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根据近日浙商证券的研报,国内AI应用将迎来政策和需求共振。
一方面,大模型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全面商用化的时点渐行渐近,百度、阿里、腾讯、抖音、快手、美团等多个互联网公司对41个深度合成算法进行了备案。
另一方面,国内软件的大模型应用产品将在下半年密集发布,多家软件公司对政府或企业客户在大模型相关需求进行了挖掘,并开始筹备和计划。从应用层面,AI+办公、AI+教育、AI+政务落地速度较快,其次是AI+金融和AI+医疗,行业空间广阔。
目前从政策层面来看,对于AI产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而当前制约着AI商业化落地的最大障碍并不在政府端,也不在政策端。甚至可以说在政府与政策端,不仅支持力度很大,并且在很多的AI创新性研究与应用方面都没有设置红绿灯。
从监管制度与政策方面来看,AI的创新与落地应用处于非常宽松的自由环境中。但当前最大的制约还是在于企业端,技术包装的浮夸成分不小。尤其是在大模型领域,当前最活跃的一些上市公司,借助于大模型的概念将市盈率炒到200倍以上,而实质上这些公司跟大模型的真正底层技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
相反的,当前真正有希望在AI应用领域实现落地的,则是一些基于AI技术在训练行业垂直化应用的小模型企业。基于政策的支持,以及一些行业垂直领域的公司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将会加速行业专业型的AI应用出现,基于AI的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