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神秘的中华绝学,全世界不到10人会,收徒要检查手汗酸不酸

梧桐呜 2024-06-20 11:27:28

在我国云南,有一项非常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全世界会这门手艺的人不超过 10 个!

人数最少得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传人,差一点就失传了。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太难,很多人学不会,而是因为它有一个奇葩的规定。

在师父收徒的时候,第一件事要检查徒弟手里的汗酸不酸。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检查手汗有什么特别用意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部分内容存在杜撰情况。

云南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家都知道,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不仅风景秀美,而且还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手工艺品。

其中,乌铜走银就是云南地区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

乌铜走银听名字就很神秘,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它就是在铜器上雕刻出各种图案花纹,然后在纹路里填上熔化的银水。等银水凝固定型后,将铜器表面打磨光滑,时间一长就会氧化变黑。

于是,在乌黑的铜器底色上就会透出银白色的图案纹路,分外好看。

这项技艺可以追溯到 300 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

由于制作工序繁琐复杂,需要熟练的雕刻技巧和精湛的控火手艺,所以一直无人能及。

乌铜走银曾与北京的景泰蓝并称为"天下铜艺双绝"。

到了近现代,乌铜走银技艺一度失传。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由金永才老人将其重新发扬光大。

2012 年,中央电视台专门派了记者到云南,对金永才老人进行了采访。

通过央视的报道,乌铜走银这项珍贵的非遗技艺才重新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严格的传承规矩

关于乌铜走银,有一些非常严格的传承规矩: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

就是说这门手艺只能在岳家男丁中代代相传,外人和女眷是绝对不能学的。

而且,制作乌铜走银的时候还特意选在夜里进行,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偷窥技艺秘诀。

岳家人可真是小心谨慎,把这门手艺给守住了。

不过好景不长,清末民初时期,岳家竟然断了香火,家族里再也没有人能够传承这门技艺了。

要是就这样子断代,那乌铜走银可就彻底失传了。

于是,岳家的人就把这门绝技传授给了一位姓李的铜匠,名叫李加汝。李加汝从小就在当地一家作坊里做学徒,后来凭借一手好手艺,得到了乌铜走银的配方。

就这样,乌铜走银的秘诀只存在于李加汝一人手中。要是李师傅有个三长两短,那这门手艺可就真的要失传无疑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李师傅就将乌铜走银的技术传授给了一个徒弟,那就是后来的非遗传人金永才。

不过李师傅当时并没有把秘诀全部传授给金永才,而是让他先在作坊里干了 14 年的杂活儿。

直到 1996 年,李师傅年纪大了,生了一场重病。出院后,他才把金永才叫到跟前,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破旧的小纸条,上面就记载着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

我们都以为,李师傅这是要把秘诀亲手传给金永才了。谁知道,接下来他说的话,可把金永才吓坏了!

李师傅说,他只给金永才 15 分钟的时间,在这 15 分钟里,金永才必须把纸条上的内容全部记下来。

大家想想,15 分钟啊!而且金永才文化程度又不高,很多字他都认不全。可是时间就这么紧迫,金永才只好硬着头皮,将纸条上的字当作图画记了下来。

15 分钟一过,李师傅就把那张宝贵的纸条从金永才手中夺了回来,然后直接扔进了火炉,就这样子把配方烧成了灰烬!

从此以后,金永才就成了掌握乌铜走银技艺的唯一传人了。

过了不久,李师傅就离世了。

收徒要看手汗

不过好在,乌铜走银总算传承了下来,但其中的一个关键还是限制了它的发展。

其中有一个搓手擦汗的关键步骤,

匠人们这时候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双手连续搓擦着铜器表面,让手上的汗水均匀地抹遍每一寸金属。

可是你也别小瞧了这个步骤哦,关键就在于人体的汗水里含有一些独特的酸碱成分,在与铜接触之后会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整件铜器表面都泛起了乌黑的颜色。

不过前提是,擦拭用的汗水必须是酸性的,如果是碱性的,反而会让铜器越擦越红,根本达不到乌黑效果。

也正是这个原因,师父在挑选徒弟的时候,必须要手汗是酸性的人,否则就不能学习。

所以掌握这门技艺的传承人几乎所剩无几。

好在有金永才老人这样的非遗大师不遗余力地将之代代相传,并且收徒授艺,使乌铜走银得以流传。

乌铜走银的具体步骤

想必很多人都好奇这门手艺的步骤,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

首先要把铜和一堆其他贵重金属给熔化在一起,比如黄金、纯银等等,熔出一种叫乌铜合金的东西来。

可这合金的配比啊,可不是随便拌拌就能成的,必须精准到每一种金属的比例,稍有差池就会出大问题。

熔好合金后,就得将它锤打压扁,做成各种厚薄不一的铜片了。

有的厚一些,做一些大件的工艺品;有的薄一些,做一些细小的首饰之类的。

接下来就到了雕刻的工序了。

首先在铜片上描绘出图案的大概轮廓,可不能有一点马虎。

线条要流畅利落,图案要生动有致。

然后就得用錾子在铜片上一点一点地刻出这些图案的形状来。

这工序还真考验匠人的耐心细心程度呐!

