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现代渔场尾水治理模式技术

选酒司南 2023-05-08 14:43:30

常州市金坛区积极推进河蟹养殖池塘尾水综合治理示范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金坛区“数字化渔场”尾水治理模式做简要介绍。

1、金坛“数字化渔场”简介

江苏金坛“数字化渔场”位于金坛区指前镇东浦村,东临长荡湖,于2020年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集渔业科技研发、标准化、智能化和绿色生产为一体的国家级河蟹良种繁育基地和河蟹出口示范基地。渔场总规划面积6500亩,已建成占地1100亩一期基地,建有环境监控、生产管理、产品追溯、视频安防、病害远程诊断、尾水监测、试验示范、成果展示等运维系统及设施装备,打造三产融合发展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

金坛数字化渔场一期实景图

2、净化区构建

“数字化渔场”尾水净化方案由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方式对进水和排水进行净化处理,保障养殖用水安全和尾水达标排放。采用“沉淀池——曝气池——碎石床湿地——生态稳定塘”的组合水处理工艺,通过沉淀、曝气复氧、微生物分解、基质吸附过滤、水生动植物净化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养殖池塘生产尾水进行四级净化处理,同时配套水质在线监测提供监控系统,对养殖尾水水质开展实时监测,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总磷、总氮、COD、PH值等,符合用水标准和排放要求的,进行内部循环利用或者外部达标排放,减轻对于外源水的依赖和周边环境压力。

2.1 沉淀池

用于承接初级养殖尾水,有效去除尾水中大颗粒的悬浮物,可以去除约 70%的悬浮固体颗粒,同时调节养殖尾水,使后续处理尾水水质更均匀。

沉淀池

2.2 曝气池

设置复合型人工浮岛同时配备大面积曝气增氧设施,通过不断强制曝气,可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可通过人工介质、膜技术等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载体。

曝气池

2.3 碎石床湿地

湿地通过填充70cm厚度的中细砂和80cm厚度的截配石进行过滤,形成稳定水流,拦截水体中的藻类,并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截配石中间呈条带状栽种芦苇、再力花等水生植物,拦截水体潜流,使水体停留更长时间,得到充分的过滤,更好的脱氮 除磷等。

碎石床湿地

2.4 生态稳定塘

生态稳定塘就是构建以沉水植物、滤食性鱼类、底栖动物为主的水生态系统,达到水体自净,控制藻类,保持水体长期清澈见底,水质稳定的良性水体环境。

生态稳定塘

3 设计参数

整个养殖场分为四个区,每个区配套一个独立的四池三坝四级净化系统,养殖进排水通过管道与净化区进行连接,进排水分开,排水管道采用含筋混凝土承插管,管道埋设位置位于池塘底部标高的30cm以下,实现降水自排,进水管道采用PE管连接,池塘进水口配备电磁阀门,实现远程控制,自动进水。净化区设置面积占渔场总面积的15%,养殖总水体 45 万方,排水时间为 30 天,水处理区平均水深按 1.2 米计,总水体 8 万方,平均水力停留时间约5.3 天。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