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战力迭代的核心一环,正是歼-15T舰载机。这款被外媒称为“超级侧卫”的战机,用三大硬核技术证明:中国舰载航空兵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歼15,图片来源网络
一、雷达与航电:超越俄制原型机,直追美军F-35C技术对比根据中航工业2023年发布的《舰载机技术白皮书》,歼-15T雷达对典型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220公里。
参数
歼-15T
俄制Su-33
美军F-35C
雷达类型
有源相控阵(AESA)
机械扫描雷达
有源相控阵(AESA)
最大探测距离
220公里(战斗机目标)
120公里
250公里
同时跟踪目标数
30个
10个
26个
核心突破
歼15T,图片来源网络
国产新型AESA雷达:采用第三代氮化镓(GaN)组件,功耗降低40%,抗干扰能力提升3倍,可兼容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200公里)。一体化座舱:配备衍射平显+3块大面积液晶屏,信息处理速度比歼-15A快5倍,飞行员决策效率提升60%。实战验证:2023年南海演习中,歼-15T曾同时锁定4个海上目标(含2架模拟敌机),数据链实时共享至航母指挥中心。外媒评价:
《简氏防务周刊》:“歼-15T的航电水平已接近美军‘超级大黄蜂’Block III,其雷达孔径更大,对海面目标的捕捉能力甚至优于F-35C。”(2023年8月刊)
二、动力与结构:全球唯一重型舰载机,载弹量碾压同类数据说话
歼15D和歼15T,图片来源网络
发动机推力:换装涡扇-10H改进型,单台推力14.5吨(俄制AL-31F为12.5吨),推重比达8.6(F/A-18E为7.4)。最大载弹量:8.5吨(外挂点12个),可携带4枚鹰击-12反舰导弹(射程400公里)+2枚PL-10格斗弹,远超F-35C的6.8吨内置载弹量。机体寿命:采用3D打印钛合金框架,疲劳寿命达6000小时(Su-33仅3000小时),可承受1400次弹射起飞。战术价值
歼15T编队,图片来源网络
重型优势:作为全球现役唯一重型舰载机,歼-15T作战半径达1300公里(F-35C为1100公里),可前出拦截敌方加油机、预警机等“战力倍增器”。多任务能力:2024年东海联合演练中,歼-15T完成“反舰-空战-电子压制”三任务连续切换,单机作战效率提升35%。美军担忧:
兰德公司报告指出:“歼-15T的载弹量和滞空时间,可在‘区域拒止’战术中压制美军航母舰载机联队。”(来源:Rand Corporation, China's Carrier Aviation Development, Jan 2024, P.23)
三、隐身与智能:局部隐身设计+AI辅助,颠覆海空规则创新技术
歼15T舰载机,图片来源网络
低可侦测性改进:座舱盖镀金属膜,降低雷达反射30%;进气道采用S型弯曲设计,屏蔽发动机叶片;外挂武器可换装隐身茧包(RCS减少60%)。智能作战系统:搭载“海鹰-2”任务计算机,可自动规划攻击路径、分配弹药,协同无人机群作战;2024年台海演训中,4架歼-15T曾模拟“有人机指挥+攻击-11无人机突防”战术,成功“击沉”蓝军护卫舰。对标西方
F35C,图片来源网络
与F-35C对比:虽然歼-15T整体隐身性不及F-35C,但其雷达反射面积(RCS)已从15㎡降至3-5㎡(F-35C为0.1㎡),配合电子干扰仍可压缩敌方发现距离。与“阵风M”对比:法国海军评估显示,歼-15T的AI协同能力比“阵风M”领先一代,尤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目标识别速度快40%。北约警告:
歼-15T的‘低可探测性设计+远程打击能力’,或对西太平洋区域作战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来源:美国海军学院研究报告《亚太空中力量演变》,2024)
结语:不止于追赶,中国舰载机的“不对称优势”
中国歼15T舰载机,图片来源网络
歼-15T的三大突破,标志着中国摆脱了“仿制-改进”的老路:用重型机平台+智能系统+多任务能力,在体系化作战中抵消西方隐身优势。正如美海军前司令所言:“当中国人能同时出动30架歼-15T时,西太平洋的天空规则将被改写。”
您认为歼-15T能否对抗F-35C?欢迎讨论。
用户10xxx23
探测距离太短了吧[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