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装了,放弃试探性制裁,对全球发起“对等关税制裁”,这是对中国反制美国的警告,也是开始打响贸易战的前兆信号。就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美媒曝光中企的一系列动作,特朗普这次麻烦大了。
日前,特朗普正式对所有输入美国的钢铁和铝加征25%的额外关税,尽管不是全球所有国家都和美国有此类贸易往来,但这无疑是对全球发起制裁的信号。不过这种情况我国早有预料,在美国宣布制裁的当天就给出了两手准备。
首先,中企大规模“迁移”,开辟新发展路线。据环球网2月10日报道,中国对特朗普关税反制措施正式生效,对原油、液化天然气以及大排量汽车等商品加征10%~15%的额外关税。同一天,中国贸促会的309多家中企动身前往哈萨克斯坦,签署一系列的重要合作协议,涵盖了矿产、石油、机械制造等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中俄达成的“西伯利亚2号管道”项目建设,此前也有取消蒙古国参与的资格,将过境地点选在哈萨克斯坦。再加上该国所处的战略位置是中欧贸易的核心地带,在这里投资建设能够让中欧贸易的货量吞吐更上一层楼,中方节约了运输成本,哈萨克斯坦获得了多领域发展契机,属于是全面开花,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
其次,义乌商家团结一致,对美国制裁说“不”。路透社在2月10日报道称,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制裁,中国的出口中心义乌贸易商们已经做好准备,他们甚至对特朗普的制裁“不以为然”。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义乌根本不缺订单,除了美国之外,有的是国家排队拿货;另一方面,义乌货商对媒体坦言,商品的利润很高,就算特朗普将关税提升到50%,公司依旧能够承担风险。最重要的是,商人们也能够通过降低利润或者提高成本来应对关税,最终这些溢出的价格还得美国人买单。
毫无疑问,这两条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案,中国企业不缺合作对象,中国商品也不缺销路,反而美国根本无法和中国贸易脱钩,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明确表示,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对抗和经济制裁也不会有赢家。
事实上,特朗普也必须认清一个现实:贸易制裁注定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整体趋势如此。早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他对中国、欧盟、日韩印澳等重要国家和经济体发起制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抗,也没有得到特朗普想要的预期,更是让美国空心化的制造业加倍受创。8年后特朗普重返白宫,试图掀起“贸易战2.0”,却枉顾了美国跌入低谷的经济情况和内部矛盾。届时各方对美国的孤立政策和反击力度会让特朗普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现如今,摆在美国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方面,以加征钢铁和铝25%的额外关税为信号,扩大制裁范围收割全球,以维持美国单边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像对中国小包裹制裁一样的“朝令夕改”,收回成命,主动和中国坐下来谈谈。纵观全球,日本在美国面前没有话语权,欧盟也是“软脚虾”,中国才是美国贸易制裁的“头号大敌”。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谈不拢,那么全世界的经济格局就不会发生改变。
总而言之,所谓的“保护主义”绝对救不了美国,也会让特朗普那句“让美国再次伟大”成为空头支票。苦口良药已经摆在台面上,愿不愿意接受,就看特朗普是不是真的想要当“救世主”了。【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