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进入2023年,AITO问界并未延续去年大卖的势头,反而已初步呈现一定的颓势。
今年1月,AITO问界交付新车4475辆,环比下降55.9%,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靠后。到了2月,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AITO问界并未迎来好转,交付新车3505辆,环比下跌21.68%,市场排名依然并不理想。
与去年连续多个月交付量破万的盛况相比,今年AITO问界连续两个月销量环比下滑,这一市场表现明显不尽如人意。作为紧跟小鹏响应特斯拉降价的造车新势力玩家,降价策略似乎不管用,并未对其销量产生实质性促进,反而受到特斯拉降价的冲击。
随着特斯拉宣布降价2-4.8万元后,AITO问界也快速跟进降价。上个月,AITO问界宣布下调M5 EV、M7部分车型售价,前者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下调2.88万元、3万元,后者两款车型售价均下调3万元。不过,从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来看,降价并未起到提振销量的作用,反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持续走下坡路。
事实上,AITO问界之所以面临销量下滑,与赛力斯在品控上的糟糕表现不无关系。从销售结构来看,问界M5是不折不扣的销量担当,而作为AITO问界的高端车型,问界M7的市场表现差点意思,销量远不及问界M5。
依稀记得去年7月问界M7上市发布会上,华为终端BG掌门人余承东拿它与丰田埃尔法、雷克萨斯LM、宝马X5等一众豪车进行各方面数据对比,放言“问界M7完全可以超越百万级豪车”“是全球首个让领导、老板可以舒服休息的、甚至超越所有的豪华SUV、MPV的车型”。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不见得,别说PK豪车,问界M7连能否通过中保研的测试,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去年11月,中保研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022年测评车型第一次结果,问界M7的测评结果引发巨大争议。
在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中,测评车辆问界M7的A柱疑似发生变形,在“乘员舱上部入侵量”、“车辆结构”两项只获得“A(良好)”评价,而一同参与测评的理想L9、领克09等则取得“G(优秀)”评价,A柱、B柱完好,与问界M7形成强烈对比。
不仅如此,价格仅为问界M7一半的长安汽车UNI-K也在这两个项目上斩获“G(优秀)”评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问界M7的面子实在挂不住,足以说明它的品控并没有余承东所宣扬的那么到位,自然让购车用户心存顾虑,订单转化率上不来。
众所周知,AITO问界是赛力斯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双方联合研发新车,赛力斯负责生产制造,华为则在产品设计、销售渠道上发力。从二者分工来看,问界M7碰撞测试表现不佳,与赛力斯品控不过关密不可分,这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赛力斯的前身是常年制造几万块微卡、面包车的东风小康,如今跨越到制造30万级的中大型SUV,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更要在生产质量和工艺水平上实现越级。而越级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与沉淀,赛力斯短期内注定无法成气候。
随着3月大幕拉开,AITO问界的市场表现如何备受瞩目,到底是继续下滑还是扭转颓势?不仅吃瓜群众很关注,赛力斯高层和余承东也想知道答案,毕竟它是华为生态汽车的样本,也是标杆项目,不容有失。让子弹先飞一会!
中华之地
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