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中美关系这出大戏,剧情依旧跌宕起伏,其中最让人"上头"的桥段之一,就是贸易摩擦。最近,美国又双叒叕对华加征关税了!这次的"大棒"挥舞得更狠,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甚至连电池零件和关键矿物都没放过,摆明了是要给中国制造"添堵"。
你以为这就完了?naive!美国人这次还玩起了"精准打击",搞了个"豁免名单",其中赫然在列的,就有"起重机"和"石墨"这两位"幸运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起重机"和"石墨",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被美国人一起"赦免",这背后的逻辑,还真有点意思。先说"起重机",这玩意儿可是基建狂魔的"心头好",没有它,高楼大厦、桥梁铁路都得歇菜。美国现在不是要大搞基建,振兴制造业吗?"起重机"豁免,说白了,就是为了省钱,毕竟从中国进口,性价比最高。
再看"石墨",这可是个"宝藏男孩",号称"21世纪的黑色黄金",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人这次推迟对中国石墨加征关税,原因也很简单:惹不起!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在石墨领域,那可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产量全球第一,技术全球领先,美国人要是真"硬刚",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要说"石墨"这玩意儿,还真是美国人的"软肋"。一方面,美国自己不生产石墨,全靠进口,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另一方面,美国现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对石墨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
这下好了,美国人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如果对中国石墨加征关税,短期内,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就得"断供",企业成本飙升,市场竞争力直线下降;长期来看,更会加剧美国对中国石墨的依赖,阻碍本土石墨产业发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上,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国内生产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0.2%,国内生产价值平均提高了0.4%。更直观的感受是,美国人日常购买的服装、玩具等日用品价格,也因为关税上涨了10%。
原本可以用来改善生活的钱,现在却被迫花在了因为关税而上涨的商品价格上,这滋味,想必美国老百姓也"不好受"。
美国人为啥非要跟中国打贸易战?说到底,还是"心病"太重。
首先,是"经济焦虑症"。美国制造业这些年"日薄西山",工作岗位流失严重,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都让美国人感到"压力山大",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更是让他们"如鲠在喉",于是,就把中国当成了"假想敌",试图通过贸易战来打压中国,保护本国产业。
其次,是"战略误判症"。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对其霸权地位的挑战,在这种"零和博弈"思维的支配下,美国对中国的任何发展都充满戒心,甚至不惜采取"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来遏制中国。
最后,是"政治投机症"。在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都奉行"鹰派"路线,把中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动不动就拿中国说事,炒作"中国威胁论",以获取政治利益。对华贸易战,也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只要能"得分",他们才不管美国经济和民众利益会受到多大损害。
现任副总统哈里斯,就是个典型的"对华鹰派",在她看来,跟中国"对着干",是"政治正确",至于后果,who cares?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估计还会"一路向右",甚至有可能"变本加厉"。
美国人总喜欢"秀肌肉",动不动就挥舞"关税大棒",但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贸易战没有赢家",这句话,美国人应该好好"品一品"。
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美国需要做的,是"放下身段",正视自身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甩锅"中国。
首先,要"对症下药",解决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不是寄希望于通过打压中国来"保住饭碗"。
其次,要"放平心态",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学会与中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毕竟,"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最后,要"回归理性",不要被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所左右,要从美国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务实的对华贸易政策。
当然,中国也不是"软柿子",任人拿捏。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中国会坚定维护自身利益,采取必要措施"反制"。
不过,中国始终认为,"合则共赢"才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主旋律",希望美国能够认清形势,"迷途知返",与中国一道,推动中美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毕竟,在这个"地球村"里,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唯有"合作共赢",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信息:
这个重要产业,美国“放中国一马”?没那么简单——2024-09-27 17:37·观察者网
加征石墨关税将对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2024-06-14 14:58·中国矿业报
美国对华关税的四个方向——2024-07-31 08:35·金融界
拜登政府敲定提高对华关税,“美国人承担成本”——2024-09-14 11:27·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