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守正出新与当代书法艺术的新发展

名家艺术 2024-11-08 16:46:34

“尚新”

守正出新与当代书法艺术的新发展

黄銮伟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当代书法艺术所展现的“尚新”趋势,即在深刻理解和继承传统书法精髓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新观念、新材料、新媒体及新科技等进行探索与创新。通过对射书、吼书、乱书等创新实践的分析与讨论,本文不仅指出了这些尝试所引发的广泛争议与批评,更强调了它们为当下书法艺术发展所开辟的新思路与可能性。

同时,本文重申了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涵在创新过程中的不可动摇性,强调只有根植于扎实的传统根基与深厚的文化修养,方能在创新的道路上保持书法的本质与灵魂。

关键词:尚新、当代书法、传统与创新、跨界融合、守正出新、人工智能、艺术发展。

引言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书法艺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成为了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当代书法的繁荣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结果,也是书家们不断追求艺术创新与精神超越的结晶。

在探讨书法艺术新时代走向时,核心理念在于书法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瑰宝,其生命力源自持续的适应与创新,历史见证书法风貌随时代变迁而独特演变。基于此,我们需深刻反思:在当今社会,书法艺术应如何“尚”其特质,方能不仅顺应时代潮流,更引领文化风尚,推动艺术本身的蓬勃发展?

二、当代书法的“尚新”趋势1.历史脉络中的“尚”之变迁自古以来,中国书法艺术便以其独特的时代风貌而著称。从晋人的“尚韵”到唐人的“尚法”,再到宋人的“尚意”,元明的“尚态”及清代的“尚朴”,每一时代均以其独特的审美追求与创作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这些历史经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也启示我们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应如何把握“尚”之精髓,推动艺术的创新与进步。

2.当代书法的“尚新”实践新中国发展史见证书法从文革沉寂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复兴。80年代以降,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它犹如灯塔一般引领,不仅构建了交流平台,更驱动了书法的普及与深化发展,使之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演进,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书法界人才辈出,传统与创新并蓄,他们将古今中外的艺术精髓融入笔墨,赋予书法以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实现了内涵与形式的双重飞跃。此“新”非止于表象,而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共生的深刻体现,拓宽了书法艺术的边界。

进入新时代,书法艺术在继承中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家们积极探索,将新观念、新材料、新媒体及技法融入创作,开启了“尚新”的艺术实践。这些尝试虽伴争议,却无疑为书法艺术的未来开辟了充满活力与可能的新路径,展现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并进的繁荣景象。

3. 科技赋能下的“尚新”浪潮21世纪,科技浪潮尤其是AI技术的飞跃,正深刻重构人类生活版图,书法艺术亦步入创新纪元。AI不仅作为新兴工具介入书法创作,更会在深层触动创作模式与审美范式的转型。科技赋能之下,“尚新”成为书法艺术不可逆转的潮流,其影响将广泛而深远,理论化地体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高度,预示着书法领域前所未有的探索与拓展。

三、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今人尚新,实为时代变迁、科技发展与文化演进的必然产物。在继承传统与追求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书法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文化的持续繁荣,书法的创新成果和意识展现出了新高度,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传统之基与创新的飞跃:书法艺术的传承与突破在书法艺术这片深邃而广阔的领域中,历代书家皆遵循着一条古老而光辉的道路——从传统中汲取智慧,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以寻求个人艺术风格的独特表达。传统,作为书法艺术的根基与灵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精髓,是每一位书家不可或缺的滋养之源。书家们或广涉五体,以博采众长之姿;或专精一隅,深挖某一书体的独特魅力与表现力。然而,真正的艺术创造并不止于对传统的简单模仿与重复,而在于对传统精髓的深刻领悟与个性化诠释。

