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忠:中传再迎“冲顶”战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9-26 12:09:44

1986年,廖祥忠从江西农村坐了4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电视发送专业。毕业后他留校任教,读了电视新闻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在这之后,又攻读了电视艺术美学的博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中传”)以“文工艺”为主体的“小综合”特色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003年,他在国内首创数字媒体艺术学科,2019年,他推动中传率先开启国内本科艺考的重大改革,2020年又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过往几十年,他见证了传媒行业的变迁。今年是中传建校70周年,身为学校党委书记的他,正带领这一“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全面升级。

他坦言,很多老师的不焦虑才是他最大的焦虑。应对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对中传而言,是一场要么“冲顶”,要么“灭顶”的“生死之战”。近日,围绕传媒行业未来的变革、新闻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如何设置等话题,廖祥忠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廖祥忠。图/受访者提供

“自成一体的传媒行业将不复存在”

《中国新闻周刊》:过往70年,中传在不同发展阶段培养着怎样的传媒人才,未来又需要怎样的人才?

廖祥忠:中传人才的培养,因广播而起,因电视而兴,因网络而盛,未来要因人工智能而强。

在北京广播学院及更早的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时代,我们完全根据电台、电视台的体系设置专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什么工种,我们就设置什么专业。从广播发送、微波技术到新闻编采、播音、电视导演,工科、文科、艺术类专业全覆盖,专业设置非常明确。

进入网络时代后,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并行运行。一方面,中传要抓传统的广播、电视类专业;另一方面,也要敏锐捕捉互联网兴起的规律,构建信息传播学、数字艺术等学科,培养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人才,两者同步发展。

智能媒体时代出现后,情况又发生巨大变化,媒体属性也较以往有所不同。面临新一代人工智能给传媒、高等教育及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我们把应对人工智能作为“冲顶”之战,推动办学治校各方面、育人育才全过程融入人工智能。

经过几年努力,无论是科研还是学科专业建设,我们初步完成了面向未来的系统性、结构性大布局。但是智能媒体时代的变革越来越快。去年起,我们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调整,重点考量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设置专业,培养驾驭AI的传媒人才。

《中国新闻周刊》:中传2022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你说数字大航海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如何理解“数字大航海时代”?

廖祥忠:2022年,我发表一篇讲话,提出数字大航海时代。1522年,人类完成首次环球航行,随之开启全球化进程的新纪元。五百年过去了,人类又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大航海时代。从脚力到指尖的转变意味着今日的“大航海” 不再受传统物理时空的限制。这一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有无数的数字新大陆等着我们去发现。

《中国新闻周刊》:数字大航海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传媒业未来的形态是怎样的?中传的定位与这一发展趋势之间还有哪些不匹配之处?

廖祥忠:一方面,数字大航海时代给我们带来了难以预知的惊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创新的新闻呈现方式;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信息过载、虚假信息传播、隐私泄露等问题。

这一时代,新闻行业的发展至少包括四个趋势。一是融合发展成为主流;二是个性化定制与精准传播,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新闻机构将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三是互动性与参与性增强;四是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加强,信息的跨国流动更加便捷,新闻行业将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就传媒业来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以及媒介介入社会治理程度的加深,自成一体的传媒行业将不复存在,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媒介化社会已经来临。这一趋势下,新闻行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需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结构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以应对行业发展需求。

面对新的挑战,中传正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间的融合。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内容与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需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传媒泛行业化发展,也需要具备跨学科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数字大航海时代,产学研合作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要加强与业界的合作。

总体来说,数字大航海时代,世界进入了人类、机器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时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界限正在模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正融为一体,大学的角色、形态和使命随之改变。那种沿袭旧例,按知识领域甚至技术工种划分学科专业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当下的知识生长逻辑和学科专业发展现实,推动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中国新闻周刊》:近10年来短视频蓬勃发展,是否也对中传这样一所老牌传媒名校构成冲击?你如何看待短视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廖祥忠:我从来不觉得短视频对中传来说是冲击,相反,是一个大的发展机遇。两年前,我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到文字语言的力量将日渐式微,文字语言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视频语言。我特别相信视频语言的魅力和威力。近些年,中传抓住短视频的机遇,几乎每个专业都与短视频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从未来趋势来看,我认为短视频会不断进化,长时间存在,成为一种叙事结构,如果VR进一步普及,还会发生大的变化。我将之称为沉浸式的视频,或者立体视频,这取决于技术迭代何时到来。再经过若干代人,获取、存储信息和人的思维方式都会与现在有较大不同。

“把基本功守住,否则会漂浮不定”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新闻行业,近两年,不少媒体都会有唱衰的论调,中传的新闻学子们会因此焦虑吗?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到底该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

