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省一村庄发生骇人听闻的灭门事件。
女主人蒋海燕遇害时,已怀有数月身孕。
警方调查发现,凶手赵正良与受害家庭同为一村邻里,且与蒋海燕有未公开的关联。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赵正良对情人下此狠手?
【34岁老光棍爱上同村少妇】
赵正良为云南本地人,性格憨厚,是知名的孝子。家境贫寒加之母亲早逝,他从小就表现得极为懂事。
赵正良日渐成长,其父着手为他筹划婚姻。然邻近人家因其家贫及重病老父需巨资医治而纷纷回避,致使赵正良婚事屡次推迟。
赵正良父亲深感内疚,认为儿子的现状受自己影响所致。
他因心中郁结突发疾病去世,临终前最大遗憾是未能见证儿子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赵正良父亲离世后,他为了让父亲安息得有尊严,着手联系专业的丧葬服务店铺。
同村蒋海燕家经营此生意,价格实惠,且在周边十里内享有良好口碑。
赵正良决定让蒋海燕处理父亲丧事,蒋海燕得知此事后非常热心,立即爽快答应。
蒋海燕全程亲力亲为,确保流程面面俱到,同时细心考虑邻里赵正良的经济状况,在保证得体前提下,为其节省成本。
赵正良情绪低落时,蒋海燕伸出援手并体贴关怀,带给他极大温暖。他深感感激,遂邀请蒋海燕共进晚餐,以此表达谢意。
蒋海燕现已成家,拥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
赵正良虽单身多年,但对蒋海燕并无别样情愫,始终保持适当距离。
赵正良未曾料到,那夜之后,他与那位已婚女子的关系会逐渐失控。
蒋海燕婚后不久,丈夫便外出打工。多年来,她独自抚养孩子成长,青春岁月中,常在深夜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赵正良的到来激发了她心中独特的情感,这种情感弥补了她内心深处的空缺。
蒋海燕性格直爽,直接将赵正良拉到一旁,紧紧抱住他的腰。
赵正良三十余载单身,忽被温香软玉包围,道德防线瞬间崩塌,与蒋海燕发生了关系。
之后,两人开始秘密频繁会面。一位是深闺寂寞的少妇,另一位则是血气方刚的单身汉,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干柴遇到烈火,热烈而疯狂,一有空闲便相约幽会。
尽管世人认为这段感情畸形,赵正良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逐渐爱上了蒋海燕。
赵正良认为,蒋海燕年轻貌美、性格爽朗且体贴入微,是难得的佳偶,但如此优秀的女子却需独守空房,令他惋惜。
赵正良越想越怒,渐渐萌生了将蒋海燕争取到自己身旁的念头。
赵正良认为,作为男人,他有责任解救自己的女人。为避免蒋海燕陷入困境,他决定挺身而出。
赵正良说服自己接纳蒋海燕夫妇的孩子,视如己出,尽心抚养。
然而,尽管落花倾慕流水,流水却无意驻足,情感难以交汇。
赵正良发现,他对蒋海燕的种种设想仅是自作多情,蒋海燕随后的行动让他明白,自己不过是她用来打发时间的无关紧要之人。
【三人之间的博弈】
蒋海燕与赵正良见面频次渐增,引发诸多流言蜚语。
两人私会之事迅速成为村民热议话题,不久便传至蒋海燕丈夫赵元兵处。
赵元兵长期在外务工,少归家。一回便闻妻有外遇,怒火中烧。
他愤怒地回家质问妻子,妻子坚决否认。
但赵元兵认为村民不会无端中伤妻子,且流言蜚语刺耳,邻里间的嘲笑与议论目光令他难以抬头。
正当他调查无绪之际,另一主角赵正良主动来访。
赵元兵见对方比自己更愤怒,竟要求他离开蒋海燕,这令赵元兵一时手足无措。
第三者竟要求原配退出感情,而自己是被背叛的一方,这道理何在?
