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泥土与星空:从“百亿补贴”到“百亿农研”

龚进辉 2023-03-23 18:44:58

作者:龚进辉

过去1年,拼多多给足了市场惊喜,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观。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营收为130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达到315.3亿元,同比猛增306%。在疫情冲击和经济大环境不佳等负面因素叠加之下,拼多多业绩不降反升,不仅熬过消费紧缩的寒冬,还在严寒中开出了花。

众所周知,农业是拼多多立足之本,对农业的投入与兴趣,是其践行站位消费者使命的生动诠释。拼多多不仅致力于提升农副产品流通效率,早在2020年就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农副产品上行平台,还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1年8月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持续推动农研成果向大市场转化。

纵观整个电商行业,从来没有一家公司的财报,会像拼多多这样用大篇幅来描绘自己的“农业梦”。不难看出,拼多多不再只是一家电商,“农业”和“科技”已成为它的新标签,为它带来更多可能。

一年超百亿砸向研发

2021年,陈磊担任拼多多一把手,随即主导公司开启从“重营销”向“重研发”的战略转型,同年8月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该专项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坚持对农业科技领域的长期投入,并非制造博眼球的营销噱头,而是落到实处,一大实锤便是:

自2021年Q1起,拼多多每个单季的研发费用均超过20亿元。去年Q4研发费用同比增19%至24亿元,全年研发费用达到创历史新高的104亿元,同比增15%。其实,2021年陈磊做出拼多多从“重营销”向“重研发”转型的决策并不轻松,一方面当时拼多多仍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拼多多连亏5年,加大研发投入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且成果转化远没有发力营销来得快和明显。

不过,陈磊顶住压力,仍坚定投入研发,且随着盈利能力的改善,拼多多逐步加码技术投入。2022年拿出将近1/3的净利润用于技术研发,且约60%员工是技术研发人员,足见其“重研发”的坚定决心。当然,拼多多重投农业科技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用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的话来说,公司仍处于投入期,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助力供应链提效、消费体验升级。

或许你会好奇,拼多多作为一家纯移动电商平台,为何如此重视研发投入?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数字农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拼多多投身其中定能大有可为。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古老产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技术含量较低,随着我国三农战略的重心从扶贫转向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将带动更多龙头企业加速布局。

而拼多多在农业领域的尝试与创新,将极大地促进自身发展。同时,另一个现实的考量是,电商从增量时代迈向存量时代,更多是复购驱动,而生鲜农产品属于高频消费,为拼多多贡献大量订单,扩大优势势在必行。这一切都离不开用技术的加持,前沿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中国和全球农业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动力,这也就解释了拼多多为何毫不吝啬对农业科技的大手笔投入。

重投农研的两大发力点

拼多多重投农业科技,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种植。

先说农产品流通,“农地云拼”是拼多多助力农产品上行的一大杀手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AI技术,将分散在中国各地的农产品需求聚集在云端,最大程度地实现以需定产。这不仅极大优化中间交易环节,降低农产品销售成本,也极大减少农产品流通时间,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消费者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并减少各种保鲜化学品的使用。

最终,“农地云拼”让用户、农户“两头受惠”。在云南石林县,一些当地新农人在拼多多把人参果卖成爆品,带动当地的人参果从每公斤0.5元上涨到4元,助力当地小农大幅增收。上个月,拼多多宣布启动“农云行动”,集中投入优势资源,推动全国100个农产带更快“拼上云端”,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数字化农产带。在农研技术的加持下,越来越多地方的农产品通过拼多多破圈卖爆。

再说农产品种植,农业正站在加速变革的十字路口,借助于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渠道,农产品固然可以畅销全国,但在产量和产品品质提升等核心问题上,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助力。目前,绝大多数电商玩家主攻重塑农产品供应链,鲜少深入上游的农产品种植环节,拼多多不走寻常路,帮助前沿学术研究向农业技术实际应用转化,探索用算法为土地创造增值。

