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FLO改造成都万象城公共广场;ANDStudio呈现西藏唐卡博物馆

空间构架师 2024-06-03 02:45:51

#设计万花筒

成都 · 万象城公共广场改造设计 BY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FLO;

桐乡 · 龙南村伯鸿书屋 BY 森上建筑;

西藏 · 唐卡艺术博物馆 BY AND Studio;

深圳 · 红苹果全新品牌体验馆 BY BDSD吾界设计;

广州 · 茶理宜世全新概念店 BY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上海 · New Balance插画主题快闪活动;

南京 · 我乐家居携8大新品亮相四方艺术园区;

FRAME为你带来一系列景观、教育、门店展厅和快闪等精彩资讯……

成都万象城公共广场改造设计 / FLO 景观设计事务所 © 南西空间影像

#新景观

成都万象城公共广场改造设计

BY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FLO

成都万象城公共广场的改造,初期概念方案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以下简称ZHA)提出,FLO与ZHA合作,在设计深化过程中逐步演绎源于ZHA「印象派」而衍生出属于成都万象城公共空间的「万象海」。性格鲜明的“三大主题广场”,结合分层互连且集成的“三条主题街道”,承载因地制宜的活动内容,并赋予不同公共及商业活动类型的场景适配性。

© 万象生活

设计团队将「潮汐广场」划定在场地中轴区的交通主核空间,连接A、B、C、D四大场馆与主下沉广场。潮汐感的硬质铺装肌理形成一个有机且多变的公共活动载体。景观在强化人流导入之余,根据未来多变的商运需求预留出约2100平方米的硬质弹性活动场地。作为中心事件区,这里可承载各类大型活动的开展,如跨年活动、舞台走秀,主题市集等。

© 万象生活

「海浪花园」以起伏的八字形岛铺背侧作为空间主体,借“海浪”形态构成休闲的地景式草坪景观。周边尺度各异的树池供人聚坐、休憩,在人与景之间营造出看与被看的关系。海浪花园作为草坪休闲广场,草坡式屋面为人们提供假日集会、野餐露营等弹性活动场地。

© 南西空间影像

位于广场西侧的「水游花园」以白崖礁石作为造型的灵感来源,结合多模式互动水景,意在体现如身处海边的度假氛围。水游花园周边设有经营性岛铺与外摆,结合南侧小型下沉广场及风情种植,激活了该空间的互动游憩体验,丰富而多变。这里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音乐会,水效的互动与音乐表演相得益彰,为演出的感官沉浸感赋能。

© 南西空间影像

水景体系 - 沉浸于游动的亲水氛围,遵循“强休憩、重观赏”和“强互动、重参与”两大分类策略,因地制宜置入丰富的多模式水效,其中包含点状珍珠泉、雾森、重力互动水景、矮涌泉等八种缤纷多彩的互动模式。水景的设计由上海亿泽机电设计事务所与FLO团队合作设计完成,最终的场景呈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亲水互动的机会,也作为了艺术展演的“活背景”。

© 万象生活

#新书屋

龙南村伯鸿书屋

BY 森上建筑

陆费伯鸿,复姓陆费,名逵,号少沧,祖籍浙江桐乡。我国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伯鸿乡村书屋的建设是伯鸿系列阅读平台的重要衍生。乡村布点,均衡发展,通过对各村旧建筑的改建再利用以达成图书资源服务覆盖,让阅读新空间嵌入桐乡的各个角落,进一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桐乡这座城市的书香之气更加历久弥新。

© 吴清山

河岸旁的小建筑组群是龙南村文化生活的集聚地,书屋与南侧的鲍月景艺术馆之间形成书画联动,开展教学培训、文艺创作及交流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

© 吴清山

龙南村的伯鸿书屋采取了文人艺术工作室+乡村书屋的组合模式。一层作为徐玲芬个人文学工作室入驻,以“诗画龙南·唐吟文学沙龙”为载体,以文会友,开展读书交流、写作采风、文学讲座等活动。二层则为基础的阅览室,供书籍陈列,为村民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这种“文化伙伴”的运营模式,以文人名家吸引文学爱好者,促进村民诗友间的文化交流,让单纯的阅读空间变成了文化共享空间。

© 吴清山

#新展馆

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

BY AND Studio

西藏唐卡艺术博物馆项目基地位于拉萨市南部彭布山脚下,与雄伟的布达拉宫隔河相望。远离拉萨核心区的场地给建筑师更大的自由度,但是也面临如何突破创新,同时呼应传统,风俗,气候,唐卡艺术等一系列问题。

© 存在建筑

整体布局设计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将建筑分解为六个体块,沿着坡度将它们相连,形成了一种有机的聚落。同时,收分墙体的形式让建筑物的中心下移,使它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构造上都更加稳固。依托于这种组团结构,将展览、会议、休闲等功能空间分别安置在各个体块中,并以它们之间的空间联结排布为核心,作为规划博物馆内外游览动线的依据。

