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嘬嘬和啾啾 2025-02-19 17:33:58
前言

安史之乱过后,河北那一片就有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里面属“河朔三镇”最厉害,他们表面上对唐朝朝廷表示臣服,可实际上,根本就不向朝廷交赋税,还自己任命官员。节度使这个职位他们都能传给自家兄弟或者子侄,唐朝皇帝拿这种情况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后来,在藩镇里冒出来一个很特别的将领,他自己主动不再割据了,还帮着唐宪宗达成中兴!那这个将领究竟是谁?

一、魏博那儿的将领

这人就是来自魏博镇的田弘正!田弘正以前叫田兴,他爸叫田廷玠,是第一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堂弟。田承嗣以前是安禄山、史思明的手下,后来归降了唐朝,被封作魏博节度使、雁门郡王,打这就占据一方了,魏博和成德、范阳被合称为“河朔三镇”。田兴打小就习文练武,“骑射厉害,勇敢又有礼貌”,特别受他堂伯父田承嗣的看重。

后来,田承嗣的孙子田季安当上了魏博节度使。这田季安,生活那叫一个放纵,就喜欢击球打猎,沉溺于各种欲望。他处理藩镇的事务时特别随性,只知道追求奢靡的生活,根本不关心军务,还老是进行杀戮和处罚。藩镇的官员下属多次向他进谏,可他一概不接受,还是自顾自地想干啥干啥。就在这个时候,田兴已经做了魏博军衙内兵马使,他人很正直,每次都能不慌不忙地进行规劝讽谏,军队里的人都特别依赖他。

二、归向朝廷

田兴在魏博那可是声誉极佳的,这可让田季安犯了猜忌的毛病。田季安就把田兴给调到临清去了,还琢磨着找个由头把田兴给除掉。田兴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命,就假装得了风疾,拿艾草把自己浑身都炙灼了一遍。嘿,还真就把田季安给骗过去了,这命也就保住了。到了812年的时候,田季安生病死了,他儿子田怀谏镇不住军队,一下子就动乱起来了,魏博的军队就拥护田兴做魏博的节度使了。

田兴马上就说:“我想要遵守天子的法令,拿着六州的户籍册子到朝廷去请求委派官吏,如果天子还没下命令,要是有敢来索要我的旗节的人,那就是死路一条,杀人的和抢夺他人财物的也都得死。”唐宪宗看到田兴的奏章之后可高兴了,为啥?自从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魏博等六个州已经有50多年都不听朝廷的管了。唐宪宗就派裴度到魏博去传达旨意,给田兴加封了魏博节度使、上柱国、沂国公,还赏赐了一百五十万贯钱,并且“赐名弘正”。

三、助力唐朝中兴

田弘正归顺朝廷这事儿,可把天下的藩镇都给惊到了。幽、恒、郓、蔡这些藩镇害怕得不行,就像唇亡齿寒似的,老是派人来劝说,变着法儿地引诱、阻挠。可田弘正压根儿就没被影响,对朝廷那是更加恭敬了。这时候,唐宪宗正在跟藩镇打仗,田弘正可积极了,一个劲儿地帮忙。打淮西的时候,田弘正让自己儿子田布带着三千兵去参战,打了好多仗,立了不少功。完了之后,田弘正又按照命令去征讨成德的王承宗,逼得王承宗给朝廷献出了两个州。

818年的时候,田弘正接到命令去征讨李师道。这一打,“前后的战斗加起来,魏军可是打了大胜仗”。到了第二年,也就是819年,叛乱就被平定。这一年,田弘正都已经升成宰相了,他就入朝去见皇帝。“宪宗对他那是特别的优厚”,田弘正他的“兄弟和子侄,都在朝廷里当官,宪宗把他们都安排到很好的职位上,满院子都是穿着朱紫官服的人,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很荣耀”。820年,唐穆宗把田弘正调到成德去了。可田弘正亲信的军队被调走了,就出事儿了。第二年就发生兵变了,田弘正的“家属和手下的将吏三百多人都被害死了”。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