东郊镇方向。东郊镇是一个小镇,街道狭窄,路旁有不少民居和小门面房,公交车在小镇里晃晃悠悠走了好一段时间。

公交车出了东郊镇就进入了东郊椰林风景区,两旁的椰树又高又密,头顶上的大叶子遮天蔽日,树上挂满大大小小的椰子,公交车在椰林里快速穿梭,仿佛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车子在一个度假酒店门口停了下来,这是终点站。车上坐的大部分是本地村民,或是住在附近的外地人,只有我一个人是专门坐公交来旅游的。下了车后大家都各自回家,而我则一个人沿着公路向景区深处走去。来这里旅行的人大多是开车过来,一条环岛旅游公路刚好从椰林里穿过,他们把车停在中间的光景台上,然后徒步走到椰林里或海边去玩。像我这种徒步穿行的着实很辛苦,我看了下地图,穿过这片林子要走好几公里,时间将近中午,空旷的公路上只有我一个行人。

今天的天气很棒,头顶是大片的蓝天和白云,深绿色的椰林在这样的天气里看着很有感觉。我沿着公路旁的草地边走边看,并用手机不停地拍照记录。两旁的椰树林很稠密,除了树下有一种长着大圆叶的低矮植物外,树林里没有一棵杂树。这里的椰树比别处的椰树更高更粗壮些,也可能是树龄较大的原因。树林里的椰树并不都是直直的站立着,有不少椰树都是斜着身子站在那里,还有一些扑倒在别的椰树上,或是干脆躺倒在地上。椰树的叶子也没有城市或小区里那些椰树的茂盛,靠下的几片叶子往往干枯地垂在树上,还有的树上叶子很少,就是那么一小撮的几片叶子顶在树顶,使得整个椰树看起来又高又光溜。椰林的这种形态应该是与台风作斗争的结果,一场场台风刮过,一阵阵暴雨下过,再坚强的叶子也会被打折,再坚挺的树干也会被吹歪。但是不管是直的椰树,斜的椰树,或是扑倒在别的树上的椰树,只要不倒在地上,树顶上都会挂着大大小小的椰子。

树下有很多低矮的棚子,有蓝顶的,也有绿顶的,我开始以为这是游客们搭的帐篷,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一个个鸡棚,里面养着很多鸡。这时我才想起文昌鸡来,这里的鸡这么出名这么好吃,原来都是在椰树下养大的。刚才我在公交站附近看到几家做椰子鸡的餐馆,想必一定很好吃,但你至少要点一整只鸡才行,这并不适合我,一个人在外面吃饭真是很不方便。中午饿的时候我很想念万宁的那家文昌鸡餐馆,他们做的鸡肉拌饭真是太好吃了,也很适合一个人吃,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去品尝一次。鸡棚旁边还盖有一些低矮的砖房,村民们住在这里养鸡收椰子,鸡棚和小房子都在高高的椰树下,显得隐蔽又凉爽。我看到一家村民的小房子前后打扫的很干净,一个吊床绑在两棵椰树上,一个村民躺在吊床上悠闲地看着手机。

有不少土狗在椰林里穿梭,有的狗还站在公路上张望来往的行人。我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只黑狗站在路上,它高高地翘起尾巴,警惕地看着我。我也警惕地看着它,站在原地不敢再往前走,我们彼此都很陌生,我也不了解这些狗的秉性,远离它们总是对的。过了一会儿那条狗飞快地跑回到了林子里,我听到树林里有好几条狗在叫,并至少看到了三条狗的影子。我确认它们不再往路上跑后,才快速通过了那一段路,我心里其实很害怕,总是担心它们会突然跑出来冲我汪汪,甚至会上来咬我,而我手里连一件防身的工具都没有。

走了好大一会儿,我看到路边有一条宽阔的沙土路通向椰林里,林子里有一个茅草棚,棚下有人在卖椰子。草棚前面的树下放着几张桌子,有几个游人正坐在桌子旁乘凉、喝椰子,他们的小汽车也在椰树下停着。我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顺着路穿过椰林,一直走到海边,原来这片椰林是紧靠着大海的。

