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继续演绎结构化行情,资金继续卖出红利、买入小微盘,且成交量明显放大,主题投资渐渐走向极致化,关注高切低的调仓机会。
宽基指数层面,小微盘、科创板、创业板涨幅靠前,红利指数、中证A50指数跌幅靠前。其中,万得微盘股指数以2.42%的涨幅领涨,中证红利以0.42%的跌幅领跌。
万得DeepSeek指数高开低走,收涨0.36%,AI主题仍然强劲,但市场分歧增大。
拉长期限看,1月13日至今,万得DeepSeek指数累计上涨85.12%,遥遥领先市场,积累了大量获利盘。结合近期表现看,短期AI主题投资波动加大,应避免追高买入。
1月13日至今,市场严重分化。
宽基指数层面,中证2000、科创100涨幅均超过15%,红利指数仅上涨1.32%,中证A5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涨幅也不超过6%。
行业层面看,计算机、传媒分别上涨33.78%和26.12%,断层式领先;通信、社会服务、汽车涨幅均超过14个百分点;煤炭(-2.7%)、石油石化(0.7%)、家用电器、食品饮料、交通运输、银行等涨幅均不超过3个百分点。
上述极致分化,让市场赚钱效应很分裂,投资者体验不一。反过来看,极致的分化行情,带来了结构性的买入机会,逢高止盈、逢低买入,仍不失为理性的选择。
换言之,止盈盘不必退出市场,仍可通过调仓来保持仓位。相应的,当前市场资金净流出压力较小,对应大盘指数依旧稳定,不能轻易看空市场。
此外,对于科技仓位,即便止盈,也要留足够的底仓。这一轮行情,可大可小,若真是系统性的科技资产重估,现在的涨幅并不算高;当然,这个逻辑也可能被证伪。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总归要留足够的科技仓位。
站在中长期视角看,科技资产的重估是大趋势。如果没有足够的科技持仓,大概率很难在中长期跑赢指数。
站在短期视角,科技板块短期积累大量获利盘,叠加消费、顺周期仍处于低位,很多资金会进行高切低,驱动消费、顺周期板块的补涨,继而让本轮行情进入后半段——普涨阶段。
历史统计来看,(1)春季行情平均持续57个交易日左右,上证综指平均涨幅在20%左右。当前2025/1/13至2/14上证综指涨幅5.4%左右,行情持续天数为25天,时间和空间仍显不足。(2)节奏上,一般是科技先涨,消费和顺周期补涨.
当前,市场仍处于科技先涨阶段,消费和周期补涨行情值得期待。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只能边走边看。当然,要在车上看,而非空仓旁观。
就今日行情看,截至收盘,万得全A涨幅0.53%;中证A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0.27%、0.21%、0.02%、0.52%和1.78%。
行业层面,通信、机械设备、环保、社会服务等涨幅靠前,均超过1.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煤炭、传媒、美容护理、银行、建筑材料等涨幅靠后,跌幅均超过0.5个百分点。

今日两市成交金额1941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2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