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闲聊时得知,她的表妹去年跳楼瘫痪了。
在我记忆中,那是一个特别天真可爱的孩子,没想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竟然得了抑郁症。朋友说,她表妹经常心情低落,说自己状态不好,活得很累。她的父母不解:“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呢?平时不好好学习,就是想太多了才会得抑郁症。”
2023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将近10万的青少年自杀,抑郁症患者正在逐步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深受心理疾病的困扰。对此,很多家长发出疑问:“我们小时候也经常挨打挨骂,还不是健康成长了。现在的小孩一点苦也没吃,却有这么多心理疾病,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问出了无数家长的心声,直到我看到了一组40多年前的旧照片···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来到中国,拍摄了一组名为《你好,小朋友》的摄影集。
几乎所有照片都是偷拍而成的,保留了那个年代孩童最纯粹的快乐。
镜头下的小朋友们,在欢笑、奔跑、流汗、微笑……
每一幅画面都洋溢着向上的希望,孩童纯真的笑容仿佛可以透过镜头来到我们身边。
在那个年代,孩子没有手机、电脑、补习班,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情玩耍,挥霍这自由自在的时光。而现如今的儿童乐园,恐怕再也拍摄不出这样的照片了。此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过去的孩子经常挨打、挨骂,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答案很真实。
过去的孩子更少攀比以前的孩子其实生活得更加纯粹,没有“卷娃”、“鸡娃”的氛围。而现在的社会中,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攀比。在学校比成绩、比家境好坏、谁穿了名牌鞋、谁上了补习班,在校外比谁出国旅游、谁参加了夏令营等等。整个社会都在非常焦灼的比较氛围中。我有个同事的小孩刚刚上小学二年级,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要上各式各样的课。学画画、学篮球、学口才、学编程……每个周末的课程都排得满满当当的,比我一个上班族还要忙。当我问同事,为什么要给小孩子安排这么多课程,不能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嘛?我同事告诉我:“没办法,其他小孩子也卷,如果我不卷娃的话,就会比别人落后,我只能拼命往前赶。”这并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存在的共性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太高了,太害怕出错了。总是担心:“他不上这个课,可能成绩就跟不上了,小学没学好,将来就不可能考到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人生全部毁了。”但事实上,小孩的人生并没有那么脆弱,反而是家长太过紧绷和追求完美了。也许,给孩子一个更为轻松的环境学习,他在放松状态下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人生有无数个岔路口,我们在任何一程都能弯道超车。只要保持着向上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孩子就绝对不会是吊车尾的存在。与其给他施加压力,不如任由他绘画人生的篇章。信息过载焦虑症过去的孩子远离电子设备,他们只关注自己眼下的生活,不清楚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而现代社会,孩子过早接触电子设备,在信息洪流中,很容易产生信息过载焦虑症。孩子通过手机,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当再度回到平庸的现实生活中,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访者,他年纪只有十岁,他说道:“我不想读书了,我觉得读书没有意思,我想直接去当网红赚钱。”在这位十岁来访者的认知中,部分网红不需要文化就能赚大钱,那他也可以辍学当网红。当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彻底建立时,过早接触网络世界,会让他们对外界的光鲜亮丽跃跃欲试,因此不愿意继续眼前乏味的生活。两代孩子的需求不同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A.H.)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在不同的时期,主体需求也有所不同。以前的孩子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对于他们而言,维持基本的生活已经耗费了绝大部分精力。他们的需求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现代的绝大部分孩子,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他们现阶段更追求爱、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他们要求父母给予平等的爱,用尊重包容的方式去经营家庭关系。然而,上一代的父母从物质条件艰难的年代走来,在他们眼中能吃饱穿暖就该知足了。他们不懂得也不理解,孩子究竟有怎样的精神需求?两代人的需求不一致,造成了亲子间的鸿沟。父母还停留在物质满足的阶段,认为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足够了,而孩子想要的是归属感。同时,老一辈的人认为自己作为父母有足够的权威性,而现代的孩子已经开始追求尊重与平等了。父母的认知晚孩子一步,导致了很多青少年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因此逐渐排斥与家人进行沟通,逐渐抑郁。其实说到底,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没有做错,这是时代进步导致个体思维的局限化。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都是初次担任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在相对应的角色中探索自己的身份和可能性,前行的路上避免不了矛盾冲突。但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如果家长无法理解的话,不妨多一些耐心,等待孩子自行成长。对待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沉默。给孩子自己的空间,相信他一定会有满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