廖祥忠:对中传而言,你说焦虑吗?有焦虑,但不多。为什么会唱衰新闻专业?中国办新闻专业的学校太多,不少学校基于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模式培养学生,当学生看到电视台倒闭,传统媒体在消亡,新媒体又进不去,自然会焦虑。

这种焦虑我能理解,当下传媒行业在发生巨变。事实上,当传媒已不成为行业,而是成为一个世界时,我觉得中传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优者更优,劣者更劣。

就中传的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有几大着力点:第一,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在做强“国际新闻与传播硕士班”的基础上,设立“国际传播硕士、博士白杨班”。第二,让学生驾驭新技术,学校开设了一门课叫计算思维编程课,全校学生,尤其文科生必须学这门课,给其注入技术思维。未来的新闻业,需要具备数字技术和新闻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守住良知和底线,这是当下和未来新闻人才培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至少在当下,传统的新闻采写能力是否依然是必要的,甚至要进一步强化?

廖祥忠:我们要守正创新。关于新闻采编,我之前提到的文字语言慢慢退出是趋势性的问题,当下对于文字依然要足够重视。

中传新闻传播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过往学校命题的两门科目,各个学院考试的内容五花八门,后来命题权被收归学校统筹,就考查两门: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看你的文字功底如何,表达能力如何。中传2019年底还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2020年,中心开设了主题写作课,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的基本功。这些和创新是不冲突的。

中传有句话叫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这8个字是我提出的。我们作为传媒人,当然不能做表面文章,一定要把基本功守住,否则会漂浮不定。

《中国新闻周刊》:近几年,无论是招生还是就业,中传是否受到所谓的“文科危机”的影响?

廖祥忠:对中传来说,并没有太受到“文科危机”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将文科和工科的交叉融合做得很好。中传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学科交叉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更体现在老师们的思维中。我们的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科老师、文科老师和艺术创作老师一起成立工作组。近些年,中传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文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范式,也就是说,我们建设的并非单纯的文科,这也是我们能抵御所谓的“文科危机”的关键。

“课程大纲不变,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新闻周刊》:近几年,中传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即“关停并转一批、升级改造一批、重点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批”,全面推进专业优化调整。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廖祥忠:近些年,中传每次的学科专业调整都是由我主导,在我看来,动态调整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一个原则,专业调整后,还涉及课程的更新,有人说课程大纲不能变,这是不负责任的。

对于专业是否关停并转,关键要看其课程设置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相契合。大学专业是老师们的立命之本,撤掉一个专业比登天还难,这也是我亲自主导的原因。从2018年起,中传陆续撤掉了十几个专业。

同时,我也推动老师们自己去更新专业。中传之前有一个理学院,理学院原本是做应用数学研究的,不是传媒大学的强项。我经过深入思考,2018年,把这一学院改为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在此框架下,设置了相关专业。开始老师们不大理解,现在,这一学院发展得非常好,老师们也实现了转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

重点建设专业即围绕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在国际传播、全媒体信息传播、国家治理等领域布局。2019年,中传还基于媒介的社会治理成立了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这些都是依据中传特色做出的决策。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针对不同专业做了“AI+”和“+AI”的尝试。

《中国新闻周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中传的特色,这一过程中的挑战有哪些?

廖祥忠:挑战主要是大学理工科、文科泾渭分明,文科老师不知道理工科老师在忙什么,理工科老师也不大看得上文科老师在做的内容。融合在一起非常难,一般的大学很难做到。

中传学科交叉融合得以顺利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基于学校的广播电视特色。学校面向的行业是一个技术应用体系,比如说在电视台,负责拍摄的技术人员和撰稿人员经常在一起,逐步形成一个彼此了解的氛围。

以中传的动画专业为例,国内之前以传统的二维动画为主,对技术要求少一些,计算机动画出现后,完全是以技术逻辑作为支撑。我在当中传动画学院院长时,一门动画专业的课程前半段由工科老师讲,后半段由文科老师讲,前者解决技术问题,后者解决创作问题,这过程中,二者互相理解,学科间的壁垒慢慢打通。

学科交叉融合与学校的文化是相关的,与学科专业相关,更主要取决于一个大学主导者的思维。中传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讲求的是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人文社科领域重大问题。现在来看,我们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和人文社科交织得非常紧密。

近些年,中传还创办了计算广告学的双学士人才培养项目,我倡导广告学院和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一起办一个专业,这在别的学校很难办起来。经过最近一些年的实践,中传老师们觉得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子非常对,这是最关键的。所以,他们愿意结伴在一块,老师们的协同作战能力非常强。

“AI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对学生信心的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中传也启动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能否介绍一下该计划的背景,背后的考量是怎样的?中传人工智能专业的特色是什么?