赵元兵忘却反驳,呆立当场。此举令赵正良误以为他是懦夫,既无法守护妻子,也无法给予蒋海燕所渴望的热烈情感。
他坚定了决心,誓要将蒋海燕解救出困境,给予她幸福生活。
赵正良离去后,赵元兵复寻妻求解。蒋海燕见事已败露,含泪向夫致歉,称自己一时糊涂,恳请丈夫念及孩子,给予宽恕,让孩子拥有完整家庭。
赵元兵心生怜悯,离家期间,蒋海燕不仅料理家事井井有条,还独自抚养孩子,他对此深感愧疚。
两人迅速和解,重归于好,赵正良在他们生活中仅留下了短暂的痕迹,成为了过往的一个小片段。
不久,蒋海燕再次怀孕,新生命的即将到来加深了蒋海燕与赵元兵的情感,全家满怀期待地盼望新成员的加入。
有人感到喜悦,便有人心生忧虑。
蒋海燕久未寻赵正良共叙温情,致使赵正良深陷相思之苦。
他认为蒋海燕因赵元兵与孩子们阻挠无法相伴,自比牛郎织女隔岸相望,每日饱受相思之苦。
赵元兵决定再次外出打工,家中人口增多导致经济压力增大。尽管对妻子有所担忧,但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他选择信任妻子,离家工作。
【错爱酿成大祸】
赵元兵离家后,蒋海燕立刻约见赵正良,此举加深了赵正良的确信:蒋海燕爱的是他,对赵元兵并无情感。
此次见面,他直截了当地向蒋海燕表达爱意,并承诺愿以余生全心呵护她。
蒋海燕深受触动,向赵正良许诺,待赵元兵归来之时,她将主动提出离婚,并与赵正良正式确立关系。
闻蒋海燕之诺,赵正良心生暖意,二人再度共度了一段深情缱绻的美好时光。
赵正良未料到,眼前景象皆是虚幻,他那难以启齿的初恋即将走到尽头。
赵元兵离家越久,赵正良越焦急,他迫切希望蒋海燕给出明确答复。
每次亲昵结束后,他会劝导蒋海燕,让她说服赵正良返回办理离婚事宜。
起初,蒋海燕尚能耐心安抚赵正良,但随时间推移,她逐渐显露出不耐烦,这种情绪变化加剧了赵正良的不安感。
情绪长期累积,导致赵正良与蒋海燕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转变。
蒋海燕认为,她与赵正良仅是满足彼此生理需求,偶尔谈及未来不过是情感高潮时的点缀。她未料到,赵正良真心希望与她共建家庭。
她察觉关系愈发失控后,意图抽身,逐渐疏远赵正良。然而,蒋海燕低估了赵正良对她的执着。
赵正良初时耐心等待蒋海燕回复,后改为频繁电话,乃至上门。村中流言四起,蒋海燕备受困扰,连其孩子也受到影响。
蒋海燕终感慌乱,决意及时止损,决心斩断这段本不应存在的关系,彻底了结。
她冷静地向赵正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珍视家庭与孩子,不愿与丈夫分离,因此,唯一的选择是与赵正良结束关系。
赵正良多年苦等难以接受,遂携刀具欲与蒋海燕夫妇当面理论,要求蒋海燕在他们之间做出抉择。
赵正良抵达蒋海燕家门口,目睹的场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双眼。
蒋海燕依偎在赵元兵身旁,孩童在一旁嬉戏。赵元兵轻抚蒋海燕腹部,构成温馨全家福。然而,这幅画面在赵正良看来,却异常刺眼。
他感到血液涌向头部,随即失控持刀冲向屋内。赵元兵未及反应,已被赵正良一刀刺中,倒在地上。
蒋海燕因突变惊吓呆立,欲唤醒赵正良良知未果,对方已丧失理智,狠心一刀,将她儿子刺毙于血泊里。
蒋海燕尖叫并护住肚子,此举令赵正良失控,他一刀刺穿其腹部,导致一家四口中,三人丧生,共四条人命逝去。
望着挚爱之人毫无生气地躺于地,赵正良逐渐恢复了理智。
待他意识到自身行为之时,已错过挽回时机。
他明白无法逃避法律惩罚,即便侥幸逃脱,内心也难安。因此,他急忙返家,拿起窗台边的农药瓶,毫不犹豫地喝下。
隔壁邻居恰好目睹赵正良慌张冲回家,并见其服农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因及时救助,赵正良得以幸存。
赵正良卧于病床,毫无求生之意。此刻,他可能思量,若非遇见蒋海燕,人生或将截然不同。
人生无法重来,无悔药可寻。大错既已铸成,赵正良必须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责任。
警方调查后,夺妻灭门荒唐案迅速结案。赵正良因故意杀人,证据确凿且手段残忍,被判死刑。
本案至此终结,两人因一时情欲冲动,导致五人人生被彻底颠覆,结局令人感慨。
赵正良与蒋海燕因违背道德的决定而付出代价,且此代价沉重,致他们再无机会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