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推出“四化”举措打造调解好风景

明德评社会[已注销] 2023-11-25 10:01:08

“老师父”调解工作室调出了和谐的乡邻关系,环江村旅游调解室调出了“农家乐”的美丽景象,陈卫明调解工作室调出了夫妻重归于好的美好情感,商事调解中心调出了企业双方握手言和的友好氛围……这一幕幕人民调解的美丽风景,彰显了柳州人民调解工作者的担当作为和敬业奉献,展示了柳州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成效和法治成果。

近年来,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途径,创新推出调解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品牌化、民族化“四化”举措,不断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有效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柳州调解模式”,有力筑牢了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近三年,全市共化解矛盾纠纷42024件,化解成功41224件,化解成功率达98%,柳州市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地区”的荣誉称号,柳州市司法局也获评为“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多个调解员和调解组织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多篇调解经验和案例获国家级部门表彰通报。

聚焦长效管理建机制,推动调解工作“系统化”

柳州市立足长远抓规范、立足规范建机制,着力把调解工作纳入系统化设计,制定《关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工作方案》《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印发《柳州市人民调解工作制度》《柳州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实施细则》等具体文件,确立工作原则,规范调解程序,实现“指导有专人、管理有所依、调解有所据”。

柳州市商事调解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为进一步激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柳州市司法局、柳州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关于规范柳州市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原有调解案件补贴数额,同时划定领受补贴人群,明确补贴案件类型,规范补贴发放流程,推动实现案件补贴经费精细化管理。

坚持以调解为主要抓手,创新并推广运用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321”工作法(即矛盾纠纷在村社区调解至少三次、在镇街道至少调解两次、在县区至少调解一次),将各项工作要求“清单化”。目前全市各县区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受理三级台账,即简易矛盾纠纷登记表、“321”矛盾纠纷人民调解情况登记表以及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排查表,做到对辖区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注重集成调解资源,部门齐抓共管,实现快速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推进调解工作。如在医患纠纷领域成立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市领导担任主任,卫健委、司法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在市级层面全方位统筹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在行政争议调解领域,多家市级单位联合南宁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和检察院,共同成立跨市域、跨部门、跨层级的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并建立“三调一复”工作制度。

聚焦社会发展需要勇担当,推动调解工作“专业化”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用高质量调解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应有之义,更是人民调解工作者的新担当。”柳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权仁儒在柳州市价格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上表示。

柳州作为广西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的唯一试点城市,多项工作举措获国家级部门报道认可,不仅在广西范围内首创该领域的调解组织并设立专职调解员,更将本地车企生产的房车创新改装为移动调解庭,将城市特色融入一线调解风景线。

柳州市语言类残疾人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

柳州市始终在调解工作专业化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着眼特定专业,聚焦重点行业,成立多个全区首创的调解组织。广西首家专业商事调解机构、首家语言类残疾人纠纷人民调解组织、首家关于破产衍生纠纷的人民调解组织,一连串首创调解组织有力彰显了柳州市构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体系的先锋活力。同时根据矛盾纠纷类型差异,选聘各行各业人才组成调解专家库,现已在商事调解、行政争议调解、医患纠纷调解等领域建成专家库,调解人才储备进一步增强,调解队伍进一步专业化。柳州市现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83家,专职调解员70余人,调解范围不仅包含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医疗护理等传统纠纷领域,还涵盖新就业形态、金融商事、银行保险、破产重整、汽车配件制造等多个行业专业,其中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领域已实现调解组织县级全覆盖。目前,中央政法动态、法治日报、人民网、人民调解杂志、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60余次对我市调解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进行报道。

聚焦群众法治需求抓创优,推动调解工作“品牌化”

“陈主任,多亏了您给我做工作,我才没有做傻事,否则,我后悔都来不及了。”2021年3月,纠纷当事人李某为调解员陈卫明送来锦旗。当事人李某曾借给其亲属80余万元,因亲属不愿归还而屡次扬言要“拼命”,陈卫明得知后带领调解团队主动靠前,多次上门调解纠纷,巧用“四茶六心”工作法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终李某成功拿回欠款,矛盾纠纷得到实质化解。这是柳北区陈卫明调解工作室化解重大纠纷的又一成功案例,亦是我市特色调解品牌发挥治理效应的成功实践。

多年来,柳州市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阵地横向延伸扩展,构建起覆盖市县两级的调解方阵,将各类基层矛盾纠纷纳入处置范围;同时紧贴社情民意,结合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实际需求,以区域调解特色品牌为标准纵向细分,成功打造柳州“桂姐姐”、柳北区陈卫明、柳南区“猛佬党”、鹿寨县“老师父”、融水驻村“第一书记”等一系列个人特色调解品牌,强化基层调解人才效用,聚力形成集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调处等一体化的特色调解工作队伍,营造基层调解新风尚。

2023年10月,鹿寨县“老师父”调解工作室调解村民间的合同纠纷

柳州市还注重从特色调解品牌中培育独特调解文化,柳北区陈卫明调解工作室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四茶六心”工作法、鹿寨县老师父调解工作室在化解土地权属纠纷时总结而出的“调解六法”、柳南区“猛佬党”调解员咸作猛针对不同纠纷而采取的“三重”调解路径法则,这一系列极具调解员个人特色、凝聚基层智慧的调解方式方法在群众身边生根开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深化。

聚焦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抓创建,推动调解工作“民族化”

“‘五联’调解工作机制的建立,为和谐边界建设发挥了法治作用。这充分说明我们抓民族地区和边界地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思路是对的,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五联’工作内容,为省际边界地区建设打造新‘枫’景。”谈起“五联”调解工作机制的建立柳州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权仁儒如是说。

为了有效化解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柳州市联合湖南省怀化市、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建立“组织联建、矛盾联防、纠纷联调、普法联宣、法律联援”的湘黔桂省际边界地区“五联”工作机制,该项机制的建立为省际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提供了坚实法治基础。广西融水县良寨乡大里村与贵州省斗里镇根里村的“富培山”交界处长期存在着山林土地权属纠纷,通过“五联”工作机制,两省(区)“双语”调解员先后组织开展6次调解,最终促成一起时间跨度长达33年、涉及1100多亩山林土地的权属纠纷得到圆满化解,两地群众握手言和,再次重现共办芦笙会、桂黔一家亲的欢乐景象。近三年来,通过“五联”工作机制,在省际边界地区共开展矛盾纠纷联合排查1800余次,联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余件,成功制止50余起群体性纠纷事件。

侗族传统“鼓楼议事”

柳州市还以环三省坡地区13个村寨为主要节点,构建人民调解“民族和谐文化圈”。坚持把“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等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融入“五联”工作机制,打造出壮族“山歌调解”、侗族“鼓楼议事”、“款坪讲款”、“寨佬调解”等少数民族特色调解品牌。在融水县杆洞乡、洞头镇、良寨乡等7个边际乡镇建立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小组,成立接壤“三省”的三江县通道县湘桂将王屯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横跨桂黔两省(区)的“一屯两省”乌英苗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跨省调解组织,并组建“双语”调解员队伍,调解员均精通桂柳话和至少一种当地少数民族语言。

柳州市省际边界调解工作获司法部认可,专题片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2021年,在国家司法部推荐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组专程到柳州市三江县拍摄基层社会治理专题片,并在社会与法频道播出,以省际矛盾纠纷化解为切入点,切实展现柳州市多元解纷新成效。

来源:柳州法治、柳州市司法局(傅永新、麦千景辰 /文)

编辑:桂法瑄

0 阅读:24

明德评社会[已注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