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影市场越来越惨淡,不少影片在市场上大败而归,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影片会选择撤档,而有些影片则会坚持到底。
于冬作为《蛟龙行动》的出品方,在面对市场惨败的局面下,他却强调《蛟龙行动》绝不撤档,勇气可嘉,但观众也在质疑,《蛟龙行动》拍摄时间远不及《哪吒2》,质量自然要打个问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41de1bcc500ea31dd81ab023ea5c539.jpg)
导演饺子(杨宇)制作《哪吼之魔童闹海》时花费了五年的时间,而《蛟龙行动》拍摄时间仅149天,这样一对比,观众自然会怀疑《蛟龙行动》的质量。
于冬看到市场的惨败,不断地进行路演推广,但票房依旧惨淡,面对观众的质疑,于冬表示,观众的支持并不是因为爱国主义情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cd0befffff90dacc6b72e35d3387e0b.jpg)
爱国主义情怀当然会让观众走进影院,但这并不是观众支持电影的唯一原因。
观众支持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扎实的剧情和人物塑造,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能够体验到电影所传递的情感。
一味地强调爱国主义,最终只会导致口碑下滑,甚至还会影响票房。导演林超贤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对观众需求的把握。
这样才能让影片走向成功,而林超贤却表示,《蛟龙行动》在人物塑造和剧情方面确实存在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82e5b6cdf4c8c9f8c4e3eb384f9c35.jpg)
《蛟龙行动》前期宣发投入高达1个亿,如此庞大的宣传费用,自然要获得不错的市场回报才行,可如今不过4亿的票房成绩。
显然,根本无法收回成本,这样亏损严重,自然会影响出品方于冬的心情。
出品方想要收回成本,自然会将黄金场留给能够赚钱的片子,《蛟龙行动》在黄金场放弃,让给其他片子,可见市场表现不佳。
现如今电影竞争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不管同类型电影上映,都不会互相避让,反而是将档期撞到一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a75f33a9b11bed66ce40fe721bdc71.jpg)
同类型电影越撞越多,这也就意味着影片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只有真正打动观众的作品,才能获得票房成功。
电影导演在拍摄时,除了要考虑制作成本,还要考虑拍摄时间,这两者都要达到平衡,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显然,《蛟龙行动》拍摄时间远不及其他优质影片,可还是花费了大量资金进行宣发,如此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自然无法让影片获得成功。
现如今很多影片在竞争中越遭越惨,并不是因为影片拍摄时间长,制作团队就一定能保证质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586a3f7bdc96328ddb083c4c347cdb.jpg)
而是制作团队对市场的理解,对观众需求的把握,这样才能拍摄出真正符合观众需求的作品。
制作团队理解不足于冬表示,《蛟龙行动》上映之后豆瓣评分仅6.3分,这样评分不仅让他大为震惊,还认为市场对他的偏见很严重。
于冬表示,他也知道豆瓣评分是目前比较中肯的平台,可还是存在一些黑粉,一些明星粉丝会互相攻击对方,导致评分不够理性。
于冬将评分问题推给明星粉丝,并且还提到“一直打一星的都是黑水”,这话说得极其无脑,也不负责任。
豆瓣评分是大众对影片的评分,而大众是由各个群体组成,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意见,有些观众觉得《蛟龙行动》好看,自然会给高分。
而有些观众觉得影片差强人意,自然会给低分,这些评分全是观众基于自己主观感受给出的评分,并不存在黑水的问题。
于冬想要将影片失败推到豆瓣上,而忽略了自己与导演林超贤的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林超贤作为导演,在拍摄同类型影片时,他对东方大国历史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对观众需求的把握都是非常精准的,因此他才能获得良好的票房成绩。
相较之下,《蛟龙行动》显得有些差强人意。在人物塑造方面,《蛟龙行动》的人物塑造极其失败。
影片中的人物大多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物,即便是主角,也给人一种性格面目模糊的感觉,难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在剧情方面,《蛟龙行动》的剧情设计也极其失败,影片整体节奏极慢,剧情设计没有层次感,一直平铺直叙,很难让观众体验到紧张刺激的情感。
从各个方面来看,《蛟龙行动》都不如《哪吒之魔童闹海》,而这也是造成两部影片口碑、票房差距大的原因。
谁让于冬赔了大钱如今电影竞争日益惨烈,但越是竞争惨烈的档期,越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黑马电影。电影市场到底能火多久,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可现如今电影越来越惨,不少出品方赔了大钱,于冬也不例外。
春节档影片《蛟龙行动》上映至今,票房不到4亿,而制作加宣发成本高达11亿,如此一来,于冬亏损严重,也难怪他心情不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48afe23594a66a44f833d40ecc23bb.jpg)
亏损严重自然会导致出品方于冬想要挽回颜面,但越是想要挽回颜面越会陷入深渊,越想要证明自己越会遭到失败。
面对电影失败,于冬想要将目光放到未来,但现如今疫情未散,大环境依旧不好,也就意味着未来电影市场依旧惨淡,这也会导致于冬心情低落。
在路演现场,于冬直言“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成绩”,可如今市值对比这么惨烈,于冬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777560724ad374a2ef0998041bbbb76.jpg)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于冬和导演林超贤对市场理解不足,这才导致影片失败,想要成功,就要了解市场、了解观众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