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过年的体验,和小时候过年相比,那真是有很大的不同了。
(1)看春晚
小时候的春节,雷打不动的晚上8点看春晚。那会年龄小,看不懂相声、小品讲的内容,看大人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的孩子,不爱看春晚,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打电子游戏、体感游戏、刷视频、找朋友VX聊天,等等。自己就能创造“乐趣”。
(2)出门过年和春节旅游
小时候的春节,那是团圆年。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守岁。这是必须在家做的事情。
现在的春节,家人也会从外地返乡,一家人团圆。但有时候过年会选择去饭店吃年夜饭,人多很热闹。
有时候还趁着春节假期长,选择春节旅游。那是小时候不敢想的事情。
(3)贴春联
小时候贴春联,红底黑字,用面粉活浆糊。每个步骤都很神圣。
现在的春节,也关注孩子的仪式感。比如自己写春联、写福字、选择孩子喜欢的卡通画春联等等。材料多,家长也支持。
(4)年俗文化
小时候春节该干什么、能干什么,那是要求、是规矩、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是一种仪式。
现在过春节,更注重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背后意义。比如为什么放鞭炮,为什么要贴红色的对联和福字?春节、十五、二月二都有哪些故事?各种讲究背后有哪些流传的神秘缘由?
春节,不仅是迎新年。更是了解传统文化的契机。
【凌晨爸妈推荐】全4册新年礼物传统节日故事绘本第一辑3-8岁
¥16
购买
(5)娱乐方式变多了
小时候,春节的娱乐方式就是看春晚、打麻将、玩扑克、放烟花。
现在的春节,娱乐方式可多了。可以玩游戏、抢红包、看电影、做春节主题的手工。还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聊视频。
要说过年时的体验,儿时和现在因为科技的发展,体验大不同。儿时的年味浓在规矩里,现在的年味藏在科技发展的便捷和多元的乐趣中。
时光转动,过年的形式多样了,年味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