书家们通过独特的思考与情感投入,将传统元素融入自我表达之中,实现传统基础上的艺术升华与拓展,从而创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这样的书家如华人德、王镛、沃兴华、张旭光等,由于这类书家人数不在少数,在此不一一例举。还有如陈忠康这样的书家则是深挖传统,力求渐行渐变。他们皆以独到视角与情感,将传统精髓融入个人表达,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书法艺术的时代华章在当代社会浪潮中,书法艺术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广阔舞台。科技进步与全球化浪潮,让书法资源触手可及,考古新发现则为艺术宝库持续添砖加瓦。书家们以开放胸襟与多元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勇于挣脱桎梏,将古韵精髓与现代审美、时代风貌交织,孕育出既古朴又新潮的佳作。这些作品,是对传统的深刻致敬,更是创新勇气的璀璨绽放。

书体融合上,书家们突破界限,巧妙融汇多种书体精髓,通过创意变形与重构,塑造出既传统又前卫的新形象。技法探索中,他们不断推陈出新,以新颖理念与表现方式,拓宽书法艺术的边界,展现其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独特魅力。这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不仅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刘彦湖是这一趋势下较早的探索者,其善用古之新元素,挖掘书法潜藏的创新潜能,尤其是篆书,作品多变且别具一格;张继隶书创作采取篆隶融合,风格迥异于人;张公者篆书通过夸张的形式构造,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鲁大东则喜欢运用了古今书法中一些的生僻元素,大胆尝试融合;笔者近几年也一直在探索小篆与楷书的相互融合,创立篆楷这一新的楷书。以上书家种种探索和实践,也只是当代书法创新与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还充满了现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技术革新: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书法新生态在当代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传统书法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着书法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互联网及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更极大地拓宽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边界与表现形式。电子书法、数字化教学系统、在线展览及AI辅助创作等新兴模式的涌现,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书法教育的普及与深化,还激发了书家们的创作灵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深圳黄埔学校,学校自2018年就引进了“华文众合中小学书法数字化教学系统”,该系统将传统教学法与数字化教学系统有机结合,推动书法教育数字化转型。这些技术革新不仅是对传统书法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塑与升华,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四)审美多元:跨界融合与个性化表达的深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促使审美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当代书法家们勇于突破传统界限,积极吸纳国画、雕塑、版画、装置艺术等多元艺术元素,进行跨界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书法作品。徐冰的《天书》是经典案例,其采用活字印刷的方式、版画的构图、‌与书法文字精妙结合,更巧妙融入西方英文元素,展现了跨界融合的艺术魅力。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还拓展了其审美边界,使书法艺术更加贴近当代审美需求。同时,个体意识的觉醒促使书法家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与个性化表达,每一幅作品都成为了书家独特艺术语言与思想情感的载体,展现了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五)技法与材料的革新: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当代书法家们在技法与材料方面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书写工具与材料,而是勇于尝试现代画笔、水彩、丙烯等新型材料,在技法上,融合绘画精髓于书法之中,或采用独特笔法,展现新颖视觉体验,如陈丹青的书法静物油画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特质。有的书家尝试在布料、玻璃、石头、竹子等非传统书写媒介,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王冬龄曾以竹子为材料笔走龙蛇,创作出别具一格、韵味独特的书法作品,让传统艺术在新材料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技法与材料的革新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语言体系。

(六)题材与内容的拓展:时代精神的映射今人书法创作,题材内容广泛拓展,不再拘泥于传统诗词歌赋。现代诗歌、散文的深邃意境,格言警句的凝练智慧,乃至日常点滴感悟与网络流行语,皆成笔下生花之素材。这一变化让书法更加贴近时代脉搏与生活点滴,作品间流露出当代人的情感与思考,更易触动观者心弦,共鸣于时代变迁的波澜之中。笔者也常用网络语言与篆书结合,创作了多幅追求意趣,映照社会现实的意象作品。

