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兰
编辑|L
在传统社会观里,女性往往负责相夫教子、贤惠顾家,男性更多地是扮演在外的角色。然而这一情况在陈薇院士身上却是恰恰相反。
她结婚30年没做过一次家务,家庭琐事从未管过,丈夫不但毫无怨言,还大力支持说:“做家务是浪费她的才能。”
陈薇与其丈夫麻一铭的爱情故事说来羡煞众人,是那个“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年代的真实写照。
巾帼“女将军”的坚强后盾陈薇院士,1966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兰溪,从小热爱阅读,上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学霸。老师也欣赏她的聪明劲。
最终在高考时成功考上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在校期间,一直刻苦学习,最后以专业前几名的成绩顺利去清华读研究生。
在陈薇23岁那年乘火车的路上,也就是1989年的5月,遇到了她生命中的挚爱。
当时她正与同学相约去泰山游玩,在火车中遇到了一位好意绅士的男子给她让座,他便是陈薇今后的丈夫麻一铭。
俩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畅所欲言,彼此一见倾心。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中他们知道了彼此的身份,一个是才智超群的清华硕士,而另一个则是青岛的一个普通的技术员。
但身份的悬殊并未隔绝两人的灵魂。麻一铭不会为此感到自卑,陈薇也丝毫不介意他的身份。下车前麻一铭主动询问陈薇联系方式,陈薇也毫不犹豫地给了。
或许他们都坚信一段感情是顺其自然的,不添加任何杂质的,就像当时阳光下静静看书的陈薇和匆忙赶路的麻一铭的偶然邂逅一样。
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络,感情日渐升温。即使异地这种情感也丝毫不减。但越是异地越考验感情,意味着相爱不能相见的痛苦
后来,麻一铭为了爱甚至辞职只身来到北京陪伴陈薇,这让她很是感动,俩人感情也更加坚不可摧。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恋情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陈薇父母始终接受不了两人之间的差距,认为并不般配。
麻一铭知道后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并更加对陈薇好。
在陈薇毕业后,两人便在北京租了一个小房子,生活日益稳定,感情不减反增,陈薇父母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同意这桩婚事了。
结婚后,两人相敬如宾,但陈薇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加班,丈夫不但理解支持,还为了让她安心工作,包揽了家中所有大小事,让她无后顾之忧。
丈夫的这种宽容和理解,也让陈薇放心地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工作中,并做出了一系列为国为民的大事业。
以致于后来陈薇院士在发言时回忆起说道:“十年前我和一见钟情的丈夫常常情不自禁的牵手相视而笑,十年以后十指相扣的默契依旧笑颜依然……。”
丈夫的默默付出和支持是陈薇院士不断前进奋进事业的坚强后盾。
斗争病毒女英雄在1991年,陈薇在清华化工专业硕士毕业以后,人生轨迹本来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找一个不错的高薪职业,但一次命运的契机,让她变了决意,从此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当时陈薇本来已经和深圳某著名公司签了合同,但她的教授突然通知她帮忙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取实验材料。
那是一个具备全国顶尖科学家的、担负着国家防御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特殊使命的单位,是受抗美援朝影响成立的,这背后的国家历史背景让陈薇大为触动。
从此她踏上了从军、在生物医疗卫生上保家卫国的道路。尽管当时陈薇家人知晓后对她进行劝阻,但她坚定投身国防的心并未改变。
尽管过程艰难且枯燥,收入远远比不上其他高薪单位的同行,但陈薇已经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病毒终结者经过在学术学历上深造的七年打磨,获得多个博士学位的陈薇在03年非典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当SARS全国泛滥之时,陈薇立马带领团队对SARS病毒进行研究,经过数十个小时的不眠不休,和疫情抢时间,最终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重组人干扰素ω”,有效地抑制了病毒。
当时由于长期与病毒打交道,经常呆在密闭的实验室里,陈薇因此也被隔离了三个多月,彼时她的儿子才四岁半,每天念叨着妈妈。
比陈薇和儿子更担忧和害怕的是麻一铭,他一有时间就在隔离区外,在能看到妻子实验楼的窗边静静守候,就盼妻子能平安出来。
当看到日思夜想的妈妈出现在屏幕上时,儿子立马上前亲吻,此举也被麻一铭看在眼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安全和成功。并时常教导儿子他妈妈是英雄,要忙着拯救世界呢。
此次卓越壮举也使得陈薇成为了那一年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并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她的丈夫也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SARS病毒成功抑制下来后,十余年间,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消息又在新闻上播报。
好在陈薇对病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早在04年她就着手研究埃博拉病毒,鉴于1976年它的第一次爆发的致命程度,陈薇对此十分重视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果然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大肆入侵非洲西部,一时成为历史上死亡感染人数最高的骇人时期,世界各地人心惶惶。
这种病毒致命性十分高,它可以通过患者的血液、体液甚至皮肤等多途径传播,让人恐惧万分。
此时陈薇毅然决然地前往病毒爆发地区,虽然丈夫和家人不舍和担忧,但也表示全力支持。陈薇便率领团队抵达西非塞拉利昂,全力与病毒实战斗争。
终于在九月份,世界上第一支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在陈薇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被研制出来,并在12月获得临床许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型疫苗也由此诞生。
从此陈薇又多了一个新称谓——“埃博拉病毒终结者”。为世界疫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展示了我国生物医疗领域的实力。
被身边不理解的人问及原因,陈薇不以为然,她觉得身上的军装赋予了她神圣的使命,她这辈子注定要和病毒兵戎相见了,为人民安全履行职责,同时病毒也不分国界。
这份大格局、大胸怀,也是诞生于陈薇无愧于丈夫家庭、无愧于祖国事业、无愧于世界人类的崇高精神和爱之中。
陈薇多年来致力于生物防御和生物高技术研究,还曾经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
除此之外,她还是“生物危害防控”国家创新团队的学术领头人,带领团队不断在学术上造福人民。2015年7月,陈薇被正式授予为少将军衔。
她参加工作以来的众多壮举被国家和人民看在眼里,在2019陈薇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20年年初,才在家过完年还未好好享受家庭团圆之乐的陈薇,在过完年第二天就再次出征,率领一众军队里的专家团队奔赴武汉。
当时的陈薇院士已经54岁了,她依然不断争分夺秒地研制疫苗,带领团队研发检测试剂盒。
最终陈薇团队成功发现了首个靶向刺突蛋白 N 端结构域的高效中和单克隆抗体,在疫苗研制上取得了巨大成果。
临床试验过程中,当时新出的疫苗还从未在人体上注射过,陈薇首当其冲接受第一针疫苗试验的注射。她淡定从容的态度瞬间抚慰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她对自主研发的疫苗信心十足,也不惧怕任何风险,这种大无畏的担当责任精神在后来也证实了疫苗的有效性。历史也在这一刻留下了令人兴奋骄傲的篇章。
陈薇院士的人生如此辉煌灿烂,她抽不得空出来与家人相伴,只得把数十年“做家务”的任务交到丈夫手中,把她的毕生才学淋漓尽致地发挥在党和人民身上。
多年的劳累让陈薇乌黑的头发间夹杂着几丝白发,丈夫麻一铭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他觉得妻子终日在做为国为民的事,自己能帮妻子分担一点是一点。
网友也佩服感叹道:“庸常的男人剪断妻子的翅膀,好让她安于牢笼;伟大的男人保护妻子的羽翼,帮助她搏击长空”。
若说人民英雄是陈薇,那守护英雄的人就是麻一铭。你负责守护世界,我负责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