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学习《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在通过云谷禅师的指点后,断恶修善,积极改过,到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的时候,就考取了第一名,而孔先生算他该考第三,这就说明孔先生的话不准了,他的命运已经改了。
但了凡先生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积极反省,不断发现自身的错误,改正错误,努力提升自己,下面我看看他到底反省发现了什么。
一、行义为纯,检身多误
虽然做了善事、义举,表面上也获得了别人的认可和称扬,但其实内心并没有非常真诚,念头里还夹杂着很多不好的想法。比如做善事的时候,心里还是在犹豫,还是有怀疑,行善真的能有好报吗?
虽然在别人看来自己是个好人,自己也做了不少善事,但如果仔细检点自己的言语行为,其实还有很多过失,很多都需要改正。
二、见善而行之不勇
当有机会做善事的时候,虽然善事就在眼前,但心里还是会有犹豫,还会衡量一下利弊得失,不能尽心尽力,勇往直前。
比如现在看到路边摔倒受伤的老人,很多人就不敢去扶,就怕被讹上,故意装作看不见就走过去了,人心变得这么冷漠,当然也和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但我们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的老人倒下,难道不希望有人在第一时间过来帮忙吗?
三、救人而心常自疑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我们在帮助别人、救助别人的时候,就经常会有疑虑,“我这样去做,别人会不会说我闲话,说我有所企图?”或者“万一我受伤了怎么办,家人怎么办?”
四、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
虽然经常提醒自己,勉励自己,一定要多多行善。但是呢,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心直口快,一不小心,就说错话了,就犯错了。有时候虽然帮别人做了很多事,但因为不会说话,伤了别人,反而得罪了人,忙也白帮了。
五、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
平常在清醒的时候还行,还能坚守操持,不会做出过分的事情,不会做出不合礼仪的事情。可一旦喝醉了,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就会对人不敬,犯下很多言语行为方面的过失。所以说酒一定要少喝,不能喝醉。
六、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仔细想想,其实还犯了很多过失,功过相抵以后,其实根本就没有积下什么功德,甚至还可能是负数。比如今天做了五件好事,犯了一个过错,又说错四句话,一天就虚度了,白白浪费光阴了。
所以不光要积极行善,还要查漏补缺,把自己的漏洞补上,不然的话,一边积德,一边损德,最后就什么都留不下,白活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