沙滩上的椰林

这是一带狭长的沙滩,沙滩向外伸到大海里,向内伸到椰林里。树林边上的这些椰树离大海是如此的近,以至于涨潮时海水会冲刷到它们的树根。我以前没有见过椰树的树根,可是眼前这些椰树的树根都已经被海水冲刷得暴露在外面,我可以近距离的仔细打量它们。椰树的树根就像是浓密粗壮的胡须一样长在树干的根部,每棵树都有成百上千条须根,每条须根都有吸管般粗细,长度大多在十到五十厘米之间。不像其他树种那样有着又粗又长的树根,可以牢牢地伸向泥土深处,椰树只有这种又细又短须根,这种须根伸到土里的深度也只有四五十厘米,所以在松软的沙滩上椰树站的并不劳稳。我看到一排椰树躺倒在沙滩上,树干埋没在沙子之中,它们根部的沙子已经被海水掏空,浓密的根须全部暴露在外,就像一个个干柴堆。我在河南河北的农村经常见到堆在墙根上柴火垛,一棵椰树的须根堆起来也应该会是一个不小的柴火垛,足够一个家庭几天烧火做饭之用。看到椰树的树根我会立即联想到喝椰汁的吸管,想必这些须根一定很容易吸收水分,所以树上才会结出那么多椰子,每个椰子里面才会又那么多甜美的椰汁。

这片沙滩上人很少,也很干净,黄色的沙子里面参杂着少量的黑泥,沙滩上散落着一层破碎的珊瑚和贝壳。此时的大海异常平静,几乎没有任何海浪,海面上波光粼粼,细小的浪花轻轻地冲刷着沙滩。但是涨潮的时候这里肯定也是汹涌澎湃的,那些倒下的椰树已经给了足够的证明。远处的海面上停着几十条小渔船,但都是静静地漂浮那里,并没有撒网捕鱼。我在沙滩上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一直走到前面没有一个人,沙滩上静悄悄的,只有风声和海水拍打沙滩的声音。这里的大海、蓝天、沙滩、椰林,与我脑海里曾经想象过的海南岛已经比较接近了。我弯腰捡了一把贝壳,在海水里冲洗干净,我捡的都是那种洁白的带着漂亮条纹的扇形贝壳,刚好从大到小的一组,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儿子,作为我这次海南之行的礼物。

卖椰子的本地人

从椰林里走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一点了,我感到又渴又饿。路边有一个卖椰子的小摊,摊主是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小伙儿,长着一张热情友善的笑脸,瘦瘦的黑黑的,是典型的本地人。他穿着一双拖鞋,悠闲地躺在树下的一张吊床上,看我坐在他的小摊旁他也并不招揽生意,而是只管在那里躺着休息。「小伙子,来一个青椰。」我冲他说道。他立即从吊床上翻身起来,挑出一个又青又大的,用刀熟练地砍出一个小口,放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终于喝到东郊椰林的椰子了,凉凉的,甜甜的,汁水很多,喝完这个大椰子我都饱了,既不渴也不饿了。我问他多少钱一个,他说五块,我觉得很便宜,但还是开玩笑的告诉他市里面的椰子只要三元。他连忙大声说道:「大哥可不能这样说,市里面的椰子又小汁又少,两个也不顶这一个。」我笑着告诉他确实是这样,这是我最近几天来喝的最好喝的一个椰子。

我坐下没多久,一辆甘牌小汽车在小摊旁边停下来,四个六十多岁的大叔大妈下车买椰子。不一会儿又来了一辆渝牌的小汽车,又下来几个老人。卖椰子的男子开始忙碌起来,他打电话让家人过来帮忙,她的妻子和老母亲很快就骑着电动车过来了,还带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小摊旁显得热闹非凡,现在正是中午十分,火辣辣的太阳暴晒着沙滩和椰林,游人们都渴了。几位老人喝完椰汁后开始吃椰肉,把椰子从中间破开,白嫩的椰肉就露了出来,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我对面的一位老人还把没有吃完的放到一个塑料袋里带回去吃。

小伙子问我要不要吃椰肉,我说椰汁都喝饱了,不吃椰肉了。其实我很想吃,但是看见地上那一堆椰壳上爬满了苍蝇,还有不少苍蝇落到了他刮椰肉的工具上。我是有洁癖的,有点嫌脏了。几位老人则毫不介意,他们一边驱赶着那些往前凑的苍蝇,一边用带着沙子的手指捏着椰肉往嘴里送。对面的老人说我不吃椰肉亏大了,这些椰肉真是越嚼越香,而且营养非常丰富。我也明显知道自己这个习惯很不好,无奈它已经养成了,我很羡慕眼前这些老人们的豁达。

