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不乱搞就好了!有家底,又有李世民李靖这俩帝国双璧

青史如烟啊 2025-02-13 16:39:34

其实很难,李靖背景小是杨素侄子属于杨素一系,和杨玄感只能有一个接杨素班,杨素死的早还没完全发掘李靖班就让杨玄感继承了,杨玄感堵了李靖上升通道给了一个小官打发,不然也不会出现李靖跟着李渊去了太原。大概率就不会被发掘出来。李世民是杨广侄子又是柱国,这个倒是可以按照历史用女儿拉拢亲上加亲

杨广是暴虐,他的时代比暴秦有之过而无不及,百姓对他而言只是开拓运河的铲子、远征路上可以随意损坏的木车,关陇贵族是支持他爹的重要力量,隋朝主要军事来源,对杨广而言关陇贵族只是令人讨厌和他争夺权利的杂碎,问题是他还没武则天的魄力。

隋末主要力量除了瓦岗寨确实都是贵族/军阀势力。哪怕是瓦岗寨,牵头人李密也是八柱国后代。但是隋末的问题可绝不是什么动了士族利益。首先那个时代士族权力甚至是历史低点,各地武装豪族和关陇贵族才是重心。这点都没必要细说。

杨二代那么能折腾,弄得各地农民暴动是第一步;然后就是各种武川集团分支势力决心不拥护你杨家当我们武川代言人,至此杨玄感李密等等蹦出来了;再往下就是各位救火队员平叛专家武装自立,比如李渊;至此才是真正的武川集团大头开始不投票给你杨家了,而杨二一看这个情况就摆烂想当陈叔宝,骁果军一看杨二不打算回老家了才动手的。

总结:根本原因是底层受不了了,直接原因是关陇精英们不打算让你老杨家当代理人了。唯独和士族没啥关系。若干年后李治废自己士族出身皇后的时候痛快着呢,你看老杨家老李家敢对自己关陇贵族出身的皇后们说个不字?

其实李靖真没东征,他当时都要靠抬了,去了也没用,他本人倒是无所谓,反正那年73,皇帝叫去就去呗,是李二一看这货连走路都要靠抬,算了算了,实际上吐谷浑之战的时候他已经很难受了,硬撑着打的

随便解说一下,我记得应该是中国军事史提到的,吐谷浑这是在中国古代第一次在高原上搞战略大包抄,在那个没有通讯的时代,在完全陌生的环境,要如臂使指地玩战略级指挥,对将,帅,兵的要求都非常高,如果有一环达不到要求,下场请参考迷路侯,另外,我一直认为 当正史和小说打架,应该相信正史,小说只能作为正史之外补充,隋唐嘉话和正史的差距宛如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0 阅读:0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