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我是刑警》结局:原来,这才是陶队说自己做不了刑警的真相

秦时明月剑影寒 2024-12-16 08:05:33

画面中,泛黄的乡道上,陶队三人又走在了曾经走过无数次的道路上。

因为要破案,要查家谱,要筛查DNA信息,他们曾无数次从这条路上走过,路上那坑坑洼洼的车辙,仿佛就是他们这么多年,跋涉万里的见证。

不过,这一回跟其他时候都不一样。

之前,他们总是来去匆匆,来不及欣赏沿途的一切,而这一回,他们再次走到这条路上。

三个人哼起了小曲儿。虽然是方言戏,但依稀也能听到他们到底在哼唱啥。

北旺村搭起了个台台唱秧歌,咱姐妹,走一回,又害怕老天爷不顶对!

于是,东林案完结了。

画面中,我竟然看到一丝丝的浪漫主义气质,纵观《我是刑警》整部剧,富大龙参与的这个篇章,可能剧情不是最精彩的,但是戏剧性和整个办案期间的浪漫主义气质,那绝对是最佳的。

其他的案件,大多都是市井生活,钢筋水泥森林,而这个篇章,陶队他们在办案过程中,经常会开向无边无际的黄土地,漫天的黄沙,一山又一山的土坡,宽广而又雄厚。

1:陶维志坦言,自己可能干不了刑警了

其他的案件,不管是秦川,还是杨雄,最终都是回归正常。

而唯独这个篇章,经过东林案的洗礼之后,陶维志发出了感慨,话外音中,他直言自己可能不适合当刑警了。

因为,在他看来,一线刑警都是干脆的,敏锐的。

但是他自己在侦办这起案件中间,而他现在满脑子都是DNA,碑刻,家谱,村志,甚至还有那个马槽。

这些人文的历史,好像引领着他,帮他破了案,但也好像拴着他,让他产生了一些疑问。

陶维志最终直抒胸臆,他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去哪儿,走一步算一步吧!

这些话说完,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我反正是有些意外,听陶维志的言外之意,他似乎要真的不干刑警,要跟着心中的那些人文历史走了。

虽然剧中没有给说死,但从我的理解的前后文来看,他似乎就是这个意思。

而我的理解,也并非胡乱猜测,其实在《我是刑警》之前的剧情中,早有预兆。

甚至,有一些话语,都还是陶队自己说出来的,只不过大家当时听的时候,没有在意罢了。

2:陶维志直言,想要做寻亲和亲子鉴定的工作

如果大家仔细看剧的话,一定注意到秦川曾经无意间说过一句话。

彼时的语境是这样的。

他们锁定东林下村之后,将排查信息提交上来,经过鉴定之后,锁定了王家的4个重要排查对象。而实验室同事把报告递交到他手上,他二话不说,翻开就看。

一旁的的技术员还纳闷,你一个一线刑警能看懂啥,我来给你讲讲。

可是,陶维志直接无视,这么多年他一直看报告,早就烂熟于心了,扫一眼他就知道怎么回事。

于是,技术员就调侃,你这么厉害,干脆去干寻亲和亲子鉴定的活算了。

陶维志直言,有这考虑。

这句话,在当时的语境来看,似乎是玩笑。但是,放到大结局后,跟陶维志的感慨联系到一起的话,似乎就不是玩笑了。可能,他还真的想要干这方面的工作。

这6年来,他查家谱,查村志的能力,找人的能力,还是提升不少。

3:10万里寻找顾家,到头来一场空,挫伤锐气

在秦川到来之前,陶队和同事们,为了破案,干了许多事情。自从他知道曹操的DNA被分析出来之后,就彻底迷上了DNA技术。

然后,就利用DNA技术查到了顾家,而这一查不要紧,几乎可以用疯魔来形容。他们一行三个人,从东林查到淑城,然后又范围又继续扩大,几年时间,走了将近有10万公里。

这一趟旅程下来,几经波折,几次失望,搞得他整个人都快着了魔了。

而直到秦川到来之前,给人的感觉,他们似乎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见到秦川,除了诉苦,最重要的还是要拿政策,帮他们筛查。可是,秦川和专家组们的研判,像一盆冷水,直接把他浇醒了。

