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建盏始烧于唐末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及元初。建盏被称为瓷器中的“黑牡丹”,在宋朝的时代潮流以及审美下,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皆对建盏称赞有加。
建盏以铁胎傲然出世,变幻莫测的釉色卓越超群,然建盏的烧制需经历一段曲折,从选矿到最后烧制完成,个中艰辛非匠人不可体会。常说烧制建盏13道工序,其实细分开来,建盏的烧制何止13道工序。我们以手工拉坯的建盏为例,整体上将建盏的烧制工序分为五大模块,详细剖析一只建盏的制作过程。
一、前期泥料的准备工作
1.选土选矿:最好选择水吉当地含铁量较高的粘土,将瓷矿取回后露天堆放,使其自然风化。2.机碓/水碓的加工:工艺需求的不同导致烧制过程中会有细微的变化,有些原料需进行机碓或水碓的加工,使建盏品质更高。

3.配料:根据不同的泥料以及比例进行配料。

4.入碓粉碎:将配制好的泥料、釉料装入机碓或者水碓中进行粉碎处理。
5.取料:在机子运行到一定时间,泥料或釉料的粗细程度适中后,可将其取出。
6.过滤:泥料过筛后入浆池,釉料则过筛后入釉池。
7.陈腐:过滤后的泥料和釉料都需存放一定时间备用,利于后续步骤。
二、基本成型期
1.泥料脱水:陈腐的泥料此时还属于带水的“泥浆”,需进行脱水处理,才能变为软硬适中的泥料。
2.练泥:练泥可以用机器或手工,机器练泥使用真空练泥机,手工用手工铲泥杀练,练泥的目的是将泥料中多余的空气除去或尽量减少,并且使泥料均匀一致。3.揉泥:将全部的泥料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块。4.拉坯:将揉泥后的泥块放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拉出预先计划的器型,这一步对匠人的手艺要求极高,器型的好坏关键就在这一步。5.修坯:拉出的坯为毛坯,只是基本器型,还需在机轮上转动轮子,将毛坯旋成厚薄均匀,造型规整美观的坯体。6.粘接:在坯体上粘接壶把、壶嘴等零件,也可进行坯体的装饰。




7.刻章:在圈足底部及其它部位刻上匠人的落款,或其它印章、字。
8.干燥:最后将坯体进行干燥,准备素烧。
三、素烧过程1.坯体检验:为避免无谓的素烧工作,坯体在入窑素烧前,需进行检验,合格者才可入窑。

2.搭棚板:棚板需要用支柱搭平搭稳,且要按照坯体的大小来调节棚板的高低和架层。
3.装窑:将合格的坯体进行分类,装在棚板上。
4.烧窑:素烧有升温曲线,按此进行操作,温度至750℃时方可停火。
5.冷却:停火后坯体温度依然很高,此时需进行冷窑防止素坯开裂。
6.开窑:窑温冷却至适宜温度时,即可开窑取出素坯。
7.检查素坯:取出的素坯需逐个检验,剔除不合格者。
四、上釉过程
1.上水:合格的素坯进行清灰上水,方便釉水与素坯的紧密粘合。
2.调釉浆:将釉浆搅拌均匀,并且用浓度表量出最佳浓度。
3.清洁釉水:用箩捞出釉浆中的杂质,防止釉水粘砂、灰尘等杂质,影响釉水与素坯的粘合程度。
4.上釉:素坯内外层都需上釉,通常采用手握圈足的浸釉方式,也有采用刷的方式。5.干燥:上釉之后,将釉坯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干燥。

6.刷釉:釉层不够厚,可在干燥后再刷上一层釉水。
7.清足:将釉坯上多余的釉水剔除。
五、烧制
1.洒粉:为防止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粘足,需在匣钵上洒一层薄且均匀的耐火氧化铝粉/石英砂粉。
2.装窑:将坯体装入对应的窑内,关闭窑门。3.烧窑:每个匠人烧制工艺制度不同,按照各自工艺进行操作,待温度提升至差不多1300℃多一些时,停火。4.冷却:停火后进行冷窑,将窑内温度降下来。


5.出窑:窑内温度降到规定温度时(通常在100℃以下),打开窑门,最后的成品就这样出炉了!
正所谓入窑凭人,出窑凭天,在窑火的洗礼下,出窑的建盏或不尽人意,或惊艳世人,故每一只建盏在成功诞生后,还需进行一场挑选,有瑕疵的盏在进行分析后将进行销毁处理,而成功的建盏便登记入库,最后出现在市面上,被人们所欣赏。所以看了这么多步骤,我们会知道,建盏的步骤环环相扣,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动一则动百,每一只建盏都来之不易,个中包含着匠人们每一步辛勤的汗水和窑外望穿秋水的等候与期待,而一只堪称完美的建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才有了我们对建盏的包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