(七)展示与传播方式的现代化:打破时空限制的艺术传播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书法作品的创作方式,还推动了其展示与传播方式的现代化。除了传统的展览与出版形式外,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代书法作品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平台。数字化的呈现方式不仅拓宽了书法艺术的受众面与影响力范围,还使观众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到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与审美情趣。作品创作的时间流动感通过影像幻化出多维的观赏方式。同时,这些新兴平台还为书法家们提供了无界的交流空间与广阔的展示舞台,促进了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与交流互动的深化。

(八)观念与思想的创新自1985年起,现代书法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书法艺术在观念与思想层面的深刻变革与创新。现代书法家们勇于跨越传统界限,以开放的姿态与多元的视角审视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其中,非汉字写意样式独树一帜,书者摒弃汉字形态桎梏,专注于线条艺术的极致探索,如刑士珍《丹荔》;另一派,激情宣泄样式,则以喷、洒、泼等创新技法宣泄,刘天宇的《点的裂变》便是这一风格的例证;此外,理性观念构成样式亦引人注目,如邱正中的《待考文字系列》;更有张强以行为艺术介入书法,创作了《踪迹模型》。这些艺术家不仅关注线条艺术的极致探索与表现形式的创新突破,还深刻剖析社会现象、展现深切的社会关怀并表达其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当代书法艺术:在传承与创新间舞动的双翼在当代书坛,一股“尚新”之风正蓬勃兴起,书法家们以古为鉴,却不囿于陈规,勇于在传统土壤上播种创新的种子。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技法的深化探索上,更显著地展现在对书法表现形式的大胆革新中,如吼书、射书、乱书等现代书法形式的涌现,它们如同破晓之光,挑战着传统定义的边界,也拓宽了书法的艺术维度。

1、从“读”到“看”:艺术体验的转型传统书法被视为“读的艺术”,强调文字内容的传达与理解;而现代书法,尤其是吼书、射书、乱书等创新形式,则更多地转向“看的艺术”,强调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共鸣。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更使书法成为一场现场感与即时性并存的视觉盛宴,每一笔一划都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释放与个性宣言。

2、创新与传承的辩证关系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犹如双翼,缺一不可。传承是创新的基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技法支撑;而创新则是传承的活力源泉,赋予书法艺术新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现代书法家们以古为鉴,不拘一格,通过多元化的手法与视角,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无限可能。

3、守正出新: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当代书法“尚新”之风蔚然成势,但书法的本质精髓始终如一。在追求创新的征途中,需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丰富表现形式而不失艺术本真。我们更应秉持“守正”之心,坚定守护书法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核,深入继承与发扬传统之精髓。真正的艺术创新应深谙敬畏之心,必须重视道德审美与公序良俗的维护。历史上如“人体书法”等哗众取宠之作,虽一时吸引眼球,却因其背离艺术纯粹与道德底线而难以为继。守正是创新之源泉,是确保艺术之树常青的根本原则。

五、结论与展望书法艺术的新时代探索,是一场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的旅程。在此背景下,我们应秉持“守正出新”的原则,深入继承与发扬传统精髓,同时勇于融合现代元素与观念,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对于吼书、射书、乱书等前卫探索,我们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其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与道德审美标准进行创新与实践。唯有如此,方能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相辉映中共同书写书法艺术的新篇章。

书法的创新与发展,乃时代之呼唤,非传统之否定。新虽为书法之特质,然非尽善尽美。当代书法“尚新”精神映射“变”与“常”之辩证:以传统为根,是“常”之所在,奠定艺术基石;以创新为魂,是“变”之动力,驱动艺术前行。在“常”之稳定与“变”之跃动间,书法艺术才得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适应时代,引领审美。作者简历

黄銮伟,安徽天长人。号止一、穆雅堂主。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国画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当代书法“尚新”论倡导者,篆楷的开创者、工笔重彩油画奠基者。曾为蚌埠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讲师、蚌埠市美协理事、蚌埠市首届油画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美协会员,2014年移居深圳。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