因为图案的线条有粗有细,凹凸不平,要雕刻出效果来,那可得细嚼慢咽啊。

等到把图案雕刻好后,就到了最精髓的一个环节了,那就是"走银"。

它的名字听着就很神秘有没有?

所谓"走银",就是要把熔化的纯银液滴到刚才雕刻好的图案纹路里,让银液顺着纹路蜿蜒曲折地流淌而下。

这一步还真是门大学问,匠人要用自己的汗水来擦拭铜片,借助汗水中的酸碱值来控制银液的流动速度,让银液能够均匀顺畅地填补进每一条细微的纹路缝隙里。

走银填充好后,要将整件作品在高温的火炉中反复加热和冷却。

一方面是为了让银液在纹路中凝固定型,另一方面还要将银液和铜坯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体。

等冷却定型后,就到了打磨和拋光的工序了。

首先是粗打磨,把多余凸出的部分全部打平;然后是精细打磨,将银纹和铜胎表面磨得光亮如镜;最后再用熏黑剂将铜坯表面均匀上色,使其呈现出乌黑发亮的效果,这样一来,银白的纹路就和黑铜的底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仑美奂。

这么一大串繁琐的工序,真是把我都看蒙了。

一件乌铜走银作品的诞生,就这样历经了十多道手续,可见这门手艺确实高深莫测,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话虽如此,也正因为如此繁复的工序,乌铜走银的艺术品才显得如此独特珍贵。

想要学好这门手艺,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无比的耐心和毅力。

幸亏像金永才老人这样的传承人,一直在默默地将这门瑰宝代代相传。

传承人:金永才

如今他也将乌铜走银的神奇手艺教授给了新一代的年轻人,让这门正宗的云南地道手艺永不失传。

金老可不是一开始就学会这门手艺的。

他小时候家里穷,22 岁那会儿还在别人家里做学徒呢。

不过他对银器这一行是有着浓厚兴趣的,后来凭着一股子钻牛角尖的劲儿,终于拜师学艺,掌握了乌铜走银的独门秘籍。

从那时起,金老就把乌铜走银手艺当成了自己的毕生事业,孜孜不倦地钻研和创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如今他已经创作出 500 多件乌铜走银精品,无论是方鼎、香炉、酒器,还是文房四宝,应有尽有。

他的那些作品可不是闹着玩的,质量之精湛,工艺之高超,在国内外的各种大赛中屡获殊荣。

比如他的代表作《五福捧寿方鼎》和《福寿万代赏瓶》,就曾获得过 40 多个全国金银铜奖。

2010 年,金老被正式授予"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云南工艺美术大师"的崇高称号。

第二年,他的《五福捧寿走银方鼎》这件佳作,更是一举夺得了云南省和全国两个顶级大奖。

金老对乌铜走银手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将其发扬光大,更是大大提升了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在云南,他还专门创办了首家乌铜走银技艺传习馆,将这门瑰宝的精髓教授给一代代新人。

金老对乌铜走银手艺的执着,可以说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工匠精神。

他常说:"工匠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确实,要做好一件乌铜走银作品,就必须精雕细琢,毫厘不差。

金老在工作的时候,对徒弟们要求可是严格到了极点。

有的徒弟说,师傅在制作时那叫一个认真,差哪怕一毫米都不行。可一下班后,金老又变成了和蔼可亲的老人家模样,就像个慈祥的爷爷。

很多徒弟在学艺的过程中,由于手艺生疏,常常会把贵重的金属材料给敲坏。

可金老从来不责骂他们,只是一再叮嘱要有耐心,慢工出细活。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金老对徒弟们就像对亲生儿女一般关爱有加。

如今金老人已年过古稀,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少了。

不过他说,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的一生心血,都蕴含着他对这门手艺的执着和对西南文化的热爱。

金老的夙愿,就是希望每一件流传下来的乌铜走银作品,都能让后人们了解和领会这门手艺的精髓所在,读懂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

因为他认为,这才是一个手艺人最重要的使命。

金永才老人一生坚守着工匠精神,将乌铜走银这门瑰宝代代相传,造福了无数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事业的执着,什么是对文化的热爱。

我们应该向金老这样的非遗大师学习,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并且一代一代地将之传承发扬下去,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永不被遗忘,永放光芒!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中国梦践行者——金永才的匠人追求》

云南政协报——《把乌铜走银发扬光大——记乌铜走银第六代传承人金永才》

官渡先锋——《首届“官渡突出贡献人才”评定系列报道 有德人天地宽,金永才的三品人生》

中工网——《2018云岭工匠》

都市时报——《云南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金永才一天收徒16人》

1 阅读:89
梧桐呜

梧桐呜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