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歌唱;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对人对事,只有从善如流,才能善对如流。上善若水,水透明柔和,善不争安乐,二者内涵几近相同,水为生命之源,存于万物,而又滋养万物;善,人之本性之源,生于心,而行于德。
上善若水的渊源却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其含义大概是:"至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泽万物而不争,处在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接近于道。居要安于卑下,心要如深水深沉,交往要善良仁义,说话要真诚,为政要有条理,做事要尽所能,行动要视机而动,只有不争,才无烦恼,上善若水,也就是我们的做人方法。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志存高远,当然可以。而心不可高傲,心要居于谦卑,做事要居于低调,保持一颗心静如水的平常心善渊,水汇聚于洼地,愈深愈静,当水经过奔流而沉积的时候,过滤掉,沉淀掉一些杂质,心应该是深沉的,与人表现出一种思想深邃里的宁静,而感情深厚,做事沉稳。与善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的胸怀是博大的,能容,能和,不会嫌贫爱富,不会弃丑而近美,与小草,与大树一视同仁,始终是善良与仁义的付出,与接触的事物和睦相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言善信,水是透明的,水不会伪装,活水就是活水,死水就是死水,与污、与臭,本身却是纯净的,与人做事一样,是光明磊落的,正善治,水的流向是有规矩的,有条理的,根据地理的原则的而行进,在规则之中可上,可下,可奔流,可安静,在既定的目标和规则中做人做事,否则,必折,必损。事善能,水是万物的营养,是离不开的,而人做事,不能推脱和害怕,不会可以学,有了错误可以改,不能以不能为借口,一推了之,能的也成了不能。
冬善时水,冬天结冰,知道静止;水,春天开化,知道流动。而人也应该在机会来时,动起来,在机会过去时,养精蓄锐,以备机遇的到来。上善若水,主旨还是不争,不争也就无忧。这也恰恰吻合了老子无为的道理,"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如果,我们在工作上,在感情上,在金钱上,争来争取,到最后,我们能得到什么?或,争来的都是忧愁和烦恼。莫不如就像水一样,与不争中修炼自己,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心怀坦荡,而去骄躁,善良仁慈的对待一切事物,上善若水,在我们的人生中,就是一种最好的处世态度。
智者乐水,在水的平和与宁静中,我们能静下心来洞悉万物的发展和变化;在水的清澈与透明中,我们能分清干净与肮脏,美与丑,能让心灵洁净;在水的柔和中,我们懂得做事要屈折有度,谦卑行事;在水的博大中,我们能学到容忍和关爱。
饮水思源,懂得感恩,水流不息,懂得珍惜,最后都归于大海,从而也就成就人生的成功。所以上善若水,可载沉浮,可鉴美丑,是值得我们用人生去思考的。喜欢一种心情,虽人世纷纭,却依旧阳光明媚;喜欢一种岁月,虽霜染秋月,却依然静好如初;喜欢一种心境,虽世味沧凉,却始终晴暖向阳;喜欢一种生活,虽淡若云水,却依然笑靥盈怀。
岁月深重,总有些沧桑过往。人间烟火,总有些浮华得失。红尘路上更欢欢携一怀睛好向阳的人生态度淡然前行。生活里可以没有富贵荣华,却不能失了清风暖阳人生中可以遭遇雨雪风霜,却不可忘了微笑待之。栉风沐雨下把每次的风霜历程积累成人生的底蕴。云淡风清里,把每天的阳光心情抒写成清浅的文字。在似水的流年里,原来心情可以如此明媚,原来岁月也曾如此静好。
那灿漫于心间的阳光,是一种微笑向暖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阅过世情的安恬心境,是一种懂得珍惜的知足心态,更是一种云闲水柔的晴朗心情。一份阳光灿漫的心情,虽寒窗陋室却依然能让陋室宁馨四溢。一份灿漫的阳光心情虽遭遇世事多舛,却依然能淡定处之,一份阳光明媚的心情,懂得疏风斜雨的温柔,知晓弱柳素杏的清柔。
喜欢那些温暖的情怀,喜欢那些美好的事物。喜欢关慰他人,也许只是淡淡的一份关慰却可温暖了一份寂寥的心情。喜欢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也许只是浅浅的一抹微笑,却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不再疏远和淡漠。喜欢这些温柔而又细致的小情怀,让每天的心情可以舒展得如此清新,为一溪云抒怀,为一花月吟唱。喜欢简单而又宁馨的生活着,任窗外桃红柳绿,凭世外烟云如梦,却只想厮守一份纯然的感情至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怀灿漫的阳光,收藏着岁月的芬芳记忆,让生活在清馨中自然而行,让心情在阳光里采撷明丽。
一窗素月,一杯香茗,一首清丽的唐诗,一阙婉约的宋词,便可让思绪若水墨丹青般纯澈。一树花开一池静水,一缕明媚的阳光,一簇橙黄的麦穗,便可让心情似春暖花开般晴好待到细雨纷飞处,还拥有一份听风写雨的闲情,等到人生晴暖时,还保有一份心静若素的心态,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王仕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