由于吃椰肉的人太多,小伙子的刀具都不够用了,他用镰刀削下几块椰壳皮,做出了几个不大不小、拿在手里正合适的刮椰工具。说来奇怪,这些椰壳皮做的工具刮起椰肉来非常利索,带着弧度的椰皮小刀沿着椰壳内壁一划,椰肉就被完整地刮了下来。一时间每个人手里都有了工具,连那个三四岁的孩子手里也有了一把。小伙子笑着说这种工具到哪里都买不来,只有他这里才有。

意外的邂逅

我是打车回到市里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在那里长时间等公交了。我本来想吃必胜客,结果点餐时发现他们没有现磨咖啡,所以只能换地方。服务员小姑娘看我点了半天还是走了,连忙追上来问是不是哪里服务得不好,或是缺什么东西,我说哪里都好,只是少了一杯咖啡。

旁边就是我昨天吃的那家肯德基,我进去时人很少,毕竟两点多了。点完餐我扫视了一下四周,没有看到昨天那一对老夫妻,但却意外地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不远处的桌子旁坐着一个瘦瘦的老头,七十多岁,精神头十足,我认出来他是住在我们小区附近的一个老人。我家附近有一个大公园,我在锻炼身体时经常见到这个老头,他喜欢跳交谊舞,有时也会拿着一把扇子在河边溜达。我又确认了一下,没错就是他,他的特点很鲜明,我一看就知道是他。我没有上前跟他搭话,因为他肯定不认识我,在北京时我们只是在同一个公园里活动,我喜欢观察周围的人,而这位老人只是忙于他的锻炼和交际。老人的对面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白胖胖的,一头短卷发,嘴巴涂得红红的,应该是在这里照顾他的一个亲人。

我心里颇有感慨,从北京到这里有几千公里,中间隔着万水千山和茫茫大海,而我却能在这里的一个小店里碰到一个熟人。我们的祖国看似很大,有时却又不是那么大。而旅行也是这么奇妙,你越是漫不经心,越是容易看到一些难得的美景,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境遇。

第3天 热闹的早市和椰子大观园

天南海北异乡人

早晨八点多,我步行前往椰子大观园。

沿途穿过市中心一条繁华的街道,准确地说是一条热闹的街道,文昌市很小,不比北方的一个县城大多少,所以即便是市中心也并没有多么繁华。但它确实很热闹,以一个十字街为中心,街道两旁到处都是摆摊卖东西的,现在是早市时间,卖的东西以水果蔬菜为主,也有很多卖服装鞋帽的。热闹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人挤人、人挨人、摩肩擦肘、络绎不绝来描述,我几乎是侧着身子从人群里挤过去的。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这种情形了,也只有小时候在农村赶集或是逛庙会才见到过。

与内地的闹市不同的是,这个市场上回荡着全国各地口音,四川话、河南话、陕西话、东北话、北京话,再加上本地话和普通话,有多达七八种口音。这些各地的口音此起彼伏,往往是这边一句四川话,那边一句河南话,卖菜的说本地话,买菜的则说外地方言,还有些人则是一句普通话连着一句家乡话。从这些吵杂的口音中我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聚簇着全国各地人口的城市。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全国人民都喜欢海南、向往海南,尤其是老年人,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很乐意来此越冬,毕竟这里的环境气候要好得多。在海南的每个城市都是这样,而且很多城市的外地人明显比本地人还多,我曾经在三亚的一趟公交车上看到的全是东北人。

与海南其他几个滨海城市不同的是,这里的东北人很少,或者说没有其他城市的东北人多,前天那对大爷大妈已经告诉我了,我的亲眼所见也证实了这一点。这里最多的是四川人和重庆人,还有不少北京人、陕西人、河南人,我下火车听到的第一句方言就是四川话,而且这里的街头也有不少四川菜馆、重庆菜馆。刚才我沿街留意了一下来往的车牌,以川渝牌照的车最多,尤其是渝牌的车辆,几乎走几步就会碰见一辆,陕、甘、豫牌的车辆也不少,我还看见了两辆京牌的车,觉得很亲切。

