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弗拉基米尔·奇若夫的职业生涯而言,今天绝对是难忘的一天。
9月26日,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报道,俄总统普京正式签署总统令,解除了俄罗斯常驻欧盟代表奇若夫的职务。
毫不夸张地说,奇若夫离开俄驻欧盟代表一职,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此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位传奇人物。
1976年,刚刚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奇若夫,加入了俄罗斯外交部。从那一年起,奇若夫便开始参与俄罗斯对欧外交工作,先后在希腊、塞浦路斯、英国、奥地利、巴尔干地区担任外交官。
在他外交官生涯的前27年间,奇若夫还先后担任过苏联外交部欧洲五司秘书、俄外交部欧洲司参赞、欧洲二司副司长、欧洲三司司长、欧洲合作司司长,直到2022年担任俄外交部副部长。
毫无疑问,奇若夫对欧洲有着极其深刻的研究,也十分清楚该如何把握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于是,在2005年,时年52岁的奇若夫被任命为俄常驻欧盟代表。
自此,奇若夫在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启了长达17年的特命全权大使工作,直到2022年9月26日——再过2个多月,奇若夫就将迎来69岁生日。
17年,这是一个创纪录的超长任期,奇若夫也因此被称作见证俄欧战略伙伴关系的“活石碑”。而与此同时,奇若夫终结这一任期的时间点也创造了一项新纪录,因为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目前正处于史上最低点。
当然了,奇若夫的离职并非是突发事件,只是在今天走完最后一道程序。早在今年5月份,奇若夫就公开表示,他随时会被召回俄罗斯,而他也为“任何发展做好了心理准备”。
直到9月初,奇若夫被提名在俄罗斯议会上院任职,俄驻欧盟大使馆发言人才透露称,奇若夫计划“再未来几周内”离开。而在9月8日当天,俄方还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一场告别招待会,但没有任何欧盟国家的外交官参与。
在会上,奇若夫发表了一段5分钟的演讲,其内容充满对欧盟的讽刺,比如将欧盟称作“北约的经济附属”。
说到最后,奇若夫声称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永远不会回到从前,它已经粉碎了”,并警告欧盟:“毁掉桥梁,远比重建它们困难得多,我希望你们牢记这一点。”
可以肯定的是,奇若夫不仅仅是在影射欧盟自9月12日起全面终止与俄罗斯的签证便利化协议一事,尽管其表明着俄罗斯和欧盟正进一步“脱钩”。
鉴于此,奇若夫的离职,究竟意味着什么?至少可以看出3点。
第一,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确实到了“冰点”,因为奇若夫离职的消息流传已久,但俄方至今仍未公布继任者的身份。换言之,俄驻欧盟代表何时上任还是一个问题,而在这期间,俄欧关系是否会被冻结、能否维持当前脆弱的局面都将成为考验。
更重要的是,这会不会是莫斯科对布鲁塞尔的一个警告?倘若欧盟及时收手、避免进一步制裁俄罗斯,那么俄方还会派遣新的驻欧盟代表。否则,俄方将搁置这一任命,让欧盟和俄罗斯“外交降级”。
第二,俄罗斯近期调整了多个关键职务,除俄驻欧盟代表外,俄罗斯分管俄军后勤工作的副部长布尔加科夫日前已被调任其他岗位,接任者为米津采夫上将,他曾担任俄国防指挥中心负责人。
不少西方媒体猜测,此次俄军重要人事调整是源于乌军夺回乌东部分领土一事,暴露了俄军后勤存在的缺陷。对于这一看法,可以和俄国防部将军古鲁列夫的表态相互印证,后者声称“新任副部长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整顿好我们的后勤工作”。
基于类似的考量,莫斯科任命新驻欧盟代表虽说不一定是对奇若夫的工作不满,但很可能是为了应对俄欧关系产生的新变化。
第三,最近欧洲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奇若夫的离职对俄欧关系而言是标志性事件,而同样标志着局势变化的事件还有很多。
比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意大利二战后首个右翼政府和女总理上台、欧洲最大产煤国波兰开始缺煤等,这些事在不同领域有着标志性的意义,无一不体现了欧洲局势之混乱。
说到底,俄乌冲突就发生在欧洲,这场已持续了215天的战争又会把欧洲带向何方,且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