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闯关东”?

读书曹世民 2024-02-27 11:30:13

闯关东

“闯关东”,是指我国历史上时间很长、规模很大的中原一带百姓到东北去谋生的移民活动。清朝时期,人们所说的“关东”,也称“关外”,就是山海关之外地区,今东北地区。清兵入关后,清朝皇帝把关东地区视为“龙兴之地”,不准中原地区汉人进入耕种生活。但是,由于关内常常遭遇各种灾害,民不聊生。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历史中,山东就出现旱灾233次、洪灾127次、涝灾245次、潮灾45次,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为了生存,经常有关内百姓背井离乡,躲过官府,经历生死磨难,闯入东北谋生,因此称为“闯关东”。后来,虽然清政府解除了禁令,但是“闯关东”一说依然被百姓沿用。“闯关东”始于清朝初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结束,移民时间长达300年以上,移民人口在3000万左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为最多,而山东就占80%左右。这场“闯关东”移民活动给东北地区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东北地区发展,被称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迹。

0 阅读:11
读书曹世民

读书曹世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