少了东北人街上就没有那么热闹,甚至显得有些冷清。我喜欢跟东北大爷大妈唠嗑,他们能唠,也喜欢给你唠,而其他地方的人并不喜欢给你聊天,或者是你问一句他们才答一句。前天肯德基里碰到的那个大妈虽然老家是沈阳人,但她已经定居北京半辈子了,她跟我说她不喜欢和重庆人说话,叽叽喳喳的听不懂,也不喜欢跟东北人唠嗑,嫌他们太闹腾。那个大妈已经变成一个北京人,她喜欢给你聊人文,聊国家大事,聊她认识的一些重要人物。

椰子大观园

椰子大观园其实就是一个大公园,里面长满各种椰树。见识过了东郊椰林的壮观,我对这里一点都不觉得稀奇了,我只是在椰树下的草地上散步,感受清晨的阳光和脚下的露珠。公园的中心有一个小湖,湖的一边有个大舞台,一大群穿着艳丽的大妈在上面跳舞拍照。湖的四周被椰树和草地环绕着,不少老人在湖边或树下唱歌、吹拉乐器。他们唱的歌和其他地方的一样,有高亢激昂的传统歌曲,也有婉转动听的南方小调,但是在这样的清晨,在这椰林之下,我总觉得他们的歌曲和乐器更动听一些。

公园里还是有不少值得观看的景致,尤其是这里种类繁多的棕榈植物,对于北方人来说,仔细看一看还是很有收获的,至少可以避免傻傻地分不清那么些长相相似的植物。我在这里至少认识了十几种椰树、棕榈树,而实际上这个公园里的棕榈植物有一两百种之多。在公园的主干道两旁长着两排高大的大王棕,看着非常漂亮。

我在公园里逛了一个多小时,出来时大概十点多,我逛得有点累有点热了。我沿着公园旁边的道路往南走,中间路过文昌市政府。这个政府大院给我的感觉是开阔、干净、整洁、漂亮,大院里铺着草坪,种着棕榈树,还有一排茂盛的大榕树。说到这里要纠正一下昨天说的一个错误,这里道路两旁的绿化树也并非都是椰树,像市政府前面这条路的两旁就是两排榕树。我从路边的榕树下走过,感觉凉爽舒适,我看到榕树那粗壮有力的树根从砖缝里冒出来,就那样结结实实地横在地面上,树根走向和砖缝一样横竖有致。

忠实的食客

中午我还是吃的肯德基,我已经连续三天在这家肯德基喝咖啡、吃午餐了。

在外旅行或是出差时,我吃饭说不讲究也不讲究,说讲究也讲究。说不讲究是因为我不会特意挑选当地的特色美味或大餐,只要是合口的家常饭菜就行,比如说一碗面条或一盘饺子就可以了,点菜也是只点一个菜加一碗米饭,尤其是晚上,我更不会为了吃什么而到处找餐馆。说讲究是因为我吃饭的餐馆要干净,至少饭馆的店面和餐厅看着要整洁明亮,碗筷也要干净卫生。若是店面凌乱,桌椅不干净,地面脏兮兮的,说明店主根本就不用心,更不会在意在此吃饭的人,后厨不定脏乱到什么样子呢。现在大城市里的餐馆或是连锁餐饮大多非常注重卫生条件和客人的感受,但在郊区、小镇、机场车站、或是景区里的饭馆则是良莠不齐,必须要仔细甄别。有几种餐馆我不去吃,一是脏乱的小餐馆,二是人满为患的餐馆,三是价格很贵的餐馆,我怕脏、怕等、怕贵。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餐馆,我宁愿天天吃肯德基,或是回到宾馆吃泡面。而一旦某个餐馆合了我的胃口,我就会非常忠实地天天光顾它,我在长春曾经连续半个月每天都光顾同一家饺子馆,而在凌水,我也曾连续三天在同一家海鲜馆吃午餐和晚餐。对于那些不用心的餐馆,我只要吃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光顾它。还有些餐馆我对它印象深刻,但是缘分却太浅,它哪里都好,干净卫生,服务周到,美味至极,只可惜短暂的旅途只能让我在那里待上一两天,之后就再也不会去了,对于这样的餐馆,我通常在离开好久之后还会想着它,念着它,回味我在那里吃过的每一道饭菜。

我对这次游历的这么多地方的印象也是一样,有的地方我对它无限留恋,有的地方我却再也不想去了。而文昌,我却还没有逛够,它的几个知名景点我还都没有去呢,下次再来我会选择一个发射卫星的日子,先看航天发射中心,然后再去其他几个景点看一看。

0 阅读:0
小哪去哪里

小哪去哪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