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明帝国衰败的七块拼图(二)——为人臣子怎样能够善终?和稀泥!

池东高 2024-10-12 08:51:20

明朝的彻底倒塌浓缩成了崇祯皇帝在煤山的一束白绫,而王朝覆灭摇晃的迹象在万历十五年便可初见端倪,黄老拨开历史云雾,在枯燥而隐晦的史料中,捡拾珍慧,亮出七块拼图,拼凑出明帝国衰败前的迹象。

第二张拼图:中庸的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当首辅是一切意料之外的机缘巧合,命运选择了申时行。张居正死后,继任者是张四维,但是没多久张四维他爹没了,得回家丁忧,这次也不能像张居正那样“夺情”,不让人家回家尽最后的孝道,而且两者一比,张四维也不值得啊。

申时行就代理主持首辅工作,说来也怪,人的坏运和人的好运来的就是那么不可思议,张四维在居丧期快满的时候竟然一病不起了,而且之前比申时行有资历的大学士都驾鹤了,命运就把资格最浅的申时行推到了最前面。很戏剧性的情节,光张四维的期满重病,都得被小说家写好几集申时行背后捣鬼。

申时行当上首辅后,端坐在文渊阁中张居正留下的公案后面,依稀能看到张居正当年音容,曾经张公把自己当作门生和属吏,自己也能虚心下气,才有了进步成长的机会,一步步成为首辅。

但是他看着张居正高楼起,又看着他楼塌了,家产籍没,子弟流放,明白了不能按照张公的行事风格办事,除非自己没头脑或者不想要脑袋。

他决心当和事佬,因为他要吸取前任的教训,哪怕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他也采取周济折衷的办法。

他不想当烈士,能避免错误就没有自我牺牲的必要。因为他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了文官,但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文官。

文官具有双重性格,虽然是下属,但也是主人。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略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采取一套偏激的办法和全国的读书人作对。

申时行看到张居正案后朝廷的动荡“提张必慌”,文臣之间的猜忌,他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增加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帮助年轻的万历皇帝稳固江山,与其暴露阴暗面,不如提倡向阳而生。因为这样被很多人视为放弃理想以妥协为前提的老油条、和泥匠。

申时行书写的扇面    图源:网络

老申的和稀泥之路并不顺当,1583年夏天,老申在院子里乘凉,晴天白日之时飘来一片厚厚的乌云,刚好能遮盖住申时行的身体,这一遮,就是两年。凡是在政治圈子里混迹的人物,都能够看透,他们都能通过青萍之末预测大风暴的来临。申时行也是如此。

文官代表参劾申时行,理由是他作为翰林院的主试官,张居正四个儿子三个当了进士,还说以后大学士的儿子都不能参加会试,矛头指向了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参劾没成功;同时他们参劾吏部尚书杨巍用人办事都迎合首辅的意愿,侧方面反应首辅申时行专权跋扈,参劾没成功;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在选择皇帝陵基时没有听取堪舆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找到一个吉穴,参劾成功了。

其实他们的真正用意是徐是张居正的私人,而且最近又把女儿嫁给了申时行的二儿子。

申时行墓的石人、石兽    图源:网络

没多久,一桩高启愚案把申时行推到了悬崖边上。文官攻击申时行提拔高启愚,后续让他接任首辅位置,而且高启愚曾经宣扬过张居正的功劳。这一招阴险毒辣,这个正中万历皇帝的要害。

攻击者预料高启愚是申时行推荐,高被参劾肯定会出面为其辩护,再顺势搞垮申时行。

申时行为高辩护,被居家待勘,为申时行辩护的也同样在家听候处理。一切就在攻击者的掌控中并沾沾自喜时,万历皇帝发现了不对劲,做了长时间的考虑,逐渐明白参劾的真正用意。申时行被挽留,参劾者被处理,这使得申时行的政治地位更加稳固。

这以后,解决了两桩心事,一是张居正案的后劲消散,不再是“谈张色变”,二是君臣和谐,文官集团情绪稳定。

申时行和万历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帮着万历册封宠妃郑氏为皇贵妃,陵寝的工作也很顺利,龙颜大悦,赏了申先生织有双喜字的锦缎一匹,让他做成衣服,等着一起验收陵寝工作时穿。

江苏省苏州市申时行墓大门    图源:网络

万历四十二年,追求了一辈子中庸之道的八旬老头申时行闭上了双眼,这一辈子首辅之路被这么多人骂作“和泥匠”“裱糊匠”,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追求着平衡,弘扬着真善美,正视人性,尤其正视文官集团这群变态的人性,这也使得他在明朝诡谲多变的政治舞台上成为数不多获得善终的首辅,子孙辈也福泽绵长。

1 阅读:32

池东高

简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