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大陆变得更好,却被众人回应太蠢,对此他回应道“我不是傻瓜,我爱的是祖国,我们国家很穷,需要很快富强起来”,有这般爱国情怀的人,正是香港的传奇富豪胡应湘。
他是首个提出建造港珠澳大桥的人,而这个对两岸三地经济建设都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提议,却遭受到来自李嘉诚为首的一派富豪的“威胁”。
都说资本是逐利的,无奸不商,但这些形容词放在胡应湘身上似乎并不合适。
胡应湘的祖籍是广东花县,祖父名叫胡社生,家庭条件非常艰苦,被逼无奈才去到香港谋生,清贫的日子一直到胡应湘的父亲当上出租车司机才开始逐渐好转。
胡应湘的父亲名叫胡忠,白手起家,从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一步一步的做到香港的“的士大王”,可以说也是一位香港的传奇人物,据资料统计,胡忠的巅峰时期,香港的出租车最少有一半都是他的。
所以胡应湘出生的时候,可以说是妥妥的含着金钥匙出生,他是1935年出生,兄妹一共有八人,这么多小孩,放在一般的家庭可能养活都难,但是胡家完全不用为生活担忧。
可是条件优渥的胡忠,并没有让自己的子女逍遥跋扈,而胡应湘与大陆的情缘,是小时候的一次避难经历。
当年香港历经动乱,年少的胡应湘和家人来到了内地躲难,当时胡应湘所居住的地方,邻居们都对自己和家人非常友好,身边人的淳朴,以及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胡应湘从小对大陆就是充满着善意以及感激之情。
后来的胡应湘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这是闻名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且还是八大常春藤盟校之一,胡应湘在大学攻读的是土木工程,1958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的胡应湘当时收到了美国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但都被胡应湘给一一回绝了,当时的胡应湘选择了回国发展,因为在胡应湘看来,当时的祖国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
胡应湘拒绝了各个橄榄枝之后,立马回到了香港,回到香港的胡应湘并没有选择去父亲的的士公司子承父业,而是去干了自己所学的行业建筑业。
就这样,胡应湘在一家公司做了五年的建筑工程师,这期间,也没有同时发现身边竟然一直藏着一个富二代。
一直到1970年左右,胡忠或许是看到了儿子胡应湘确实是对这个行业的喜爱,于是给了胡应湘一笔资金,再加上胡应湘自己这些年打拼的存款,创立了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做的是基建项目,但是也会涵盖一些周边项目,比如物业租赁,酒店运营等。
不过和某些完全为了捞钱的老板不一样,胡应湘本事就是工程专业的建筑师,对细节把控都非常严格,更是在公司会议上表示,我攻读的就是土木工程,做的一定要与建筑或土木工程有关,要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成功,至于管理方面,所有大纲均由胡应湘自己订出,然后再交给专业人士,交给各部门的主管执行。
所以公司的大部分项目都是经过他的手,而在操作过几个项目之后,凭借着过硬的质量,也是迅速在业内闯出了名声。
而这段时间胡应湘最成功的项目还得说是位于湾仔的合和中心大楼,整体式圆筒状设计,里面有商场和写字楼,顶楼还有当时设计超前的旋转餐厅,当时在大楼的建筑过程中那更是三天一层楼。
在那个年代,如此的建筑速度简直是让人难以相信,巧妙的设计和建筑速度之快哪怕是在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高度也是当时的亚洲第一,并且如此快速的施工并没有带来什么后患,可以说不仅是速度快,质量更是过硬。
到了1972年,胡应湘也发现了房地产行业所蕴含的价值,于是他就和父亲胡忠商量将公司的业务慢慢向房地产靠齐,就这样,胡应湘和父亲凭借这段时间业内的良好口碑,可以说在房地产行业混的风生水起。
短短三年的时间,胡应湘就将自己的公司成功上市,当时就有媒体将香港那几家房地产公司进行了一个私下的排名,著名香港富豪李嘉诚仅排在最后,而榜首的位置,就是胡应湘。
可是就在胡应湘风头无限的时候,却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香港不少人都不能理解他的行为,甚至骂他傻。
70年代,内地急需发展,但是缺乏资金以及运营模式上的落后,因此当时的内地政府在政策上更是给出了极大地优惠,目的就是为了鼓励港商和外地商人过来考察投资。
但是当时很多的香港富商来考察之后,发现当时的大陆条件是那么的落后,和繁荣的香港简直不是一个世界,所以并没有选择投资大陆,因为归根到底,商人的本质还是逐利的
1977年,胡应湘也收到了新华社的邀请,也就是这次考察,让胡应湘做出了一个外人不能理解的决定。
随着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胡应湘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于是他决定正式开始向内地投资,当时香港的很多人都在说胡应湘只会在嘴上冠冕堂皇的说说而已,打打嘴炮。
