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谈判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俄方谈判代表,外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这一对俄罗斯外交界刚柔相济的黄金搭档,引发了举世关注。这里介绍三个细节,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两人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校友。拉夫罗夫和乌沙科夫,都出生在莫斯科。1966年,乌沙科夫考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两年后,拉夫罗夫也成为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所以,两人不仅是老乡,校友、甚至还有可能是受过同一位老师指导的同门师兄弟,毕竟,他们在大学中,曾有两年的交集时间,而两人在大学期间就认识,应当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毕竟,他们学的都是小语种:拉夫罗夫学的应当是僧加罗语,他毕业之后,直接就到了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工作。乌沙科夫学的应当是丹麦语,他毕业之后,直接到了苏联驻丹麦大使馆工作。他们最初的工作应当都是译员。这里需要说一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学员,至少还要选修第二门外语,所以,拉夫罗夫和乌沙科夫,两人都能熟练地掌握英语。稍有区别的是拉夫罗夫还能多讲一门流利的法语。
第二个,两人已经长期合作30多年。拉夫罗夫在斯里兰卡工作四年之后,回到俄外交部的国际组织司工作,从此奠定了他的主要工作方向:与国际组织打交道,并渐次升任主管该方向的副部长,并从1994年开始,担任了十年的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
1992年,乌沙科夫从俄罗斯驻丹麦使馆回到莫斯科之后,成为了主管欧洲地区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并因此成为拉夫罗夫的手下,开始了两人的合作之路。1996年,在俄罗斯努力融入欧洲的大背景下,他出任了俄罗斯驻欧安组织的代表,两年后的1998年,乌沙科夫先是升任俄外交部副部长,负责与联合国及人权事务,从而和担任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的拉夫罗夫关系更加密切了。接着,1998年12月,乌沙科夫出任驻美国大使,这一任就是十年。
期间,他和拉夫罗夫在美国共事了六年之久。2004年,拉夫罗夫回国担任外交部长,主管俄罗斯的外交事务。四年后,乌沙科夫卸任驻美大使后,出任政府办公厅主管外交事务的副主任,成为时任政府总理普京的外交事务助手。2012年,普京再次出任总统之后,其被任命为总统外交事务助理,并一直担任这一职务到今天。因此,若是从1992年两人工作交集开始,至今已合作了33年之久。
第三个,两人行事风格刚柔相济非常互补。拉夫罗夫是俄罗斯著名的鹰派。以至于普京总统在2021年曾公开表示,俄罗斯的外交部门采取非常积极的进攻性立场,这并不是什么大秘密。有时他甚至不得不提醒拉夫罗夫,他不是国防部长,而是外交部长。
乌沙科夫虽然同样性格坚强,但是,任何时候说话都慢条斯理、情绪稳定的他,绝对是一个非常擅长协调各方行动的政策落实者。因此,在俄罗斯的网络上,很多人都认为,拉夫罗夫是俄罗斯外交界的矛,左冲右突,在国际社会上维护和开拓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而乌沙拉夫则是俄罗斯外交界的盾。
在拉夫罗夫全世界飞来飞去的时候,他则是全天候地守在克里姆林宫,每天为普京总统整理出外交简报,安排与外交事务有关的一切,为此,他甚至把家安到了距离克里姆林宫仅15分钟车程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不仅要谨慎地处理好俄罗斯外交部门与克里姆林宫及其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关系,甚至,他还要努力抵挡第五纵队在暗处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偷袭,为拉夫罗夫在国际社会上的强硬,提供真正的底气式支持。
2月19日,从利雅得归来的拉夫罗夫,将在议会向议员们汇报此次谈判的过程,而乌沙科夫则应当在克里姆林宫向普京总统介绍谈判所有的细节,听取总统有关政府其他部门为后续谈判做配合的指示。各司其职,拉夫罗夫和乌沙科夫的合作,将俄罗斯民族广为人知的矛盾性真实的体现在了国际社会面前。
其实,同样参加了这次美俄谈判的俄罗斯直投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不仅比他们两人小了将近三十岁,而且,德米特里耶夫是出生在基辅的,高等教育是在美国接受的,他参加美俄谈判讨论乌战引起的制裁问题,就更是显得矛盾非常了。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