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家主席选举,代表上报毛主席未获全票,主席回答令人感慨

亦唐历史故事集 2023-12-12 02:33:00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各民主党派人士纷纷参会,一同为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国家而努力。在经过多日的讨论之后,有关新中国建设的绝大多数决议得以通过。

9约30日,政协会议进入尾声,开始选举即将于成立的新中国主席与副主席人选。

在与会众人看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当选国家主席是众望所归之事。但在计算会场576名代表的投票结果时,工作人员却发现,毛主席竟然缺了一票,没有全票当选新中国主席。

事情发生后,工作人员立即上报党中央毛主席,将此事交由主席定夺。

但主席在得知此事之后,却给了众人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参会的政协委员们一阵感慨。

毛主席到底说了什么?又究竟是谁没有投毛主席的票呢?

点个关注,一起了解新中国主席选举事件。

缺票主席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的首届政协会议进入尾声,开始举行最后选举新中国主席与副主席的流程。

在进行国家主席选举之前,会场之内的500余位政协代表们实际上内心中便已经有了答案。在历经了几十余年的民主革命后,带领着中国共产党突出重围的毛主席无疑是最佳人选。在众人看来,毛主席作为新中国执政党的最高领袖,理应成为国家主席。更别说毛主席本人远胜众人的眼光见识、以及高超的行政能力和军事能力。

这样一位20世纪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人”,如果都不能够当选国家主席,哪还有谁配当这个国家主席呢?

因此,在匿名投票阶段,在场的500余位代表便已经默认了毛主席全票当选的结果。但在唱票阶段,会场内的政协代表们却被最终的结果吓了一大跳。经过唱票员的计算,最终毛主席以575票的成绩,当选为国家主席。但在投票结果中缺少了一张投给毛主席的选票。在场的工作人员惊恐万分,担心是自己工作失误,影响了最终主席全票当选的结果。于是工作人员又再次记票,可结果还是显示毛主席缺失了一票。

因为投票采用不记名投票制度,会场内又有许多年龄颇大的民主人士,工作人员便猜测可能是有人一时疏忽,将投给主席的选票遗失。但此事关系重大,工作人员不好直接处理,只好将其上报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即便找到了正在处理公务的毛主席,向其说明了情况。没想到毛主席在得知自己没有全篇当选后,一点也没有生气。主席只是淡淡地对总理说道:“这些民主人士有权利选我毛泽东作为国家主席,自然也有权力不选我作国家主席。缺一票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结果已经出来了,那就应该按照这个结果来办嘛!”

周总理对主席的回复深以为然,随即将其转达给了会场的工作人员们。在场的政协委员们得知毛主席竟然是如此豁达的态度,都不由为之感慨。毛主席能够如此开明,实在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叫做民主集中制的真谛。

虽然大家都为主席的豁达感慨,但众人心中的疑问始终没有解开,到底是谁没有为毛主席这位新中国领袖投上一票?这个人是故意作对,还是因为意外才没能将票投给毛主席?这个疑问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人能够解答,因此主席缺票一事也就成为了一个悬案。直到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一本有关民主人士张东荪的书籍,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疑人选。这个没有为主席投票的“嫌疑人”,正是书籍的主人公张东荪。

张东荪

该书的作者表示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曾经与张东荪的女儿有过亲自面谈,在谈话中何祚庥便对张的女儿直言:“恐怕这个人除了你父亲,不会再有别人了!”

张东荪是否是没有给主席投票之人?如果是,他又是出于怎样的动机呢?

嫌疑之人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一票之差,未能全票当选国家主席。60年后,一本书籍揭露未投主席一票的嫌疑人身份,张东荪到底是否是那位没给主席投票之人?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一本书籍,对著名的民主人士张东荪的一生做出了详细叙述。该书的出版本来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浪,但很快有心之人发现在该书之中,有一段推论十分有意思,似乎揭示了当年毛主席建国之前缺失选票的重要真相。

书中记载,我国著名的两弹元勋、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曾经与张东荪的女儿有过谈话。而在这番谈话之中,何祚庥院士直言不讳的表示:“虽然我不能肯定,但当年没给主席投票的那人,除了你父亲之外应该不会有别人了!”

此书一出之后,这件困扰了国人近60年的悬案,似乎就此落下了帷幕。国内的大量学者也都采用了此书的说法,认为是张东荪没有为毛主席投出那关键一票。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深究探寻一番这个结论,我们将会发现它也并没有那么可信。

首先,书中描写的何祚庥院士与张东荪女儿的对话,其中虽然表达了对张东荪的怀疑,但其中的用词十分值得探究。何祚庥院士是以猜测的方式对那个神秘“嫌疑人”的身份进行推理,并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没有为毛主席的投票的人一定是张东荪。

何祚庥院士也首先表示了自己无法肯定,只是基于对张东荪的了解,才做出这样的推断。

按照彼时新中国主席的选举程序来讲,也确实没有办法找到这个神秘“嫌疑人”是张东荪的证据。因为彼时的政协委员们都是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在场的政协委员足有500余人,也不可能一一辨认出究竟哪一个人没有投票。因此在实际证据角度来讲,确实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张东荪干过这件不太光彩的事。