© 存在建筑

“山”对当地居民有很深的精神引导意义。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条外部参观路线,游客可以沿着错落有致的平台一级一级地攀登,在山脉和山谷之间感受自然的宁静氛围。最终,这条路通向高处的广场,面对高塔正面巨大的白墙, 在“雪顿节”期间,藏民可以在这里祈拜悬挂的巨大唐卡。室内的参观流线不仅呼应西藏寺院的精神逻辑,也遵循现代博物馆的空间组织。从一个展厅进入下一个展厅不断上升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攀山”的过程。

© 存在建筑

#新展厅

红苹果全新品牌体验馆

BY BDSD吾界设计

香港家居品牌红苹果深圳总部园区,历经40多年,场地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者,沉稳、沧桑、繁盛的生命力是它最深刻的痕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原有的建筑形态和办公空间也到了需要展露新面貌的时机。此次,BDSD吾界的设计包括建筑2F入口、文化大厅以及5F生活空间体验馆。

© 瀚墨视觉 梁振兴

BDSD吾界设计重视建筑入口与周围环境的组合、共生关系,通过人车分流、对功能的规划、细节缝隙的处理、植物的错落,台阶层次的重设,重新建立了人的视觉和行为动线。将建筑与周围环境、与人、室内外形成了新的对话和融合关系,构成了开放的场所特性,增强了场地的秩序感,也体现出建筑的谦逊。

© 瀚墨视觉 梁振兴

文化大厅的内部改造包含机器陈设、红苹果企业文化长廊。BDSD吾界设计更新了原有玻璃门,以整幅落地玻璃拉近室内外距离;改变原先室内复杂的界面关系,统一材质,在开合之间平衡空间状态;取消原室内的植物种植槽;增强秩序感;让自然光与人造光完美配合,呈现干净轻盈的视觉效果。

© 瀚墨视觉 梁振兴

5F的生活空间体验馆是设计的重点,这是红苹果的办公、接待区,尺度巨大,围绕着场地四周是水系和植物种植区。在复杂的场地环境中,BDSD吾界设计选择了形体简单的方盒子予以回应,以“内建筑”、“和谐性”、“通透性”,作为整体建构与美学的核心关键词,既不破坏原场地的建筑结构,在纷繁中寻找统一,又能很好的强调新展厅的功能。

© 瀚墨视觉 梁振兴

#新茶饮

茶理宜世2024全新概念店

BY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 曾喆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为国潮茶饮品牌“茶理宜世”打造全新的概念店形象——以“岭南绿院”作为主题,希望在喧闹的环境中,为人们提供一方能了解品牌和静坐饮茶的独特空间体验。

© 曾喆

茶理宜世一直致力于对传统文化,尤其是粤式文化进行挖掘与再创作。在约100平方米的矩形平面里,设计以回字形游廊的庭院布局展开,分为入口门厅区、两侧的饮茶洽谈区、正厅的制作区及中庭的品牌故事区。整体建筑以装配式钢结构搭建而成,空间之间的则以绿色百叶帘代替了墙体分隔。清晰的钢结构与半遮半透的木百叶形成了一个亦虚亦实的独特空间体验。

© 曾喆

#新快闪

New Balance插画主题快闪活动

捕捉相伴瞬间,共度美好夏日

近日,国际知名运动品牌New Balance在张园延续“向心生活”概念,带来以Tombonia插画为主题的城市快闪活动,打造惬意轻松的氛围,呈现夏日活力互动空间,探寻陪伴的美好。

© New Balance

New Balance与插画师Tombonia合作推出2024“向心生活”服装系列,由IU李知恩演绎,鼓励人们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珍惜与亲友共度的温馨时光。Tombonia系列以小狗Muck的独特视角出发,生动记录了与人类伙伴共度的夏日趣味生活,通过Muck的角度,让人们能够深入体会到亲密伙伴之间的深厚情感,和陪伴带来的温暖。将画面串联成一段夏日故事,一同感受生活中妙趣横生的时刻。

© New Balance

#新产品

我乐家居颠覆设计

解构高级的生活方式

我乐家居近日携8大新品惊艳亮相南京四方艺术园区,为现代精英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高端生活方式。作为家居行业内首个AI的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家居融合AI技术的无限可能,更以AI为创意源泉,以AI为表现手段,将家居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乐家居2024定制家居新品,八大系列、十款新品,从不同的维度解构高级感,重新构筑未来精英家居美学。其中旗下ODC国际家居设计中心,特邀法国珠宝大师Thomas.V、奢品皮具设计师Lee Le Prunennec,分别解构高奢珠宝艺术、高奢手工皮具的元素,再与现代定制家居相碰撞,打造出法式风格 “克拉”系列和现代摩登风格 “未莱”系列。

编辑 | Daisy

校对 | Miki

0 阅读:9
空间构架师

空间构架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