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服务价目表”火了: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有错吗?

一把杀猪刀 2024-07-05 18:07:35

最近“打工人服务价目表”登上热搜,某网友发出的图表上,赫然列着不同档位工资标准,和对应的不同工作内容:

3000元档只能完成领导交办的简单事务,不可能加班;

5000元档可以完成部分复杂工作,遇到困难不可能自己处理;

10000元档可以牵头复杂工作,但不主动推进;

20000元以上档,统筹其他低价位打工人的工作,恨不得住在办公室。

这一话题引发诸多职友热议。有人说,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没毛病。也有人认为先付出才有收获。

拿多少钱做多少事,有问题吗

最近,朋友跟我感叹,说他们公司现在都是四五十岁的员工。好不容易补进几个大学生,但基本干着干着就离职了。

摇头直言,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吃不了苦。

但细问之下才发现,真正原因在于工作内容和岗位待遇的不对等。

拿几千出头的工资,干上万块钱的事情,这对多数90后、00后来说,是不易被接受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是现在年轻人的工作态度。

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自私了吗?

当然不是。而是他们愈发清醒,在职场上越好说话,大概率到最后就要承接越多琐碎工作。

于他们而言,不谈钱的努力,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另一方面,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你很难客观地对待“我该拿多少钱”这个问题。

在“干多少活该拿多少钱”这个问题上,如果把握不好度,容易让自己错失许多成长的机会。与其盯着一时的钱多钱少挑工作,不如多考虑如何“自我赋能”,去挣更多钱。

人才需要“U盘化”

过于计较反而贬值

罗振宇曾提出“U盘化”生存的概念,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他曾预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而不依赖于某一家公司。

作家沈嘉柯毕业后进入一家杂志社工作,单位规定每周要值几次夜班,接听热线咨询电话,因为不仅要熬夜而且没什么加班费,其他几个同事都不愿意参加。

而他认真考虑后主动接受了,在夜深人静的星空下,听着热线电话另一端咨询者的那些喜怒哀乐的故事,它们最终变成了他自己的长篇小说中精彩又新颖的素材。

正是当初他没有因加班费少而拒绝夜班,才得以积累丰富的创作资源。他很早便明白:“人本身,才是最大的资源宝库”,一切经历皆为成为自己。

计较金钱回报固然重要,但却并非衡量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做的唯一参考。

对待一份工作,如果过于“计较”钱多钱少,看钱干活,最终只会让你能力倒退、身价贬值。

而将有用的工作当成锻炼的机会,有时却可以收获意外的惊喜。

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你走的每一步,都没有白走”。只要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只要方向没错,一时的钱多钱少,又有何妨?

实现“U盘化”成长

改如何选工作

1.逆向思维求改变,事在人为不虚度

前同事小李,是一名地产项目工程师。遇到项目上的疑难繁琐之事,哪怕不归他管,也会主动询问情况并协助处理。即使工作出现一些问题,他也能及时总结纠正。

后来,公司因为行情不好批量裁员,而小李却因出色的工作能力,不但没被裁,反而升职成为项目的总经理助理。

有的人职场靠“混”,成为了“中年油腻”的上班族,习惯了推诿疑难问题,不见能量满满的精气神,只见“不想工作”的萎靡症。

有的人一路打怪升级能力,成为了“越老越吃香”的自由人,他们面对问题见招拆招,从不逃避躲藏。

我们不妨在拒绝之前,先想想今天如果没有做这个事情自己会错过什么?通过逆向思维,以自我的精进为根本,就不会浑浑噩噩虚度职场的宝贵光阴。

2.理性筛选磨能力,做难而正确的事

对于“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这件事,我们可以把里面的“事”拆分成三种事情:

自身本职工作,无意义的本职外工作,以及对自己职业规划有提升的额外工作。

能力要在事上磨练,本职工作要保证质量,而对自己职业规划有提升的工作,虽然没有当下的回报,但属于对未来的投资。高效利用做事的机会淬炼自己,终会反哺自身。

而那些对自身发展没任何意义,纯粹是占用时间的本职外的琐碎工作,则应善于拒绝。

职场人要审时度势地结合自身情况去筛选工作,有的工作已无需你再做什么思考,多做则几近于简单的复制粘贴,时间白费,能力停滞。

而有的工作越感觉不想做,越是要逼自己去做。所谓做“难而正确”的事,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3.动态“打分”适时争,自由选择不受限

待遇与能力难以实时精准匹配,定期进行自我动态“打分”匹配。

善于精进自我的人,会利用公司的平台不停提升能力。随着工龄的增加,能力与现有的待遇差距越来越大,是一个职场上并不少见的现象。

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根据市场行情和公司的水平,提出一个合理的加薪请求。

机会需要自己争取,而不是被动等人提出。

职场之路,如果只盯着眼下的工资多少,来决定哪些事“不动脑子”,只会离高薪越来越远。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的工作心态,也许能让职场之路一时走得舒适,但却很难持续升级工作能力。

真正优秀的人,都不会“看钱干活”,而是努力活成“U盘化”的人才。善于抓住当下的一切机会,锻造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不让工资成为能力的囚笼。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持续提升赚钱的本事,才能赚更多的钱。

留言说说,你如何看待“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这类观点?

-End-

0 阅读:11

一把杀猪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