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截至2月7日9:00,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升至中国电影票房总榜首,票房超60亿元。征服观众的除了热血的成长主题,电影中,还隐藏着中医药文化的“密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70c046e82b48573530379a923f3a50.png)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近大学毕业时,热爱动画的他毅然转行。尽管不再从事药学工作,《哪吒》系列电影中,处处留下了“医”和“药”的影子。
电影中一场大战后,百姓损伤惨重,李靖列出一张采购中药的单子,单子上面写着三七、三七粉、冰片、血竭、红花、当归、苏木等。
“这些药物,多为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与跌打损伤的治疗相关。”2月3日,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委康震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康震举例,三七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可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在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瘀血消散、缓解疼痛,是伤科要药;蒲黄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可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且能化瘀。
此外,电影中同样暗含着许多中医药元素。主角哪吒与敖丙的设定,如中医阴阳两极,通过修炼达到平衡;为何用莲藕重塑哪吒肉身?人的九窍与藕的九孔相通……“还有‘迷迷眠眠丹’吃多了产生‘抗药性’的台词,一下让人感受到导演的‘药学’血脉觉醒了!”一位药学专业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写下这样的影评。
1月30日,在接受央视访谈时,饺子曾提到“是否后悔选择学药学”这一话题。“所有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最后成了一名药剂师,去救死扶伤也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