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1岁少女好心给陌生男子捐骨髓,1年后男子病情复发,再次找上门,发现女子怀孕了:你打胎也得救我!

宇哥情感 2025-02-05 09:25:11

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书评里曾出现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心是这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善变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握人性,看透人心。

2006年,一纸白血病的诊断书压垮了一个小家。

患者叫作林海乔,在生命的重大转折点面前,他选择了抵抗病魔,等待骨髓配型。最终,一位来自哈尔滨的21岁年轻女孩配型成功,这个女孩名叫韩娜。当她得知自己的骨髓可以救助一个人的生命,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捐献。

骨髓移植手术非常成功,林海乔重获了第二次生命。他和他的妻子满怀着对韩娜的感激,顺着医院留下的线索来到了哈尔滨,找到了韩娜的家。这件事让两家人变成了亲密的朋友,林海乔夫妻经常带礼品上门看望,当得知韩娜父母正在寻找工作,林海乔更是动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他们找到了一份不错的新工作。

就在两家人以为,这次的善心结下了善缘时,噩耗再一次传来。林海乔的白血病复发了。在悲痛和绝望中,夫妻两个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曾配型成功的韩娜。

可是,当他们联系到韩娜时,韩娜已经结了婚,并且怀有身孕。医生告诉他们,捐献骨髓会对怀孕造成无法预知的危险,建议他们另寻骨髓捐献者。可是茫茫人海,再等到下一个配型成功者还要多久?林海乔夫妇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请求:他们让韩娜打掉孩子,重新捐献骨髓。

可这对于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女人来说,是一个根本无法答应的要求。两家人因此反目成仇,林海乔的妻子更是一纸诉状,将韩娜告上了法庭,要追究韩娜的责任,并追回以往的赠与的钱财。

本来是一件好事,最后却闹上了法庭,这不禁引发了人们的讨论:有人认为,这家人真是恩将仇报,这个女孩不论如何也延续了患者几年的寿命,不应该被如此对待。还有人认为,韩娜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收下这家人给的财物,收钱办事,这就不是捐助了,而是一种交换行为。

社会交换心理学家将人际交往的一部分看作是一个交换的过程,叫作“社会交换理论”。这个理论提出,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下意识会对报酬和代价进行分析;那些能带给我们最大报酬的人,就是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人。

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也要付出代价,社会交换的原则就是互相帮助。当我们对自身的人际关系进行审视时,常常会与自己经历过的其他关系进行比较,常见的比较标准有:1.基本比较:就是说,你需要什么,他人就给你提供什么;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按照标准和要求来的,就是较为优质的交换过程;比如,向恋人索取爱,向朋友寻求社会支持等等。2.与另一种选择的比较:也就是与另一种同样性质的关系的进行比较。比如,将自己的前男友和现男友比较,发现现男友某点做的不如前男友等等。

3.寻求共同利益: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双方互惠互利,还要寻求共同利益。如果只有一方收获利益,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和嫉妒。比如,原本玩得很好的一对朋友,因为其中一个考上了公务员,另一个因为嫉妒,不顾往日情分,在审核期间举报了对方,导致对方政审不通过等等。

如果一个施救者和被救助者建立其长期的联系,被救助者提供了财务回报,那么ta在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有来有回的交换行为。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再一次的施救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相对剥夺和心理防御相对剥夺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提出,后又经过许多心理学家的完善,

它是指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者他人所过的生活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这种落差会给人带来持续的消极情绪。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常发于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群,他们偷偷注视着别人的一举一动,并想象自己同样拥有这样的生活时会是什么样子。

当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大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失去了自尊,眼中只有恩人高高在上的样子,并对此非常不满。王宝强在2023年拍摄的电影《八角笼中》,也曾经闹出过这样“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里面的小演员站出来指控王宝强做假慈善,未能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这次的舆论漩涡意外地没有使王宝强落入下风,众多网友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认为小演员们是在恩将仇报。王宝强在付给他们优厚的拍摄报酬之后,确实说过要资助他们上大学,可是他们却借着电影四处捞金,根本没有考上大学,又谈何资助?

在这里,要谈一谈一个叫作“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个体遭遇了挫折时,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平衡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即为“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中有一种手段就是投射,个体在面对意想不到的灾难和重大压力时,必须要找一个外部的客体作为自己仇恨的对象。

就像开头的林海乔夫妻,将命运的不公、自身的病痛投射在了善良的女孩韩娜身上,从而对她产生了仇恨心理。最近有一种说法:女孩子深夜自己坐出租车、面对民宿管家、或陌生人搭话时,都不要说自己生活幸福、家庭美满;相反,要把自己说得越惨越好。

出门在外,你根本不知道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人,如果遇到生活比较悲惨的心理扭曲人群,他们就会想“凭什么我这么惨,你却过得那么好?”因而产生犯罪的念头。人性是最复杂,最捉摸不透的,我们无法隔着肚皮猜到他人的想法,只能尽量保护好自己,免受此类人群的伤害。每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都是一次警示与反思。

黑暗之中总有光明的微芒,光明背后也总有黑暗的角落,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那些真诚的善意,更加审慎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善意应该是纯粹的、无私的,而不是建立在要求回报的基础上,更不能变成被仇恨、被伤害的理由。

0 阅读:1
宇哥情感

宇哥情感

不死就别拿自己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