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府补贴是个热点词汇。因为根据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件,自2025年1月20日起,购买手机将能够享受比例不低的政府补贴。连日来一直都能收到相关新闻的推送,可见推介宣传力度相当大,政府促消费的意愿相当强烈。不过,促销费的另一面,显然是人们选择消费的欲望在降低。
时间再回到前两天的1月16日,支付宝出现了跨时5分钟的打八折事故,据称通过支付宝进行个人转账、信用卡支付等操作时,都在支付时提示“政府补贴”,减免优惠20%。起初,传来的消息,是支付宝官方会从个人账户扣回“优惠”的20%费用。很快,又传来消息,支付宝官方为事故进行买单,不会再进行费用扣除。对支付宝官方来说,幸好这次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大多数人都忙着工作没顾上“薅羊毛”,否则,损失的金额可能就得指数级剧增。
支付宝这次事故的背景,显然是在更新系统服务即将上线的国家补贴活动。不过,从结果上看,显然是给国补预热了一波,也提振了一下支付宝用户的使用积极性。毕竟,一个豪横且能够薅羊毛的支付软件,对于用户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于这次国补活动,官方出台了指导文件,网购平台积极跟进,多方共同开展宣传造势,前期筹备已万事俱备,只待刮起民众热情消费这阵东风,国补活动就能迎来开门红了。
不过,就像前面提到的,消费这件事,如果都需要促进的话,那就证明了,消费者在这块的消费意愿,可能兴致并不特别高昂。从个人的情况来看,一开始看到手机国家补贴政策新闻的时候,也确实高兴了几天,因为确实有购机需求。但高兴没多久,被发现的现实打败了,因为参与政府补贴的手机型号多为最新款。众所周知,包括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惊人,价格一年能跳水,两年能腰斩。其实,大家在买手机的时候,会有两种倾向:一是买最新款,能享受最先进的性能,但也要付出不小的溢价;二是买老款,能够享受最高的性价比。
显而易见的是,倾向于买新款手机的群体,大概率是会被这次国家补贴带动起消费积极性,因为确实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最新款。但是,对于我这样倾向于选择性价比的消费者而言,能否调动起多少积极性,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分享下个人经验来看,在2020年初,我以1599的价格买了一部6+128GB的OPPOk5,随着手机寿命的增加,故障开始日益频发,甚至屏幕都更换了两次,于是我在23年中买了一部小米手机,以免哪天k5寿终正寝后抓瞎。可出人意料的是,这部k5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硬生生挺过了近5年个年头,一不留神给培养成了习惯2部手机的习惯。
最近,因为k5的电池貌似要报废了,于是就在淘宝和京东的百亿补贴频道看了下手机,结果看到了OPPO的k12,8+256GB的售价1300多。眼见如此,只有震惊,因为20年买的k5还在使用中,而且也没怎么感觉到配置落后,配置高出7代的k12就早已经以更低的售价登场了,这就是手机市场,手机是相当相当容易贬值的商品,习惯追新的话,就得做好承受更高溢价的心理准备。甚至还有极端情况,早些年有疯狂的年轻人为了一部苹果手机,卖掉自己的一颗肾。不过,整体来看,习惯最新的人,大多还是对赚钱存在一定钝感的人,要么是赚钱容易得人,要么是不用自己赚钱的人。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不容易的人,大概率不会因为四五百块的优惠而去追新款,依旧只是会买性价比高的老款。
当然,话题再回到开端,是什么原因让手机这种大众消费品,都需要国家大阵仗开展补贴促销费了呢?离真相最近的原因,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钱包都变得紧巴巴了。最近几年的情况,影响颇为广泛,人们习惯了勒紧裤腰带减少消费。其实,这种情况下,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促销费,应该是如何保障、提升人们的收入。只要稳住了钱袋子,至于大家怎么花钱消费,压根不会是个问题,有钱了大多数人都乐于增加消费。至于人们消费意愿低,那大概率是没钱,而不是物价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