他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支持,反而秦川一句话,把他们之前的排查方向都给推翻了。

秦川从烟头信息,从案发现场的位置,以及案发现场的枣刺来判断,凶手应该就是本地人。

而真正正确的筛查范围不应该是扩大,反而应该缩小,从案发现场方圆五公里重点排查。

好家伙,6年的努力,一句话彻底推翻,陶维志10万公里找顾家,到头来一场空。

这样的打击,让秦川有些迷茫,差一点,信心都丧失了。

4:秦川一语点醒梦中人,让陶维志意识到差距

秦川和专家们确定了5公里排查范围之后,陶队他们的工作进展神速。

虽然,在这其中,也出现了诸如本来要查穆家,最后却发现人家根本就不姓穆,而是姓纪,穆是后来改姓的情况。

但是,这些变化对于陶队来说,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而这回有了秦川划定的范围,他们也不再半途而废,反而是沿着纪家这一条线,直接挖到底,把东井下村的纪三坡给找到了。

于是,重点排查东林下村,最终锁定了凶手王海。

虽然说秦川后来通过开导,让陶维志又有了信心。但是,我想要说的是,秦川的批评和指导,可能会增加了陶维志继续办案的信心,但是陶维志的自尊心,必然已经受到了伤害。

因为,他自己努力6年,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是秦川的话也让陶维志意识到了差距。

他跟秦川之间,似乎隔着一道鸿沟。

他6年都没想明白的事情,人家简单看了几天,就搞明白了,而且一击就是要害。

3:心思过于细腻,磨掉了锐气

锁定王家是重要嫌疑人之后,当实验室打电话给陶队他们,确定凶手就是王海的时候。

陶队一开始有些发愣,之后瞬间情绪崩溃,再也扛不住压力,一个大男人直接在办公室哭了起来。

这十万公里的旅途,接近6年的折磨,在这一刻化成了男人的眼泪,流淌出来。

情绪烘托到这个氛围,电视机前的我也哭了出来,一种莫名的感动弥漫全身。

而之后,王海招供,最终确认。

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陶维志的预料,看着眼前的王海,陶维志直勾勾盯着对方。没有说话,没有审问,他寻找了将近6年的凶犯,跋涉了将近6年换来的结果。

三个女孩的家人,终于可以安心了,想必三个女孩,在天堂也看着他,6年太久,但结果是值得的。之后,王海交代完犯罪事实,东林案结案了。

结案之后,同事过来告诉他,在这一系列积案清查中,东林案是最早结案的。

清江两案虽然凶手抓住的时间早,但是凶手还没有承认,没有结案。而东林这边是凶手直接承认了,所以算是最快破案。

众人听了这个结果,都很高兴,而唯独陶维志眼神泛红,没有说话。

不知道大家看这段戏什么感觉,我感受到了陶队内心,浓浓的细腻情感。他跟别人比起来,似乎有更多的感触,心思更为敏感,感触也最深。

而到了这里,我也总算明白了,为啥陶队需要安静的时候,会弹吉他,会听歌。

他本身就是一个浪漫的人,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似乎更适合人文的工作。一线刑警这个工作,对于他来说,可能太过残酷,太容易情绪化了。

而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一线刑警都是干脆且敏锐的。

而他自己,在侦破案件期间,过于执着,不够敏锐,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直到秦川点明了要点,他才想明白。

与此同时,他也不够干脆,心思太过细腻了,感情丰富,情绪波动太大,终究会影响办案。

所以,陶队感慨自己可能当不了刑警也能够理解了。

综合以上三点,我认为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6年前,陶队锋芒毕露,而6年后,他似乎已经被案件磨平了锐气,心思更加细腻了。

他不仅仅在破案天赋上,跟秦川比不了,可能就内心的坚硬程度上来说,也比不了。

所以,他才会发出感叹,说自己不适合干刑警。

不过,如果陶队做不了刑警,干点其他人文的也好,6年案子办下来,他似乎更擅长人文。

对于陶维志的感慨,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0 阅读:23
秦时明月剑影寒

秦时明月剑影寒

秦时明月剑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