自2020年以来,拼多多已连续举办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三届“全球农创客大赛”等全球性、高水平农业赛事活动,逐渐打破专业壁垒。各行各业的人才投身农业,走进山林大棚,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各展所长又通力合作,共同攻坚,再将成果普及给耕耘在生产一线的农户,最终落脚在到乡村振兴上。

从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成果来看,对一线田间提供的切实价值,已得到初步验证,数字技术和AI能够切实有效赋能农业,智慧农业大有可为。比如,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获奖团队“智多莓”开发的AI种植系统,曾向云南昆明滇池西岸的100余户草莓种植户提供服务。有农户将自家两亩草莓接入该系统后,不仅实现单产季增收三四万元,还节省近4000元肥料成本。

过去,科技成果与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之间往往横亘着一条技术落地的鸿沟。如今,填平科技成果与商业产品之间沟壑的路径正变得越来越多。自去年以来,为了帮助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国内大市场,拼多多加大流量倾斜、百亿补贴等资源投入,加快农业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到爆品的转化。

壹亩地瓜联合创始人刘朝丽是受益者之一,拼多多对科技农产品的资源倾斜,使她更有动力让优质成果出了试验田就能进入大市场,在拼多多平台年销售2000万斤烟薯不在话下。得益于在助力农业科技普惠上的突出贡献,拼多多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2022年度创新奖,成为2022年该奖项在全球的唯一获奖者,含金量极高。

重仓农业基本盘未来可期

虽然拼多多在农业科技上的高举高打短期内无法见效,但重仓农业基本盘已让它尝到甜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价值。如今,拼多多已直连超过1600万农户,累计带贫人数超100万,以创新的“农地云拼”模式,向近9亿消费者销售农户们的农副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同时,拼多多农产品成交额保持每年100%以上的高速增长,2020年全年达到2700亿元,预计未来5年,农货有望为平台贡献约1万亿的年交易额。

此外,拼多多通过销量反哺科研,加速供给侧的品种培优、标准化生产和品质提升,平台品类不断丰富,品质服务持续改善,有利于实现差异化发展。“如果说拼多多的不同之处,那便是我们是从农产品开始的。在拼多多的企业发展道路上,农业始终是我们的核心。”陈磊曾说道。由此可见,拼多多已把农业打造成自身一大差异化优势,农产品属于王牌品类。

二是产业价值。为了改造农业,拼多多实现农村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和利益本地化,真正地下沉到“最初一公里”,带动农业成为更加有奔头的产业。具体来看:一方面拼多多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去年Q4营业成本达到89亿元,同比增长37.01%,其中部分投入主要来自配送和仓储费用的增加。

另一方面,拼多多强化新农人人才的培养,最好的扶持不是直接给钱,而是建立一整套激励新农人能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机制,做数字农业的放大器。近年来,拼多多平台上95后“新新农人”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由2019年的2.97万人增至2021年的12.6万人。同时,拼多多举办的各种农业赛事,吸引、带动更多年轻科研力量投身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助农不止于农业,去年研发投入从农研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制造业,通过推出“多多新国潮”、“多多新匠造”、“多多出海扶持计划”等专项活动,助力制造工厂数字化转型,带动村民创富增收。比如,得益于“多多新匠造”,去年拼多多平台传统手工艺品的商家规模增幅翻倍,相关品类普遍实现翻倍增长。

兜兜转转,从田地乡村里起家的拼多多,开始反哺田地乡村中的更多环节,帮助更多农户赚到钱。种种迹象表明,农业作为拼多多的长期核心战略,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布局和打法,探索农业的路径愈发清晰:从“最后一公里”的农产品上行与消费者需求,到“原产地直发”的农产品流通,到“最初一公里”的新农人建设,再到对科技赋能农业的探索。

其中,“最初一公里”是重中之重,控制农业生产端,推动实现农业产业链的革新。当然,技术赋能农业之路注定道阻且长,拼多多既要有耐心,也要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以长期主义的心态深耕农业数字化转型,才能获得更为稳健、也更具长期发展前景。

0 阅读:17
龚进辉

龚进辉

TMT观察者,关注通信、新零售、金融科技和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