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明星摆摊卖草莓”呢。
最近这难得一见的一幕却出现在了保定街头。
曾经央视春晚相声节目的“钉子户”,如今却沦落到了街头摆摊卖草莓的境地。
有路人想要上前合影,竟然还被要求“合影可以,得买两盒草莓”。
当然,不明真相的群众还以为这只是“大明星”在参加什么节目。
但却并没有看到周围有摄像机。
随着高晓攀本人的自证,他确实是在摆摊“卖草莓”。
虽然3月的保定已经迎来春天,艳阳高照,但街道上还是透着凉意。
高晓攀也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鸭舌帽、冲锋衣全部都安排上了。
,虽然摊位红色顶棚很醒目,但桌子上的草莓却无人问津。
没有顾客的高晓攀,还不时去隔壁摊位“串门”。
这个曾经德云社的得意门生,如今怎会落得这步田地呢。
和大部分人预想的不同,高晓攀虽然“两进两出”德云社,但却并不是郭德纲的徒弟。
而且即使高晓攀有意,郭德纲也没有“胆”收他做徒弟。
原来,高晓攀早就拜在了相声演员冯春岭门下。
所以,如果论资排辈,他和郭德纲还是“同辈”。
高晓攀第一次进入德云社的时候,德云社还在发展初期,名气并不像现在。
,两人因为理念不同,高晓攀选择“出走”。
出走后的高晓攀随即便自立门户,成立了一家不同于德云社的相声剧团,还取了个很显得“年轻”的名字——嘻哈包袱铺。
为了避免和德云社抢生意,高晓攀专注年轻人市场,相声演员清一色的80后。
在发展初期,精准瞄准年轻群体的策略,确实让嘻哈包袱铺确实迎来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
作为班主,高晓攀还收到了春晚的邀约,一时间风光无限,前途一片光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还有和创始人的分道扬镳。
嘻哈包袱铺开始在“变革”中寻求新的生存机会。
于是,高晓攀尝试“多元化”发展。
2017年,电影《兄弟,别闹!》
上映,标志着高晓攀的转型之路开启。
高晓攀不但没有带领嘻哈包袱铺实现“华丽转身”。
反而在上映后迎来了差评无数。
有观众更是直言如果没有花钱,真想半道就走。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
,我们却在嘻哈包袱铺看到的是,除了高晓攀有着个人流量外,并没有人崭露头角。
电影尝试的失败并不是嘻哈包袱铺的第一道难关,另外三道关才是“刀刀致命”。
相比传统的相声,声情并茂的情景喜剧更能俘获年轻人的心。
开心麻花的情景喜剧就给嘻哈包袱铺做了成功的示范。
但是喜剧更依赖的是优秀的创作人和流量演员的一拍即合。
显然,嘻哈包袱铺清一色的相声演员,并不具备持续的优秀作品输出条件。
让一众相声演员转型做喜剧演员,恐怕既失去了相声观众,又难以吸引到喜剧观众。
和相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脱口秀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相比相声的自说自话,参与感十足的脱口秀,往往能给观众带来共鸣。
在这个人人都需要倾诉的时代,脱口秀的“互动感”给观众带来了“类似朋友聊天”的感觉。
于是,这一艺术形式更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喜爱。
这也分走了嘻哈包袱铺曾经瞄准的年轻人群体的注意力。
网络短视频的爆火,内容的丰富多彩,更是对传统相声的“最大威胁”。
也让相声,这个依赖线下售票表演的形式受到了冲击。
对于为什么会在街头卖草莓,高晓攀很快给出了答案。
虽然高晓攀对外宣称是当地文旅部门之约,前来帮忙宣传。
但作为一名知名相声演员,却甘心“接单”摆摊卖草莓这种商单。
再加上,冷冷清清的草莓摊位,没有“助理”,更没有“观众”,孤独的一个人在寒风中站着。
也不难看出,高晓攀的“极力掩饰”也已经无法掩盖当下的“落寞”了。
恐怕高晓攀不会想到,抢走嘻哈包袱铺“饭碗”的不是德云社。
而是日新月异的时代。
高晓攀在“守旧”,但“守旧”的又何尝只有高晓攀一人呢。
时代的发展下,相声已经渐渐被挤到了“墙角”。
2025年的春晚,相声节目只占了8分钟的时长,而在这之前的2024年。
相声节目还占据了13分钟。
就短短的几分钟,不正预示着相声的受众越来越“窄”了吗。
,即使只有短短的8分钟,却依旧没有被观众批评节目“零散如段子拼凑”,缺乏完整叙事线。
所以,相声所面临的不仅仅艺术形式的被“抛弃”的窘境。
更大的问题是创新性不足,一直在吃“老本”。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经高达10.9亿人。
而对于相声的威胁,短视频首当其冲。
,好像并没有引起高晓攀的重视。
翻开嘻哈包袱铺的某平台团购主页,销量只有惨淡的200单。
带货商品更是只有2单。
主页短视频也鲜少有和观众互动的视频,只有一些现场演出的片段。
点赞量在百位数徘徊、评论量更是只有个位数。
显然,即使去“卖草莓”,高晓攀也放不下架子,架上手机支架,摁下“直播”的按钮。
这显然并不是高晓攀的一个人行为。
当初直播形式刚出现时,网红还是人们眼中的“贬义词”。
明星大腕们更是不屑于在网上直播,抛头露面的吆喝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耻辱。
,现在的直播电商却吸引了大量的明星涌入。
疯狂的爆单也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治好了他们的“直播羞耻症”。
所以,高晓攀所代表的“守旧”人群,或许“不破不立”才是他们仅剩的道路。
这段文字通过具体描述高晓攀的经历,展现了他在相声行业中的起起伏伏。
从最初的辉煌到如今的落寞,文章不仅揭示了相声行业的现状,也反映了时代变化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
通过对高晓攀个人经历的细致描绘,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当前娱乐市场的竞争态势,尤其是短视频和脱口秀等新兴形式对传统相声的冲击。
最后,文章提出了“不破不立”的观点,呼吁传统艺人勇敢面对变化,积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骄傲
比岳云鹏的相声强多了
用户10xxx56 回复 03-13 08:44
强太多了,卖不完可以做草莓酱
Picrilx 回复 03-12 10:34
强不少呢,都在卖草莓了,你说强不强吧
打上花火
高晓攀的相声很传统,也不俗气,不是耍贱卖萌只为博笑的那种,搞笑的同时有社会主义和教育意义,但创新能力不够,其实每个行业难得都是创新!送上祝福吧!
