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很不甘心?豁免电子产品不到48小时,美国总统果然又变卦了

顶楼得小邹 2025-04-16 14:28:12

前脚美国海关刚悄悄取消了包括手机、电脑、内存芯片在内的约20种科技产品的进口关税,似有缓和中美贸易摩擦之意。

后脚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就表示,这只是短期豁免,未来一两个月内,所有这些产品都将被加征“半导体关税”,以促使相关产品回流美国本土生产。

信息来源:《刚豁免电子产品,特朗普又改口?“没人知道他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观察者网,2025年4月14日。

美国政策180度大转弯,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特朗普关税“变脸”戏法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变化之快令人咋舌。前脚还嚷着要对等,后脚就对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网开一面,暂时取消进口关税。这还没消停多久,又放出风声要加征“半导体关税”。

很多人猜测,这或许与美国想要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以及确保全球供应链安全有关。比如,美国海关最近悄悄调整了税收规定,大约20种科技产品的进口关税被暂时取消,智能手机、电脑、内存芯片这些都在豁免名单上。

乍一看,这似乎是美国在向中国示好,想给持续紧张的贸易关系降降温。

然而,对于这份“诚意”,中国似乎并不买账,反应相当平淡,只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是美国“纠正错误的一个小动作”。中国如此冷静,或许是觉得美国的让步力度不够,又或者对这项政策的持久性存疑。

果不其然,关税豁免的消息还没捂热,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就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这只是短期措施。他透露过不了一两个月,这些产品都将被重新加征“半导体关税”。

卢特尼克强调,他们要将所有相关产品都划归为半导体,并征收特别关税,其最终目的是推动这些产品的生产线回流美国本土。

他还补充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就是,美国不能再依赖外国提供关键产品,必须确保国家所需的基本物资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

这番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特朗普政府的真正意图,恐怕并非真心想解决贸易争端,而是想借由“半导体关税”这把利剑,重塑全球产业链的版图,让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说白了,就是美国想要牢牢掌控关键产业,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这与特朗普政府一直以来高喊的“美国优先”策略如出一辙。

“半导体关税”或许只是一个工具,其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美国的战略意图,而非真心实意地寻求贸易协议。

当然,半导体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恐怕也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皆存。

“半导体关税”的利弊权衡

短期来看,苹果、高通、英伟达这些响当当的美国科技企业,恐怕要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

而这些额外开销,最终很可能由下游厂商和消费者来承担,直接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大家的钱包。

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审视,如果这项政策能够被巧妙地运用,确实有可能助力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吸引更多真金白银的投入,创造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最终降低对海外的依赖,增强自身的经济安全。

但是,潜在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一旦政策制定得不够周全,很可能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反而成为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要知道,打着保护自家半导体产业的旗号搞贸易保护主义,很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一旦他们采取报复措施,比如也竖起关税壁垒,那么你来我往的贸易战恐怕难以避免,全球经济的局面只会更加糟糕。

更何况,少了国际同行的竞争,美国本土的半导体企业或许会感到安逸,创新的动力可能逐渐减弱,会拖慢整体技术进步的步伐。

没有外部压力,企业可能就缺乏投入巨额资金去研发尖端技术的意愿,这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绝非好事。

当然,“半导体关税”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它还将深刻地影响着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格局。可以预见的是,中美贸易关系很可能因此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很可能采取反制措施,比如限制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出口,或者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样的举动会进一步加剧两国间的紧张关系,并给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同时,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变得微妙起来。欧盟以及其他在半导体领域拥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很可能会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提起诉讼,甚至采取类似的报复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换句话说,未来世界,各国可能会为了科技和能源等方面的主导权,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复杂。

笔者认为

仔细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实则都是“美国优先”战略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然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真的能够奏效吗?毕竟,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已经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在孤立中实现长远发展,更不可能独善其身。

0 阅读:11
顶楼得小邹

顶楼得小邹

展示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尽显个人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