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是一种责任,故而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活得毅然;
出世,是一种淡泊,故而不为物累,不为利苦,活得超然。
不入世,则不知人生之百味;不出世,则不明生命之真谛。
没有入世的态度,则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没有出世的境界,则名缰利锁,无法洒脱。
有人只想入世,有人只想出世。但凡只想出世者,不知何为出世;但凡只想入世者,不知何为入世。智者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孟子有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说的就是入世与出世的道理。
其实,儒道释的本质区别,也在于对入世与出世的态度不同。
儒,身在世中,魂在世中,是真入世;
道,身在世中,魂在世外,是真出世;
释,身在世外,魂在世中,是半出世。
儒者聪,精进向上,故苦;道者慧,顺其自然,故淡;佛者醒,遵循因果,故静。
深谙入世、出世之道者,皆为高人,已经进入化境。孔子守儒,成了圣;老子守道,成了仙;佛祖守佛,成了神。
可见,离开入世,则无出世。故出世方能入世,入世方能出世。活得潇洒之人,既在世中又在世外,即一步在世中,一步在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