洪城房讯 回复 03-15 11:30
是,线下依然不咋地
洪城房讯 回复 03-15 11:31
还有,你就说春晚本山的小品顶不顶吧?好赖别怨节目[狗头]
wei萌在灰
自食其力,合理合法,有什么不🉑以的?
西楼 回复 03-13 17:36
谁说不可以了?
h.
别人自食其力,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相反从高晓攀的行为中,应该看到他热爱生活的,积极努力不畏困难的一面!人生应该如此![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29
宣传而已,他还缺钱吗?
杨鹏
咸吃萝卜淡操心[得瑟]
用户14xxx94
看清人间百态了
微笑
你都好意思拍人家了,人家当然好意思叫你买两盒了,还想白嫖啊
正
小便满嘴跑火车
鹏程万里
高晓攀的相声说的真不咋样
陌茶清欢
相声本是市井撂地的表演,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而已,从来也不高雅,凭什么教育人?能让人笑才是最重要的。
Old W
他当初是不是听了所谓主流相声演员的鼓动退出德云社的?
会飞的蚂蚁
知名相声演员,你也太抬举他了,他就是众多相声演员中的路人甲
思你在那年
即便不说相声,靠自己双手劳动取得其他行业成果有何不可?这没什么丢脸的。
牛爸乀黛
他那叫相声?基本功基本没有…
[0[Will-for]∝
这文章写的!用词!他出去一趟挣得比我多多了,关心一下我呗[呲牙笑]
拾壹
一根草绳,绑在螃蟹上,可以卖60一斤,单独卖就值2毛一斤。
从命
你是多看不起摆摊的呀
一棵冬瓜
不好意思,现在这些自媒体我是一个都不信,满嘴跑火车,谁特么知道你写的狗屁文章是真是假?写个有爆点的标题来骗流量,脸都不要了
小乐乐
别闹……开个直播也比一般人挣得多
村口的烫头师傅
有那么一个角度,神似曹云金
用户10xxx36
最不喜欢的相声演员之一[呲牙笑]
用户16xxx42
一个作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豆友191224210
他吃相声这碗饭纯属乱点鸳鸯谱,他如果在有编制的队伍里还能混,走向市场只有等死!
用户18xxx57
没办法,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熬的,郭德纲熬了多少年了,曹云金又熬了多少年
二戒
不认识
天空下的十字架
小编,别说人家是摆地摊的了,人家挣的钱存的钱已经够衣食无忧了
用户14xxx12
这不是很正常吗?
刀锋和尚
谁认识他
WSIY
我一直以为他戴的那个帽子叫“棒球帽”
斩恶使
靠 人家卖草莓就沦落了呀人家高晓攀现在他么躺平过的都他么比你生活强十倍!
总舵主
一个不偷不抢,不违背道德,自食其力的人。
老年迪斯扣领舞
他的相声,有基本功,但就是不好笑
用户12xxx82
他卖草莓是为了玩吧,没见过哪个卖草莓的穿得这么时髦的
墨羽巽翔
陈佩斯还卖过枣呢,不还是喜剧大师
灰色头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得瑟]
锋芒毕露的贱
高晓攀个田雨是一张脸
JYQ
高晓攀在德云社族谱里面,只不过他是大鼓门的徒弟
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
唱功不行,只能挣75%工资
HOUHUA
事实胜于雄辩!!德云社是全国最优秀的相声团体!!!!不接受反驳!!!为郭德纲德云社[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沐瞳。
主要是说的真不行 还得是技能过硬是真本事
骆驼祥子
小编,你有什么资格喷人家?人家商业行为没什么不妥吧?郭德纲也曾经在橱窗里呆着耍猴啊?不要否定每一个努力的、在工作的人!说相声吧?现在听的人真的越来越少,岳云鹏也做综艺去了,李寅飞最近也没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