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9日,在美国加州一条荒凉的公路上,一位年轻的女性在车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6岁。
她的离世,却有一个国家似乎并不哀悼。
她的名字是张纯如,一位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出生、伊利诺伊州长大的华裔美国人,被誉为才女。
17岁时,张纯如在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但在大二时,她发现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于是毅然转入新闻学专业。
1989年,张纯如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曾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之后,她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学位,并开始全职从事写作和演讲。
尽管张纯如在美国出生和成长,但她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
据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回忆,他们经常在家中向女儿讲述中国和家族的历史,使张纯如从小就对自己的根源和祖先有着特别的关注。
当母亲向张纯如讲述外祖父母如何在大屠杀前逃离南京的故事时,这一场景深深震撼了她,使她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年,张纯如参观了一个关于中日战争的摄影展,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
于是,张纯如开始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地勤奋地查阅档案、挖掘史料,并在世界各地访问幸存者。
从1994年至1997年,张纯如花费了近三年时间,使得《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等珍贵文献得以重见天日。
为了还原那段历史,张纯如远赴南京,走访了多位幸存者,记录和整理了一段段历史。根据幸存者的指引,她甚至在烈日下走进荒草丛中,寻找那些有记录或无记录的屠杀现场。
张纯如指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侵华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占领和屠杀,完全是一个缺乏文明、不讲人性的野蛮行为。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杀害了30万无辜平民;731部队以人体进行细菌试验;日军在亚洲共杀害了超过2000万人。
然而,日本不仅没有正视其罪行,还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其侵华行为,使日本年轻一代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甚至有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
在整理这段历史期间,张纯如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困扰,如失眠多梦、脱发、体重急剧下降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她。
张纯如的精神状态让家人非常担心,他们曾劝她放弃写作这段历史。
“这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受害者们应得的公道。”张纯如坚定地告诉家人。
凭借张纯如的毅力,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作,1997年,《南京大屠杀》一书在北美地区出版。
这是第一本以美国大众为读者的有关日军二战中暴行的英文书籍。该书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巨大轰动,连续数月名列畅销书排行榜,共发行了近50万册,并被译成多种语言。
1998年,《南京大屠杀》出版后,一位日本记者问张纯如:“为什么你决定写这本书?”
张纯如回答:“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父母讲述的南京大屠杀就令我震惊。我去图书馆试图了解更多细节,却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更糟糕的是,我的老师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张纯如凭借自己的执着、努力与勇气,直面了人类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记忆,让世界上更多人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此书发行后,张纯如遭受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骚扰和威胁,甚至有人扬言要对她的家人和孩子进行报复。
张纯如不止一次对家人和朋友说:“有人在跟踪我!”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后来,张纯如不幸患上了忧郁症,精神多次崩溃。
2004年11月9日,不堪精神折磨的张纯如,留下一封遗书后,独自驾车走在一条偏僻的公路上,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位将中国抗日血泪史介绍给全世界,让世人熟知南京大屠杀的斗士,生命永远定格在36岁。
如今,张纯如已经离开我们24年,但她用生命撰写的书籍,昭示了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让世界深深铭记。
张纯如曾说:“生命终将消逝,但书和文字可以流传。”
尽管张纯如用尽一生写下的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87年,但历史不能忘记,真相更不容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