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京报】【极目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浅浅
编辑|浅浅
3月26日,体育圈传来一位掌门人被免去职位的消息。

“铁娘子”周继红,缔造了“梦之队”神话的女人,终于也到了谢幕时刻。
从1998年担任领队,到后来的游泳管理中心主任,她用27年扛起中国跳水队的担子。

2024年巴黎奥运,周继红刚实现包揽8金的巅峰成就。
2025年春天,她便迎来了办理退休的完美结局。

至此,曾经的中国六大王牌掌门,只剩下刘国梁这个“独苗”。
值得一提的是,和他共事多年的乒乓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晓蓬也在这次免职名单里。
为何只有刘国梁能留任?张晓蓬的离开对他有什么影响?

“免去职位”这个说法不好听,实际上就是周继红正常卸任。

已经60岁的她“按国家规定退休”,完全合理。
虽然周继红在任期内跳水队成绩又稳又优,但也不能一直把人留下。
而且管理层也需注入新血,她的离开是迟早的事。

然而回看另外几位掌门人退位后的现状,不禁让人担忧跳水队的未来。
2017年是一个重大节点,有4位王牌运动队总教练被“调整”。
执教20余年,培养出92个世界冠军的李永波就在其中。

虽然外界怀疑他是受到了“让球风波”的牵连,但体面说法都是因为在改革中调离。
他离开后,张军在2019年接任了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
很多人认为李永波离开后羽毛球辉煌不再,比之前的存在感低了很多。

在统治力方面,虽然有亮眼的小将,但始终没出现能赶得上林丹的运动明星。
带领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豪取9金,奠定“体操王国”地位的黄玉斌也在这一年离开。

原因一样,总局实现“扁平化改革”。
不过那时他已经59岁,其实也算是提前退休。
卸任总教练的同年,他就被任命为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继续发挥余热。

黄玉斌卸任后,常成顺势顶了上来。
但近些年中国体操实在不出彩,国内观众的关注度也降低了不少。
相比之下,射击队和举重队就比较稳定。

2017年,射击队的王义夫和举重队的“金牌机器”缔造者马文广也都卸任。
当时马文广61岁,王义夫57岁,纷纷在改革中隐退。
庆幸的是这两位灵魂人物的离开,并没有影响这类运动的成绩。

中国举重一如既往的稳,而射击队也是一年比一年亮眼。
如今周继红卸任,跳水队是会像举重和射击一样稳,还是像体操一样令人担忧都是个未知数。

最让人意外的是刘国梁,他竟然能在改革风浪中岿然不动。
是因为国球的特殊,还是另有他因?

刘国梁能独存,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年轻。

以上5位掌门大多是到了退休年纪,而76年出生的刘国梁今年不过49岁。
距离退休,还远着呢!
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在国乒的绝对统治力。

在他的带领下,国乒队员奥运金牌贡献率超90%。
东京、巴黎周期均实现包揽,成绩无可替代。
2017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令人见识到了刘国梁的威望。

那时刘国梁从国乒总教练被“调整”到了乒协副主席的位置上,很是清闲。
6月23日成都的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教练秦志戬马琳,队员马龙许昕等竟然都退出了比赛。
在社交平台上,他们都纷纷表达对刘国梁的思念。

两个月后,刘国梁华丽回归,众人欢呼。
后来他以乒协主席身份整合资源,推动WTT商业化改革,同时兼顾基层推广。

在刘国梁的带领下,国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面对饭圈文化、利益输送质疑时,他又避免正面冲突,展示出高情商。

然而刘国梁虽地位稳固,但却处于多事之秋。
这次和周继红一起卸任的,还有乒羽中心副主任张晓蓬。

既是刘国梁的副手,也是监督者,曾主导对其“WTT利益输送”争议的内部调查。
张晓蓬退休后,新掌门高元义作风强势,可能削弱刘国梁的决策自主权。

他若再陷争议,将直面舆论与上级压力。
从目前来看,WTT赛事与乒超联赛的运营争议、饭圈文化治理等,都是“绊脚石”。

几面夹击下,刘国梁还能干多久?
要是按惯例奥运前一年换帅,很多人认为他可能于2027年离任。
若真是如此,那又有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呢?

从“六巨头”到“孤家寡人”,刘国梁的坚守耐人寻味。
他的未来不仅关乎国乒霸权,更是一场体制内权力博弈与个人威望的终极考验。
居安思危,刘国梁不会永远是“独苗”。
在改革的巨轮下,没有永远的幸存者,只有时代的答卷人。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新京报 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