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借款始末,是忽悠了日本人的钱还是自己吃了大亏

悠然修 2023-09-27 19:11:56

因国内政治分裂以及军阀割据,北洋政府从初生开始财政上就入不敷出。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北洋政府的财政状况也进一步恶化,甚至到了政府雇员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步。

1917年为了缓解财政窘状以及武力应对南方的“护法运动”,新任政府总理段祺瑞通过顾问西原龟三与日本寺内正毅政府达成一系列密约并分八次向日本借款,即“西原借款”。八次借款本金总计1.45亿日元,按照当时汇率折算相当于6000万两关平银。

如果对比之前满清、民国政府的历次对外借款,实事求是的说“西原借款”的附加条款还挺“优惠”的。

首先,没有以往借款的高额折扣、佣金和手续费等。

以“善后大借款”为例。借款的五国银行团并不是直接拆借现金给北洋政府,而是代替北洋政府发行等价债券。为了快速获募集资金,债券实际以原价的九折售卖。除此之外,五国银行团还要抽取债券原面额的6%为佣金。

因此,“善后大借款”北洋政府合同借款2500万英镑,实际拿到手的却只有2100万。而西原借款没有手续费,还是直接拆借。换句话说北洋政府借多少,就到手多少。

其次,这八笔借款在对应“抵押物”上的要求很宽松。

以往的借款,各国银行一般都要求以关税、盐税或地方税收为抵押。每年度相关税收先进入银行指定账户,如果中国政府无法偿付当年借款,则从相应税收中直接扣除。这样各国银行不仅保障了自己的借款安全,也实际控制了中国的相关税务。

“西原借款”的大部分抵押物为政府国库券,以当时北洋政府的财政能力和信用来说,这近乎于无。而铁路、电信、金矿等抵押收益,则需等借款到位并建设完成后才能真正获取。

但是段祺瑞政府并未将相应借款用于对应的电信、铁路、矿山、林场建设,而是将绝大部分借款挪用,花在贴补政府支出和军费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方面不具备强硬回收借款的条件。

注:北洋政府将获取的1.45亿资金中的65.22%用于直接财政性支出(工资和政府运营费用),25.40%用于军费支出。

那么这笔巨额借款,北洋政府后续又是如何偿还的呢?

借款的条件和限制虽然相对宽松,但是当时政府入不敷出根本无力偿付。出于担忧冯国璋就此还专门询问过段祺瑞。

(冯国璋)说:“可是债借多了,将来怎么还哪?打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枉使生灵涂炭,实在叫人痛心!我看还是都慎重点好。”

段祺瑞不以为然地说:“慎重是对的,可是不能不干事呀。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北洋人士话沧桑》

段祺瑞的办法很简单,既然没什么实质性抵押,那就赖着不还了。此后北洋政府就一直拖拖赖赖,不按合同偿付借款。

1927年初,南方组建的北伐军挥师北上。日本见中国政治形势将有巨变,前后派出20余批次代表,与北洋政府以及当年的当事人段祺瑞(借款担保人是张作霖)交涉,要求履约还债。但是段祺瑞和北洋政府既无力也不愿偿还,均推诿了事。

1929年日本公使佐分利贞男带着八笔借款的原始凭据,至南京与国民政府交涉。不过国民政府以曾发表过“贿选总统之下的北京政府所借的外债概不负责偿还”的声明为由,拒绝承认“西原借款”。

至此“西原借款”成了无人偿还的死账,此时借款本金尚余1.2亿日元未偿付。那么日本人真的被忽悠、吃了个闷亏么?其实他们早已通过借款获取了巨额利益。

大隅内阁向中国要求二十一条,惹中国人全体之怨恨,而日本无实在利益。本人在任期间,借与中国之款,三倍于前之数,其实上扶植日本对中国之权利,何止倍于二十一条。

寺内正毅

首先日本通过借款说服北洋政府加入了协约国并对德奥宣战,也为自己入侵山东获取了合法口实(对德宣战)。

同时在议定“高徐、济顺铁路筹备借款”时,日本与北洋政府达成密约形式的换文。该换文除了约定日本可以通过派遣顾问、投入资金和技术等形式实现独占胶济铁路等等外,还允许日本在青岛、济南驻军。

巴黎和会期间当北洋政府代表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回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时,日方代表拿出了相关密约换文,文件上还有驻日公使章宗祥手书的“中国政府对于日本国政府右列之提议,欣然同意”。这相当于北洋政府承认了日本拥有侵占山东获取权益的权利。

注:从袁世凯的“二十一条”到段祺瑞的“西原借款”,中日之间形成了一些列秘密换文,即“中日密约”(如:《关于山东之条约》《关于交还胶澳之换文》《解决山东悬案换文》等)。其中最核心的一条是“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于中国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所以不要说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出卖中国,因为具体到山东的权益轮不到他们去卖,早被北洋政府卖给日本了。

其次,“吉会铁路筹备借款、吉黑两省金矿及森林借款、满蒙四铁路筹备借款”等借款虽然被北洋政府挪用,未正式启动实际项目的建设。但日本依据借款约定和背后的秘密换文,持续向东北派驻人力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了对东北的渗透。为之后的“九一八”乃至全面侵华,埋下伏笔并打下基础。

最后,日本通过借款武装北洋政府和派遣大量顾问进入北洋政府、军队,加深了对北洋政府的操控,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内乱和内战。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削弱、消耗中国的实力,为日后的侵略做准备。

综上可以看出,虽然被“赖掉”的1.2亿日元对当时的中、日两国都不是小钱,但是这笔资金其背后对应的隐性权益更为巨大。只不过捡“芝麻”的是中国,“西瓜”则被喊着亏本的日本抱走了。

13 阅读:3323
评论列表
  • 2023-10-06 16:39

    顾维钧就说当日本代表拿出西原借款合同,我就知道完了

    感恩的神经鸭 回复:
    完啥了?还钱了还是割地了?
    剑指东南 回复: 感恩的神经鸭
    脑子里除了地就是钱,日本人相当于控制了军政铁路,真当日本人傻?连自己国家女人都能送到南洋去卖身换钱,你想从这种国家身上刮油,做梦吧。
  • 2023-10-01 23:44

    分析有道理

  • 2023-10-03 16:09

    史料的深度挖掘

  • 2023-10-11 22:13

    这才是应该有的好文章!

  • 2023-12-18 11:18

    深度好文

  • 2024-02-22 13:21

    十万吨黄金,也能吃没

  • 2023-12-11 11:33

    赖账喽,坑的日本人直叫唤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