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亿或加征10%,特朗普开出条件,拿关税壁垒当大棒,有多可笑

光电科技君 2025-02-02 09:42:25

特朗普说,宁愿不对中国加征关税,但是还是在一周后签署了行政令,从2月1日起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关税的大棒还是举起来了,同样也对墨西哥、加拿大进入美国的商品加征25%关税。

特朗普说,中国要想不被加征关税也行,那就在他的任期内每年进口超过5000亿美元商品,算了一下,四年任期合计高达2万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万亿元。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要求中国只能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和石化能源产品,这也不是他拍大腿想出来的,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牛肉、大豆、天然气、石油在中国进口的份额持续减少,尤其是大豆和天然气出口到中国的份额不断被替代,他的票仓州就是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这个趋势。

但是,特朗普要知道,造成巨大贸易逆差,以及中国减少了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责任完全在美国。一方面美国限制芯片等高科技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美国的农产品等在国际市场逐渐失去了优势。中国当然有权利选择更据优势的拉美国家农产品,也更有权利自己制造高科技产品。

特朗普当然知道,关税壁垒未必能实现他的目标,但是还是执意为之,甚至成立专门的关税壁垒办公室。主要原因是,美国能拿起的“经济武器”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在美元地位不断下跌的今天。

我们知道,加征关税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人,比如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特朗普加征关税之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和家庭承担了超过90%的关税成本,直接推高通胀。

本来特朗普是希望提高关税之后,迫使产业链回流,但是忽略了全球化分工的经济规律,导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反本急剧上升,整体竞争力下架。美国商会研究报告指出,若全面实施对华关税,美国GDP十年内将累计损失1万亿美元。

特朗普将贸易逆差等同于“国家亏损”,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贸易逆差本质上是美元霸权下全球储蓄与投资失衡的结果,单靠关税无法解决。对华加征关税与科技封锁(如华为禁令)同步推进,但关税主要针对中低端制造业,无法有效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升级。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如半导体产业投入激增。

特朗普拿起的关税大棒,可谓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直接让国际规则和盟友的信任全部崩塌,还让他无奈的政治表演变得可笑。特朗普为了迎合“铁锈地带”选民,塑造“强硬捍卫美国利益”的形象,掩盖国内产业升级乏力的问题。

将复杂的经济博弈简化为“赢家通吃”的零和叙事,掩盖美国自身结构性矛盾。都反映了,特朗普2.0时期,并没有什么本质性变化。只不过将复杂的地缘经济博弈降维成了一场代价高昂的政治真人秀。

现在,中国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我们自然也会采取对应的措施,以便让美国重回正确轨道上来。

美国想让我们进口他们的农产品,美国想要“重新伟大”,但是没有遵循经济规律,最终的结果就是只要我们一反击,一切帝国的幻想,都要成为泡影。

0 阅读:16
光电科技君

光电科技君

关注科技进步,解析行业发展,深度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