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兽葡萄镜

孤云看文化 2023-12-29 23:13:07

海兽葡萄镜是一种铜镜,这类铜镜在宋代的《博古图录》上称“海马葡萄镜”。在清代的《西清古鉴》上则称之为“海兽葡萄镜”。另外还有的称为禽兽葡萄镜、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名。从考古资料来看,海兽葡萄镜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唐代海兽葡萄镜在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东道、淮南道、岭南藤州均广泛使用,唐代海兽葡萄镜丝绸之路向西传入西域今中国新疆、今西亚伊朗等地。向东传入今日本、朝鲜等,向北传至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米鲁辛斯克等。

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有四千多年,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早期(以齐家文化、商周铜镜为代表),流行期(以春秋战国铜镜为代表),鼎盛期(以汉代铜镜为代表),中衰期(以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为代表),繁荣期(以隋唐铜镜为代表),衰落期(以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为代表)。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最最辉煌的时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摆脱了汉式镜的拘谨板滞,侧重于自由写实,其图纹从汉代铜镜的繁杂、拘谨、呆板,变得简练、流畅和清新,制作工艺也极为精细。既有艺术的魅力,又有与现实生活的和谐统一。飞禽走兽、植物花卉纹饰是这个时期铜镜装饰的主要题材。海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最引人注目的镜类,它的纹饰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 。海兽葡萄镜在宋代《宣和博古图》中又称海马葡萄镜,《严窟藏镜》中又叫禽兽葡葡镜,还有人把它叫瑞兽葡萄镜,名称繁多,不一而足。更多的人还是称其海兽葡萄镜,这些称呼的共性是“葡萄”都在后面。典型的海兽葡萄镜的形制以高突棱为界分内外两区。内区为主纹饰区,以高浮雕工艺塑制大伏兽钮,配置数目不等的海兽(狻猊),围兽钮而布局,或匍匐,或卧下,或跳跃,或嬉戏,地张均饰葡萄藤蔓纹。外区多为禽鸟、瑞兽穿绕葡萄藤蔓花枝图案。随着铜镜出土资料的日益丰富,各种纹饰类型的海兽葡萄镜陆续被发现,异彩纷呈,大大丰富了唐代海兽葡萄镜的文化内涵。

整体铜镜的锈斑及入骨包浆都符合老货的特征,皮壳沧桑感强极具古韵,纹饰铸造到位自然,纹饰材质符合唐代时期的特征,经综合鉴定到代精品!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唐代马的艺术形象十分丰富,铜镜上的海马形象“似马非马”,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受了汉代“天马”神话传说的影响。这类铜镜在宋代的《博古图录》上称“海马葡萄镜”。但在清代的《西清古鉴》上则称之为“海兽葡萄镜”。另外还有的称为禽兽葡萄镜、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名。但“海马”、“海兽”名称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海马”、“海兽”的称呼,最初的命名者未加解释,究为何种动物,也没有一致的说法。早年德国有位学者认为“海马”是古代伊朗与祭祀有关的一种植物Haoma,后转化变为“海马”。还有人认为“海马”是海外的马。古传中国青海有日行千里的“青海骢”,则有的学者认为“海马”便是这种“青海之马”的简称。显然,这些是人们的推测。清代人注意到了铜镜上的兽“似马非马”,故称之为“海兽”。关于兽与葡萄的组合,有学者认为它来源于古代的波斯或希腊罗马。其实,从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我国就开始了葡萄的种植。在当时的丝织品上也有了葡萄的纹饰。唐代的繁荣发展,在铜镜上饰葡萄纹饰也就不足为奇。

唐代海兽葡萄镜是中国铜镜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是中国4000多年铜镜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镜种之一,是无数铜镜收藏家、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0 阅读:5
孤云看文化

孤云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