但这只能说他们格局小了,胡应湘在作出决定后,就将公司的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了下属处理,自己则是专心的考察并思考内地的项目。
胡应湘觉的内地想要招商引资需要一个好的门面,想通的胡应湘立马决定就在广州盖一座高级酒店,然后就立马联系了李兆基,郑裕彤等人,几个人共同出资,打造了“中国大酒店”这一地标型建筑,酒店建成后就吸引了不少的外商,直到如今,这家酒店依然是广州最好的酒店。
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胡应湘在回本之后,就立马将酒店的经营权交给了国家,让人无不称赞他的胸怀。
不仅如此,胡应湘还向自己在美国的母校捐款一亿美金,因为在他自己看来,自己的成就和母校的教育是脱不开关系的,胡应湘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可是事后却有不少不知真相的人骂他卖国,可是他们不知道胡应湘捐出中国大酒店只是他对内地投资的第一步。
紧跟着胡应湘立马宣布,要在内地修一条高速公路,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当时的社会各界震惊不已,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当时的中国大陆还没有像现在一样家家都有小汽车,这个计划的超前性让人都觉的胡应湘的脑子有问题。
但这个计划却收到了大陆政府的全力支持,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信任,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自信,更是称胡应湘是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可胡应湘此时却无比冷静,因为他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他没有犹豫,立马做出了决定,地点就定在广州深圳,为了将这个项目落实,他更是在香港与广州往返一百多趟,在胡应湘的推动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1997年,广深高速正式通车。
在之后的时间里,胡应湘还投资建设了一批基建项目以及能源项目,像虎门大桥,广珠高速都有胡应湘的大力参与,根据不完全统计,胡应湘光是在大陆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花费就超过了500亿元
并且这些项目胡应湘还都在回本之后,就无偿的将经营权都上交给了国家,有不少人都表示如果胡应湘将财富都放在香港,肯定会成为香港的首富,但胡应湘却并没有理会。
如果说胡应湘投资大陆的行为让不少人难以理解,但还说不上敌对的话,那么接下来胡应湘所做的事情,却得罪了不少人。
1983年,胡应湘提出了伶仃洋大桥的修建计划,也就是现在的港珠澳大桥,这座桥如果能够成功,那就更能加紧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可连接两岸三地并不是一件易事。
但比起施工的困难,外界的障碍才是最让胡应湘头疼的,这股阻碍力量就是以李嘉诚为首的一派富商,而之所以李嘉诚会有这么大反应,是因为这座大桥一旦建成,以往走水路大部分都会换成走桥。
而香港一半的码头都是李嘉诚的,但这种事李嘉诚本人是不好出面阻拦的,而李嘉诚的心腹则就算是代表李嘉诚出声了。
即使当时霍建宁人在意大利,仍然是立马召开记者会,并且放言“胡先生提出要兴建大桥,他赚到钱,我会恭喜他,不过请你别影响到别人,这会害死人的。”
面对种种障碍,胡应湘也是无比的无奈,但这并不代表胡应湘要选择退缩,2002年,胡应湘找来了李兆基,郑裕彤,何鸿燊等人共同出资150亿,打算以民间资本落实计划方案。
但是由于航运产业的财阀们的阻挠,以及各界的压力,这个项目不得不暂时被搁置,一直到了2009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论证,政府决定将当初的伶仃洋大桥项目落实,最终定名港珠澳大桥,历经五年规划,九年建设,港珠澳大桥终于在2018年10月正式开通。
港珠澳大桥更是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桥开通之际,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特意邀请了胡应湘老先生前来参观,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胡应湘整整等了三十五年。
有人说是李嘉诚为首的富豪们耽误了胡应湘,但其实在生意的游戏规则里面,李嘉诚他们并没有做错,毕竟无利不起早,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的生意。
但胡应湘早已和他们不是同一种人,而是从社会国家以及民族大义层面出发,胡应湘所做的一切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值得人们的敬佩。
胡应湘这一辈子的行动都在印证着他当初说的那句话“如果只为要赚钱,根本不必搞这种长期项目,我自己的钱也不少了,现在只希望为社会做点事,把基础留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