廖祥忠:人工智能对中传的冲击非常大,我在这方面还是有些焦虑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势下,一些语言类、创作类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会被取代。

在我看来,面对人工智能,中传要么“冲顶”,要么“灭顶”。以往,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互联网出现后,授业不用了,人工智能出现后,可以替老师解惑。现实中,很多老师连解惑的能力都还不具备。传媒大学该怎么办?

我们要积极拥抱、融合AI,创作类专业要把AI当作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段,前提是学生们要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创作技能不能丢,边掌握传统的艺术创作技法,边应用 AI创作工具,同步推进。

在中传,我们主张“AI+”和“+AI”。“AI+”,即工科的一些专业,尤其数据科学智能媒体学院的专业,要基于 AI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课程;“+AI”,即其他的专业需要“+AI”,要有AI思维,融入AI。中传的人工智能专业是以传媒为底色和核心,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中传在学校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全面升级,这一过程中的挑战又有哪些?

廖祥忠:面对传媒业态智能化发展的挑战,传媒教育已到了必须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主动应对的关节点,探索建立与智能媒体时代适应的智能传媒教育势在必行。

在中传,很多老师认为AI的创造力不可能超过人类,对此我不大认同。AI的思维、创造能力超过人类只是时间问题。这一前提下,人类怎样驾驭AI,AI环境下的生源如何选拔,怎样识别AI完成的作业、论文等都是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升级要思考的问题。这也不仅是中传面临的挑战。

AI出现后,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对学生信心的冲击,这是非常可怕的问题。再者,AI的出现让学生学会投机取巧,被AI牵着鼻子走。应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固本,从新闻到艺术类专业等,要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解决好人和AI关系的问题。

就智能传媒教育的升级来说,核心是老师的素养问题,老师能不能与时俱进,能不能适应AI时代,能不能教育好学生,这些问题最为关键。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再者,要局部突破,布局重点领域;最后,要加强专业及课程建设,聚焦相关科研领域,以点带面,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以“小综合”为特色错位竞争

《中国新闻周刊》:中传在国内率先推出本科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你看来,国内艺术类招考制度还有哪些待完善的地方?

廖祥忠:2019年起,中传在国内推出本科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要求考生无论报考何种专业,均须在初试环节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同时,初试增加文史哲类别。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考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维护招考的公平。

就国内现有艺术类招考体系而言,总体上,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但与此同时,一个现实问题是,我们招上来的往往是中间段的学生。如何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敏锐地发现偏才、怪才,将这些学生招入,是今后艺术类招生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近两年,中传在重点布局信息传播类、动画与数字艺术等一级交叉学科的增长点和博士学位的授权点。过去几年,国内博士扩招非常明显,对于传媒领域而言,到底哪些专业的博士应进行扩招?

廖祥忠:现在国家急需有能力做国际传播、国家治理的人才,需要着力培养。与此同时,在我看来,传媒类学科,应该走专业博士的培养路线,学术类博士虽然也需要,但要控制规模。

我是传媒类学科专业博士的重要推手。在中传,艺术创作类、播音主持类、新闻传播类专业,博士培养都以专博为主。社会上有观点认为,专博不如学博,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取得专博学位很不容易,需要既懂实践又懂理论。

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来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解决社会问题。现在核心问题是很多老师没有实操经验,只能教想象中的新闻。中传在专硕、专博的师资队伍配备方面,会聘请很多社会上知名的记者、学者进入导师组当联合导师,博士生导师配备方面是1+1,即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业界导师。

《中国新闻周刊》:中传属于以传媒类为特色的高校。相比综合类大学,传媒大学未来发展的挑战有哪些?如何坚持自己的特色,与综合类大学竞争?

廖祥忠:中传很尴尬,为什么尴尬?很多时候把我们归为行业类院校,有时把我们归为艺术类院校,有的人说中传是文科类院校,很少把我们归类为综合类高校。实际上,我们是综合类院校,以“文工艺”为主体的“小综合”为特色。

我经常讲,传媒大学未来的竞争对手不是行业类院校,而是像清华、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综合类大学。未来的新闻一定是以技术为底层逻辑进行传播,这些综合类高校有着很强的技术能力,中传难以望其项背,但要不断努力。

中传和这些大学相比,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就是融入骨髓的交叉融合特色,能够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系统治理、创新图强、交叉融合、特色发展,是我总结的中传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重视科技的力量,“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是我一贯的主张。我们要以传媒为基点,将科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将中传“小综合”的优势发挥出来,以“小综合”的路线图与综合类高校形成错位竞争。

发于2024.9.30总第115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廖祥忠:中传未来要因AI而强

作者:杜玮 霍思伊

编辑:杜玮

0 阅读:16

中国新闻周刊

简介: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