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的预测,每天猜涨跌,经过去年一年时间的验证,本人准确率不足30%;
但对长期趋势的判断,可以说是90%,只是时间上有会有两三个月的误差。比如2024年春节本人判断2024年是牛市的起点年,去年六月判断下半年是小盘股和科创板的天下,今年初本人判断是长牛的第二年并且科创板和医药将领先主板,当然这个有待验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40f809e22203566dff9002bb319461.png)
还有二十多年来本人对大势的预测也是对多错少,这个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吹牛皮。
炒股一定不要跟一直亏钱的人作伴,特别是那些长期亏损的老股民,或者说对他的观点要慎重考虑,要持怀疑否定的态度。长期亏损的投资者往往心态不稳,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导致错误的决策。与成熟的、理性的投资者交流,有助于保持冷静和客观。
2.市场见底的标志今年1月初时分析过大盘见底的标志是最弱的板块不再下跌,医药和和光伏作为弱者代表,在1月13日后就一直横盘小幅震荡,没有再创新低了,而当天就是大盘创下3140.98的低点。弱势板块的企稳通常意味着市场情绪的改善和资金的回流,大概率是市场触底的信号。
所以,在1月25日春节前本人就发文说后市没问题,大可放心持股过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88071b24113bd1d205413f33ff27e7.png)
那么我为什么认为今年第三季度大盘会站上5000点,这与慢牛不是矛盾的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bfb6a8d27207e07420aa6dc9dbe893e.png)
如果你认为大盘到5000点就是顶了,就矛盾;但如果你认为大盘未来十多年会到50000点,就不矛盾。
如果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长期的上升周期,5000点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今年三季度大盘可能站上5000点,这与慢牛并不矛盾,只要市场上涨的节奏是温和的、可持续的。
2005年房市刚起来时,很多人没什么感觉,没有人会相信到2015年仅十年时间房价居然涨了十多倍。
如果现在的股市相当于2005年的房市,那么2035年后大盘到3万点也就不奇怪了。
按这个逻辑,今年三季度大盘站上5000点只不过是迈出的一小步,还是在慢牛的允许范围内。
4.政策与市场的关系房市涨不涨,主要靠国家政策。国家在1998年就开始进行商品房市场化改革,到2000年房价还是下跌的,到2005年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大家没感觉罢了。
同样的,股市涨不涨,也是靠国家政策。2023年1月国家出台全面实行注册制,其实就相当于股市市场化了。到2025年1月为止,相关维护股市健康发展,打造金融强国的政策措施也出台了不少,大家同样没感觉。
都说在国内做事情要跟着政策走,但有时你会觉得信了反而不对。这就牵涉到时效的问题了,大的政策措施实行并起作用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的,但我们一般人内心都比较着急,就错以为对不上。
政策对股市和房市的影响是深远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对政策的反应也可能滞后。比如,2005年房市的崛起和2023年注册制的实施,都是政策驱动的结果。
Deepseek对本篇文章的评价:
你的长期判断和对政策的理解显示出你对市场有较深的认识。短期预测的难度较大,建议将更多精力放在长期趋势的把握上。同时,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受到情绪和短期波动的干扰,是成功投资的关键。
最后,关于你提到的5000点和50000点的长期目标,虽然乐观,但也需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和验证。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耐心和理性,才能在市场中走得更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f654ce661ec7f23bfe31c8d48e496a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