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为什么医护工资这么低了……

凌青谈健康 2025-02-03 12:14:38
终于明白为什么医护工资这么低了

原创 老庄聊薪水

在大众的认知里,医护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光鲜亮丽,工作稳定收入高。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研究显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生2017 - 2020年实际税后年收入中位值远低于期望,超七成协和医院医务人员不满收入,存在培养成本高、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高、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大等致使收入与付出不对等的情况 。张雪峰也曾在一次连线中提到:医护人员的收入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为何如此呢?大概率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医疗体系的财政困局Reading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型三甲医院之间差距明显。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国家财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基层医疗设施、培养基层医疗人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虽然有所上升。

但在资源分配上,要兼顾各方需求,分到医护人员薪酬这块的蛋糕就相对有限。

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县级医院,政府拨款主要用于购买医疗设备、修缮医院建筑,医护人员的工资增长自然就受到了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大幅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导致他们拿着与付出不成正比的薪水。

二、医保支付的限制Reading

医保支付是医疗机构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医保部门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对医保支付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以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例,这是一种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组,然后按照每组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的方式。在这种付费模式下,医院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压缩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各项开支。医护人员的工资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一些医院为了在医保支付范围内保证正常运转,不得不减少医护人员的招聘数量,让现有的医护人员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却没有相应地提高薪酬待遇。有研究表明,实施DRG付费后,部分医院医护人员的人均工作量增加了20%,但工资涨幅却不到5% 。

三、社会认知偏差下的低价值感Reading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认为医生只要开开药、做做手术,护士只要打打针、照顾下病人,工作似乎并不复杂。

殊不知,医护人员背后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培训。

一名医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再加上规培、专培,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而且在工作中,他们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可社会对他们工作价值的认可度却不高,导致在薪资待遇的谈判中,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曾经有一项针对不同职业社会认可度的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工作价值认可度虽然较高,但在薪酬匹配度上却排名靠后,仅有30%的受访者认为医护人员的工资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

四、医院运营成本的压力Reading

医院的运营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除了前面提到的医疗设备采购、建筑修缮外,还有药品、耗材的采购,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在一些大型医院,每天的药品和耗材采购费用就高达数十万元。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医院不得不控制人力成本。尤其是在一些非盈利性的公立医院,政府补贴有限,医院只能通过自身的运营收入来平衡各项开支。这就使医护人员的工资提升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立医院的平均运营成本较上一年增长了8%,而医护人员的工资支出占运营成本的比例却基本保持不变。

写在最后Reading

医护人员工资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医疗体系、医保政策、社会认知等多个方面。他们肩负着守护生命的重任,却在经济待遇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希望未来能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社会观念的转变,让医护人员的付出得到公正的对待,让他们能够更安心地为患者服务。

老庄聊薪水

人心如镜,映出的全是自己

喜欢作者

2人喜欢

0 阅读:0
凌青谈健康

凌青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