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正式访华,期间相继与王毅外长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上将进行了会谈,涉及了有关中美之间的许多战略安全问题,在离开中国前,更是被我国领导人所接见,可谓是获得了我国最高规格的接见。
在向中国表达善意、也是为了即将召开的G20峰会为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打前站的同时,沙利文此行在与中方也是收获颇丰,所提出的两个条件中方全部答应,不过自然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合作与发展近些年来中美之间的对抗可谓是对双方都不算友好。
对于中方来说,美国的打压让不少企业因此受到了不少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了对外贸易的进程。
与此同时,美国对于中国的技术制裁也让中方不少领域出现了“卡脖子”的现象,一些技术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虽然这也使得中方在自主技术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期间也消耗了不少的资源与时间。
对于美国来说,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对抗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谓是更加严重。
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统一市场,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都比其他地区要相对高出不少,对于不少美国企业来说是一份颇为丰厚的蛋糕。
但随着中美之间的各种对抗逐渐加剧,让这些企业在中国的生存空间急剧减少,其限制也逐渐增多,不少企业甚至有了退出中国市场的打算。
虽然有苹果这样的企业依靠美国的限令重新夺回了不少的市场份额,甚至长时间霸占销售量的榜首,但随着国内厂商的技术突破与逐渐成长,这些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红利的企业不得不再次面临销售额大幅度下降的危险。
而且由于这些国产厂商不少是顶着美国制裁成长起来的,本身受美国干预的影响不会太大,使得其在市场上更平添了几分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竞争也让美国国内的消费品市场陷入了一定的困境。
虽然美国以工业立国,长期以来都是制造业大国,但随着其不少产业向外转移,制造业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对于中国的不少产品事实上是非常依赖。
在如今中美对抗的大环境下,美国不少产品选择寻找诸如越南、印度之类的替代品,其国内也开始逐步恢复生产能力。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越南、印度生产的产品质量屡遭诟病,许多产品并不能达到设计指标。
其国内生产的产品虽然质量较之其他地区生产的要强上不少,但其成本却始终居高不下,对比同类中国产品竞争力自然要低上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身沙利文此行就带有向中国释放善意的前提下,其提出与中方减少对抗,进行进一步合作也便理所当然。
即使是美国即将面临大选,美国政府有可能迎来大变动的当下,这一决定也是颇有作用的。
如果民主党继续掌控美国政府,其政策必然会有一定的延续性,否则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对于中美之间的长期合作来说必然是有益的。
即使是共和党政府上台,沙利文此行也为中美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一段时间的缓和期,即使是双方关系再次恶化,这一段时期也可作为难得的准备时间。
双向沟通与战略定力这一次沙利文访华在谈及要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之外,还就两国之间的双向沟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事实上,中美之间进行沟通往往是博弈之后衍生的一系列行为之一。
与其说双向沟通能阻止两国间各种冲突的发生,不如说往往是重大冲突之前双方最后一层保险。
两国之间的交流不可能只局限于双向沟通这一种方式,各种博弈也是筹划已久的事情,很难通过简单的沟通来消弭所谓的误会,让对方就此偃旗息鼓。
因而这一沟通往往是双方博弈结束以后,所有底牌都亮了出来,到了最后环节之时所进行的行动,甚至有可能本身便是博弈的一环,通过这一沟通来迫使对方让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向沟通基本上便是双方战略定力的一部分。
虽然中美在近几年来冲突仍频,但很多情况下往往是点到即止,毕竟没有人能承担起挑起中美全面冲突的后果,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新一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都拥有极强的战略定力,在双方的军队方面更是如此。
虽然军队的建设方针一直是为真正的战争做准备,但正因如此,唯有军队能真正明白其将要面临一场怎样的战争,以及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近几年来中美之间的军力差异迅速减小的当下,一旦开战其后果必然难以估量,因而在各种冲突面前,军队往往是最为保守的一方,因此其也成为双方战略定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当然美军中也不乏不少存在“独走”思想的将领,希望通过自己的举动与行为挑起战争,为自身谋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说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哈里·哈里斯,其在2016年南海冲突中,在没有经过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就下令麾下两个航母战斗群开火,差点酿成一场中美之间的全面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双向沟通,特别是军事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能扑灭美军中可能存在的“独走”行为,也能作为战略定力的一部分在避免冲突的真正发生。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