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听说了吗?2025年社保基数又要调了!”小李在办公室里跟老张聊起了最新的社保政策。
“是啊,我这正准备算算,基数一调,以后退休金能多多少呢。”老张回应道,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担忧。
社保,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2025年,多地已经宣布将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对于那些社保断缴或未缴满15年的人来说,退休金的影响可不小。
广东、福建、辽宁等多地已经发布了关于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通知。
以广东梅州为例,2025年度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上限为20931元/月,下限为4186元/月。
而在汕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上限更是高达20187元/月,下限为4037元/月。
福建则明确,2025年全省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不低于4043元/月。
大连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核定标准调整为8190元,下限为4914元,上限为24570元。
这些调整意味着,未来社保缴纳的费用将有所增加,但同时,退休金的计算基数也会相应提高。
不过,对于那些社保断缴或未缴满一定年限的人来说,这种提高可能并不意味着好事。
社保断缴后退休金大打折扣社保缴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关乎着每个人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如果中途断缴,虽然可以补续,但不用重新计算累计缴纳年限,这看似是个好消息,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退休金的计算与缴纳时长直接相关。缴费时间越长、缴费越多,退休后领的养老金就越多。
以月薪5000元的青岛男性为例,如果43岁开始缴纳社保,到63岁退休时正好缴满20年,按照青岛2023年度的平均工资7910元/月计算(假设工资增长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都为3%),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约为3794元。
但如果他24岁就开始工作并缴纳社保,到退休时已经缴纳了整整40年的养老金,那么他能领取的退休金将远高于这个数字。
对于那些社保未缴满15年的人来说,情况就更加棘手了。虽然有多种补救措施可供选择,但每一种都有其局限性。
按年补缴:如果到了退休年龄,还差几年才能缴满社保,可以选择每年补缴。但这种方式需要支付滞纳金来弥补年费,成本相对较高。
延迟退休: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社保还未缴满15年时,可以申请延迟退休,最多5年,期间可以继续工作并缴纳社保。
然而,延迟退休意味着要晚几年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对于急需用钱的人来说并不是个好选择。
一次性补缴: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人才能选择一次性缴满社保。
这些条件包括: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以及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退休人员(在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门槛并不容易达到。
转为居民社保:如果距离缴满15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选择每年度补缴不划算的话,可以考虑将职工社保转为居民社保。
但需要注意的是,居民社保的待遇远低于职工社保,这意味着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
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金的多少与个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以及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每月到手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保基数调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提前规划:了解当地的社保政策和基数调整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规划。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提高缴费基数以增加退休金的数额。
持续缴纳:尽量避免社保断缴的情况发生。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缴纳的话,也要尽快补缴以减少损失。
多元化投资:除了依靠社保退休金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增加自己的养老储备。比如购买商业保险、投资基金或股票等理财产品等。
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收入水平也是应对社保基数调整的有效手段之一。毕竟收入越高、缴费基数越大,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
社保基数调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关乎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面对这一变化,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应对,通过合理规划自己的社保缴纳和养老储备来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记住:社保只是养老保障的一部分,多元化投资和自我提升同样重要!
用户17xxx88
好多企业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交社保和住房,未按工资全额为基数,更有大型企业大量用小时工,派遣工,两三月换一批,不用交社保和住房!!!为什么不跟个税一样,以工资全额为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