但何祚庥院士之所以会做出那样的判断,后来的学者也对此事如此认同,自然也有他们的道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张东荪此人性格十分怪异,说话做事都往往与常人相悖,并且有时会犯些“低级错误”。

这样颇有些“文人臭毛病”的民主人士,在一干崇敬毛主席的政协委员之中,显得格格不入,自然也就成为了众人怀疑的对象。

1886年,张东荪诞于浙江杭县。由于出身官宦世家,张东荪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出生之时正赶上晚清巨变,张东荪乘上了晚清政府意图变革的东风,成为了公费留学日本的学生之一。

作为传统文人家庭出身,张东荪在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后,主要攻读哲学。在接触到西方进步思想之后,张东荪很快便背叛了自己的靠山——满清政府。在毕业回国之后,满脑子西方民主思想的张东荪立即便加入革命党人充斥的南京临时政府中,成为民国政府的内务秘书。此后革命果实遭到窃取,张东荪开始大量的创办报刊,发表自己对中国政治的观点。

1919年,“五四运动”如火如荼举行,接收到西方新兴工会社会主义理念的他,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之初,张东荪甚至还受邀前往。但在认识到自己所信奉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信奉的马列主义有所不同时,张东荪立即退出了共产小组,继续投身自己的思想宣传事业。

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位希望中国取得民主和平成果的人士,一直活跃在政坛之上。而他在政坛之上的主张始终都是一种“中庸”的姿态,他既不亲近国民党,对共产党也不认同。他始终都以坚定的改革派形象,活跃在中国的民主政坛之中,希望能够通过最温和的方式,推动中国的蜕变。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不相帮”的行为,导致张东荪不受国共双方的待见。他本人也对双方颇有微词,造成了他怪异的做事逻辑。

而这样的怪异最终驱使着他做出了诸多震惊世人之事。

反对出兵

张东荪性格怪异,政治主张与众不同,导致他总是做出令人匪夷所思之事。除却涉嫌不为毛主席投票之外,张东荪还做了怎样的惊人之举?

张东荪的怪异,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之中,让全国的民主人士都摸了个清楚。这也是为何毛主席缺票事件发生之后,有人会怀疑是张东荪所做。毕竟以他那怪异的性格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理解,做出这样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但毕竟此事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为张松孙“定罪”,众人也只能将其作为笑谈,化作闲谈之语。

但张东荪这样一个“刺头”,又哪里肯安分守己,总是希望在新中国的政事中掺和一脚,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

1950年,朝鲜半岛局势恶化,一场大战一触即发。面对美军的来势汹汹,中国到底该怎么做,该走向何方,成为了压在党中央诸位领导人心中的一块巨石。

最终在经过数次商议之后,毛主席会一锤定音,决定派遣志愿军出兵半岛,捍卫中国边疆的安宁。

但在主席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中国国内的不少民主人士都表示反对。梁漱溟更是就此问题与毛主席一番争论,闹得个不欢而散的局面。虽然梁漱溟最终没有接受毛主席的看法,但作为文人的他也没有再做任何不利之事。

而同样作为反对毛主席出兵半岛的民主人士,张东荪更加激进。由于始终坚持自己“中庸”的政治路线,因此张东荪对我国倒向苏联,与美国开战的行为十分不满。在张东荪看来,中国不应该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结盟,而是相互交好,与双方都达成友好关系。

在张东荪看来,以彼时中国的国力和军力与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相抗衡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而中国将来一定是需要与美国方面交好的,因此对于出兵半岛一事,张东荪简单的将其看作为一个“败笔”,认为这是一场不该存在的“无畏牺牲”。

但毛主席并没有因为张东荪的大力反对而对其有任何看法。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所着眼的是世界局势,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机遇。虽然梁漱溟、张东荪等人提出的意见不无道理,中国彼时的国力军力确实并不占优势。但彼时的中国是一定要打这一场战争的,彼时的中国是一定要坚决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对封锁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抗争的。

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崭新中国的领路人,其智慧不仅体现在诗词曲赋这些文艺作品之上,更体现在政治行为上。彼时的中国如果不及时出兵,那无论半岛最终的局势如何,中国的东北边境地区将永无宁日。彼时的东北作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起步的基石,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是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中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坚决地出兵半岛,那中国就将失去一个绝无仅有的发展机遇。届时中国将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新生的中国将会再次成为世界各国欺辱的对象,哪里还有今日强盛之中国呢?

就这样,高瞻远瞩的主席,最终才在没有多人支持的情况下做出了决定,为新中国争取到了一个美好的明天。

纵观缺票事件与后来的反对主席出兵事件,张东荪都犯下了错误。但对于这些错误,毛主席始终都能以最豁达的态度和广阔的胸襟,对他进行包容。无论当年是谁没有为主席投出那一票,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毛主席已经用事实证明,自己是万千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领袖。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0 阅读:5

亦唐历史故事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