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普京亲口说,国人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经如此强大

志楷玩转趣事 2024-12-09 14:13:3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硬核科普家

编辑|硬核科普家

前言:

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 12 月 4 日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在呼唤”投资论坛发表讲话期间,对中国予以了高度赞扬。

普京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国际舆论场,也让许多国人陷入深思——我们是不是低估了自己?

这不仅是对中国制造的赞叹,更像是一记警钟,敲醒了那些依旧沉浸在“代工大国”标签中的人。

试想,曾经在国际市场中被视为“廉价代名词”的中国制造,何以在不经意间成为某些国家首脑的“惊叹号”?

如果不是普京亲口承认,许多人或许还未意识到,这股力量正以令人无法忽视的方式改变着世界。

新中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的艰难起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彼时,中国刚刚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和动荡,工业发展几近停滞。

技术装备陈旧落后,生产工艺粗糙简陋,产品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这样的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成为了中国制造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境。

以汽车工业为例,上世纪50、60年代的国产车普遍存在诸多质量缺陷。发动机动力不足,油耗偏高,车身常常在短时间内就出现生锈现象,行驶过程中异响频发,种种问题令人诟病。

与国外先进车型相比,无论是性能还是做工,差距都十分悬殊。在这样的背景下,“低质"“廉价"的标签,似乎成为了中国制造难以摆脱的枷锁。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尽管起点低,基础差,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开启了工业化的探索之路。

从“一五"计划到“156项"重点工程,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一代代中国工业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着工业强国的种子。

这一切,都为日后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蜕变:以汽车工业为缩影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令世界瞩目。以俄罗斯市场为例,2024年10月,在其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上,中国车企占据了半壁江山。

哈弗、吉利、奇瑞、长安等品牌,销量均位列前茅。中国品牌车型类别丰富,从轿车、SUV到MPV等,一应俱全,充分满足了俄罗斯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更令人称道的是,国产车的质量,已今非昔比。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企业多年来在技术研发、工艺提升等方面的持续发力。

通过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中国车企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从动力性能到油耗表现,从车身做工到内饰用料,国产车在诸多方面已不输合资品牌,其品质之转型,成功赢得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中国汽车工业的蝶变,折射出的,正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实力与日俱增的缩影。

在过去,由于研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制造往往难以摆脱山寨、模仿的帽子。

而今,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实施,一大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正引领着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多年耕耘,铸就制造业“巨无霸"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自2010年登顶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以来,中国已连续14年稳坐头把交椅。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几代中国工业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结果。多年来,中国坚持把制造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加大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等政策支持力度,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投入强度已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

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更令世界瞩目的,是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下游的终端产品,中国制造业实现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对接贯通,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快速响应能力,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高端智造发力,书写大国重器新篇章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席卷全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蓬勃兴起。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国制造业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

这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长足进步。

C919大型客机的成功首飞和交付,ARJ21新支线飞机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跃上新台阶。

“慧眼""悟空""墨子"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向航天强国迈进。国之重器,令世界刮目相看。

而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国更是后来居上,厚积薄发。近年来,在工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加速普及,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已超过500个,其中400余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因此得到大幅提升,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加速迈进。

重塑“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中国制造"不再是"低质""廉价"的代名词,而成为了品质与性价比的代表。

以俄罗斯民众对华商品的态度转变为例,最新调查显示,目前约70%的俄罗斯人会主动选购中国商品,覆盖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饰、美妆等诸多品类。曾经对"中国制造"的种种偏见,已悄然发生改变。

究其原因,这与中国企业近年来在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华为、联想、海尔等一批中国品牌,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打造出了一系列叫得响、有特色的明星产品,成功吸引了国外消费者的目光。

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通过在海外设厂、收购兼并等方式,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辐射到世界各地。

这种“近身出击"的方法,无疑增进了中外民众对中国制造的了解和认同。

事实上,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RCEP、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再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设立,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投资合作。

而凭借性价比高、品类齐全的产品优势,"中国制造"已成为各国消费者的新选择。

当今,在阿里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主流电商平台上,“中国制造"已俨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备受海外买家青睐。普京总统的盛赞,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中国制造强国之路仍在继续。在半导体芯片、高端机床、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攻关突破。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制造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对此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无需妄自菲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制造必将砥砺前行,以"工匠精神"铸就大国品质,以创新驱动开创发展新局,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赞誉,映射的正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性变迁。这一刻,我们无比自豪,更加坚定。

结语:

经过几代中国工业人的接续奋斗,“中国制造"已然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而

在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中国制造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它的荣光,定将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0 阅读:34

志楷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