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玲和陈俊生结婚之后,经济水平直线上升,对于儿子的教育也非常值得投资。
佳清虽然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却并没有学会如何做人,反倒继承了母亲尖酸刻薄的缺点。
为什么说凌玲这个母亲做的很失败呢?
凌玲介入了陈俊生和罗子君的婚姻,成功从第三者上位,并且带着自己的儿子嫁进陈家。
凌玲对于罗子君是瞧不上的,她眼看着罗子君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太太,变成了在商场卖鞋赚钱的打工人,心里说不出的痛快。
这种情绪,凌玲肯定不能展露在陈俊生的面前,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佳清,她毫无顾忌的展露对罗子君的恶意。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人如何渲染,他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性格。
显然易见,佳清从凌玲身上学到的是尖酸刻薄,对于年龄相近的平儿更是充满了恶意。
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
罗子君的事业有了起色,从一个卖鞋的销售员,成功入职了辰星公司,和凌玲成为了同事。
凌玲假模假样的给罗子君准备欢迎仪式,所以平儿和佳清两个孩子的家庭作业,自然就交给了陈俊生辅导。
在写作业的时候,平儿非常开心的对佳清说:“妈妈以后就要跟爸爸和凌玲阿姨一起上班了!”
万万没想到,佳清一脸嫌弃地说:“怎么可能?”
平儿顿时不开心了,反问道:“怎么不可能?”
两个小孩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看似童言童语,却句句戳心。
佳清破口大骂:“你妈妈是卖鞋子的!”
平儿也不甘示弱,想着自己妈妈的优点,连忙说自己妈妈长得比佳清妈妈长得好看。
佳清瞬间急了,吼着说:“好看有什么用,不照样离婚了?”
从短短几分钟的争吵里,就能看出来凌玲给儿子灌输了怎样的思想,对其的教育有多失败!
一来,凌玲向孩子灌输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故意羞辱卖鞋的罗子君,也让佳清也下意识把职业分成了三六九等。
二来,凌玲对罗子君和平儿掩盖不住的恶意,佳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妈妈介入别人的家庭是一种错误,反倒觉得是罗子君没本事。
所以,佳清才会下意识的贬低罗子君,肆无忌惮的用言语伤害别人。
在佳清的思想中,妈妈说的话是对的,所以自己的行为也不可能有错。
一个观念被植入了无数次,也就成了人生信条。
佳清的三观已经被凌玲影响,哪怕陈俊生让佳清反省,他也只会觉得爸爸偏心。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凌玲一心想让儿子成为人上人,所以格外重视他的学习成绩,不仅日常教育儿子必须努力学习,而且非常舍得在教育上投资。
可偏偏,凌玲忽略了对儿子人格和品行的培养。
她靠着卑劣的手段上位,日常的言行举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佳清的三观。
真正的人才,先学会做人,方能成才。
凌玲的教育,或许能培养出考满分的儿子,却很难把儿子教育成一个内外兼修、正直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