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元老”张廷玉谨慎一生,为何还是被乾隆抄家?

微微写诺诺 2025-01-14 14:30:19

乾隆十三年正月,在清朝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爵以及军机大臣张廷玉,给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呈交了辞呈。他称自己年老体衰且疾病缠身,想要回到家乡安度晚年。张廷玉,这个在康雍乾三朝都颇具重要影响力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

【01】

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张廷玉考中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当上了庶吉士。

翰林院原本是个比较安静且稍显枯燥的地方,不少翰林人员常常做的是抄书、编修史书之类的事儿。

不过,张廷玉因为有着出色的文采,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从而被选到南书房当值,做了康熙的随身秘书。

打那以后,他的日子就和帝王紧紧关联在了一块儿,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多数时间都陪着皇上。康熙观赏景致的时候,他作诗增添乐趣;康熙外出巡游的时候,他把行程记录下来;康熙打仗的时候,他创作赞颂的词句。随着和康熙的情谊愈发深厚,他的官位也渐渐升高,最后做到了吏部左侍郎。

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登上了皇位。

雍正这人性格有些古怪,对臣子们也很严厉,不过对张廷玉倒是挺看重的。这里面,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发挥了一些作用。张英在康熙那时候就是重要大臣,而且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当过他的老师,所以呢,张廷玉和雍正有着特别的关系,算是雍正当王爷时的旧臣。

雍正不断地给张廷玉优厚的待遇,频繁给他升职,还把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任务交给了他。而设立军机处,张廷玉是其中的一个幕后筹划人。

在雍正朝的时候,他和皇帝的往来愈发紧密,有时候君臣分开了,雍正竟然还会写信诉说想念之意,由此就能看出他有多得宠了。

张廷玉这人呐,为人处世谦虚又谨慎,不会贸然激进地去争功,也不会贪求钱财和虚名,对做臣子的道理那是明白得很。

也正因这般,他在雍正时期能够和皇帝构建起深厚的感情,雍正居然在生前就下达谕旨,准许他死后能配享太庙,这样的荣耀在清朝的文臣里,特别是汉臣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02】

雍正驾崩,乾隆即位。

乾隆对张廷玉格外礼遇,不但让他做了顾命军机大臣,还赐予他伯爵的爵位,平常更是敬称他为“张先生”。

然而这会儿张廷玉却有了退隐的想法。其一,雍正指定的顾命大臣鄂尔泰跟他一直合不来,长年的争斗使他心力交瘁;其二,他岁数大了,精力跟二十五岁登基、活力满满的乾隆皇帝没法比。而且乾隆这人考虑事情周全,情绪也不轻易表露,张廷玉害怕在他的统治下出什么差错,所以打定主意要在功成名就后隐退。

张廷玉把辞职信递上去以后,乾隆心里不太痛快。

他对张廷玉没啥特别的私人情谊,不过他觉得张廷玉是两朝老臣,办事能力也不错,把张廷玉当作稳固朝廷的关键人物。

这时候张廷玉想要辞职,乾隆觉得他应该继续出力,就没有马上同意,还批示说他受到两朝的大恩,又有配享太庙的荣耀,不应该随便就不干了,然后适当给张廷玉减轻了些工作,让他十天进一次宫,四五天去一趟自己的办公地方。

然而呢,张廷玉一心想要离开,又一次上奏说自己要退休。乾隆瞧着他这决心已定,就同意让他体体面面地退休了。

然而张廷玉这时却犯傻了,他在离开京城前拜见乾隆,说出了自己对死后能不能配享太庙的顾虑,这显然是对乾隆的不信任啊。乾隆虽说很生气,但还是强忍着性子做出承诺,并且还写了保证书。

按理说,张廷玉该自己去谢恩,可他却让儿子去了。他这一做法把乾隆给彻底惹火了,乾隆觉得他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乾隆就让军机处的大臣傅恒和汪由敦写谕旨,想叫张廷玉给个说法。而汪由敦跟张廷玉关系好,提前把这事儿告诉了他。

张廷玉惊慌不已,当晚就跑去认罪,他的这一举动使得乾隆对他产生怀疑,认为他和军机处大臣相互勾结、结为朋党,这违背了康雍乾三朝严厉打击朋党的准则。

乾隆怒不可遏,不但把他的官职和爵位都给撤了,而且还不让他享有配享太庙的待遇了。

一年过后,张廷玉的亲家朱铨犯了罪,乾隆觉得张廷玉不懂感恩,随即下令把他的家给抄了。

张廷玉晚年本就过得凄惨,遭受这一打击后更是身心疲惫,四年后便离世了。出人意料的是,乾隆其后又把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给恢复了,使其名字能够刻在大清太庙的牌位之中。

张廷玉这一生,起初辉煌荣耀,接着落寞失意,后来死后殊荣又得以恢复,着实充满了戏剧性色彩。

他的过往经历切实体现出封建王朝中君臣关系的繁杂且多变。

在那皇权独尊的时期,臣子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一个想法,就算是像张廷玉这样熟知做臣子的方法、深受帝王宠爱的老臣,也没法避开官场的大风大浪。

他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里化作了一段传奇,引得后人不停思考、连连感叹,也使人们能更清楚地明白在封建帝制中,权力和恩义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关系,还有人性于其中的挣扎和无奈。

0 阅读:7
微微写诺诺

微微写诺诺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